平乐县中部挪塘村的尹氏人家

2013年06月05日 | 阅读:1430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平乐县中部挪塘村的尹氏人家

     平乐县中部挪塘村的尹氏人家 海拔近千米的莲花山位于平乐县中部,因山顶形似莲花得名。站在山顶远眺,东俯榕水河,北看茶江,西边的桂江滚滚而来绕山脚流过,浩浩荡荡直扑南海。山下有一村叫挪塘村,居住着1500多尹姓人家。据尹氏族谱记载,从宋太祖2年公元959年,宋朝状元尹居业任昭州巡抚,至今他的后裔已在平乐县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生活了10 00多年。 相传尹居业生于今湖南省新田县。公元959年他考中了状元,奉宋太祖之命,昼夜兼程赶往桂江边的昭州府任职。当时的昭州大地,因唐朝灭亡,曾被唐代天宝年间的陶、李二太尉统兵击败散居在桂江流域各地深山老林里的土著人又揭竿而起,义军沿桂江逆流而上,会合茶江、漓江、荔江深山林海里的起义民众,很快攻陷了昭州古城。尹居业受命赴任昭州府职后,一路调兵遣将,跨过长江,翻越五岭,沿漓江拥兵而下到达昭州。经过月余激战,从今平乐城背岭方向攻进了昭州城,后经大小百余战取得胜利,奠定了宋朝对桂江流域的统治。平定土著人起义后,尹居业执行宋朝之命,优抚民众,休养生息。这时他已在平乐娶妻生子,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子孙都有一定建树。到宋仁宗31年,尹居业第4代传人尹襄因才华横溢,屡试屡中,官封国史。虽然尹襄在京做官,但其子孙仍住在昭州谋业,这样晃眼又过了 5代100多年。这时宋朝发生内乱,泱泱大国一分为二,在这种情况下,为免遭杀戮,尹氏人举家北迁,在南宋即将灭亡之时回到了湖南老家新田县。 尹姓人虽然回到了新田老家,他们劳作之余,念念不忘桂江流域的水美地肥物壮。明朝建立后,从昭州迁回新田的尹居业后裔尹信财,不顾族人的劝阻和反对,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9年从湖南新田出发,带着四个儿子绕道广东省连山县,进入广西桂岭和大宁今贺州市辖,并把大儿子尹德宽留在连山县落户,二儿子尹德政、三儿子尹德启留在今贺州的桂岭和大宁落户,四儿子尹德禧带回昭州城谋业。 不久,尹德禧又举家从昭州古城来到莲花山下,在二塘到长滩的必经之路樟树脚建房选屋,开荒种地,繁衍后代,至今晃眼就过了29 代600多年。从明永乐年开始,村子不停搬迁,从樟树脚迁到木山村,后又迁至如今的居住地。因不断迁移村子,故把村取名为挪塘村,沿袭至今不变。

     并从挪塘村不断派生出去,今福兴乡的竹口村,张家镇的榕津村,八步、西弯、香港、台湾和美国等都有从这里迁出去的尹姓人。 尹姓人到莲花山下定居后,一面开垦田地,一边组织后生苦学湖南新田老家的石工技术,一时间,尹家石匠雕石凿磨手艺精湛名传昭州大地。明万历13年1585年,明朝为方便运兵送粮,围剿桂江流域的瑶、壮等少数民族的起义,开辟桂江主航道。并在各地征集能工巧匠开山劈石,炸暗礁,除水险。尹姓人家派后生石匠数十人参与这一浩大工程,流血出汗不少。这时,每年春天因山雨连绵,莲花山溪水暴涨,商贩们途经挪塘村时,无法越过那洪水汹涌的挪塘溪。为了解除各路客商的行路难,明末清初,挪塘村的尹家人便取材凿石,选址架桥。消息传到过往商贩耳中,湖南的许多石匠听说后大为感动,纷纷前来相助。经过数年的备料选材,终于在朝天岩下建好了一座宽近4 米,高2丈有余,长近二十米,雕花刻龙,石狮守护的石拱桥。石拱桥横跨在莲花山下的挪塘溪上,取名为添喜桥。 而坐落在离村5里多路的一个古岩洞,更有传奇色彩。据说咸丰年间,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茶江畔的沙子街人杨西安率民众起义进攻昭州城。为躲避战乱,尹姓人举族迁往距村5华里外的一个大岩洞避难。战乱平息后,族人回村时,该村一个饱读诗书,厌恶官场的儒生不愿回村,在岩洞里隐居不出。他在岩洞里凿石桌、石凳、石桶、石椅度日。儒生死后,村人为纪念他,把该岩叫为尹公岩。至今人们到洞里,那石凳还摆在那里供人休息,其打造功夫之深之细,让游人叹为观止。 当我们和尹居业40余代后裔,63岁的尹承磊老人谈起他们村的石匠和近代在广西有影响的人时,他如数家珍。他说尹承嘉、尹作礻右,是该村石匠中的佼佼者,可惜他们早已作古。但他们刻石凿磨的遗迹,在村里村外随处可见。读书在外为国做事的人多达150多人,最有名的是新桂系的谋划人物之一尹承刚。他说近年他们村考取大中专的学生有数十人,而在家务农的,纯朴得很,除了开荒种果,也有不少人外出经商发了财。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