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团中见证历史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乌衣巷》语意虽浅味却无限,让人感叹时间的手漫过庭院深深,落花啼鸟唯有轩堂榭廊不变。向来,有些年头的庭院,总会惹得后人不断寻根溯源,在砖沿木隙中探听旧日光阴,一如人们对吉长道尹公署的感情,这样一座用百年历史堆砌的古建筑,被岁月或凶猛或静默地拂过,如今越见沉稳和意味深长。
前身为吉林西路兵备道
夏日阳光刺目,没有云层过滤的光线直接打在亚泰大街669号的建筑上,更显得“道台府展览馆”几个字旧味悠扬。现代化的卷帘门显然有些超越,门前若干行人,几个老人聚在一起不知聊些什么,一旁的石碑上写着“吉长道尹公署旧址”几个大字,据说它已过百年历史。好似旁观的一切都与之无关,略暗的旧色无端让这个百姓口中的“道台衙门”,有一分庄重,一分寂寞。
和周边的人闲聊,大多数人都能说出道台衙门的一二典故来,其历史为人耳熟能详。据说,清代道的长官,官方称为“道员”,民间尊称为“道台”,因而才有道台衙门之称。清代的道,是省以下、府以上的机关,因此道台衙门曾是驻长春级别最高的衙署,管辖吉林、长春、伊通、农安、德惠、长岭、舒兰、桦甸、磐石、双阳、蒙江(今靖宇)、乾安等十二个县。
在中国钱币学会会员、吉林省钱币学会理事赵洪老师处,可以找到道台衙门设立的确切缘由:日俄战争中,日本获胜,并于1905年12月22日逼迫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三款、附约十三款,除迫使清政府承认日本占有长春以南,并享有原由俄帝国享有的一切权益和特权外,清政府还要对日本开放东北三省包括长春在内的16个城镇“开埠通商”。
清政府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月批准,吉林省添设吉林西路兵备道,作为吉林巡抚派出的官员,分巡吉林省西南一带的行政事务,兼管长春关税、商埠和对外交涉事务。西路兵备道即为道台衙门的前身。
道衙初设时,衙署并不在现在的位置上,而是暂租位于长春府城内四道街,天主教堂西侧的吉林永衡官钱局屋舍。首任道员是陈希贤。吉林西路兵备道是当时在长春的最高行政机关。第二任道员颜世清上任后,开始修建衙署,署址选在长春城北门外,通往日本“满铁长春附属地”的头道沟南沿上,也就是现在“道台府展览馆”的位置。
至新址选定后,西路兵备道已相继更名为吉林西南路分巡兵备道衙署、吉林西南路观察使公署,再到我们熟悉的吉长道尹公署。而百姓口中的“道台衙门”,则不知何时被人叫起。
倒是将署址选在头道沟南沿上,后人推测诸多,大多人都认为其用意为“扼制日本人向南继续扩张”。这是国人的猜测,日本人也有自己的看法。赵洪老师在日本人伊原幸之助所著《长春发展志》上看到,其对修筑衙署的解释是“在临近附属地边界之高处修建道台衙门,宏伟壮观,中国国旗高高飘扬,恰有居高临下威镇附属地之势”。两种说法虽不同,但都能看出署址的选择显示出对日本人的敌视和戒备。
溥仪在这儿举行“就职典礼”
史料记载,在新址上建成的道台衙门房舍是中西结合的建筑群。其规模宏伟、壮观。整个建筑为青灰色砖瓦水泥结构,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它的正面门楼坐西向东,高约12米,水泥挂面雕砌花边图案。门楼两侧有配房5间,作为传达室、卫队办公室用房,占地七百余平方米。
当年进出道台衙门的都是高官达贵,每日从门楼穿过即可进入占地七百多平方米、14根水泥圆柱冲天而起的大堂。因是衙门长官的办公场所,故此大堂建筑主体高达7米,厅堂内宽阔明亮。再向西几十米便是后厅堂,建筑与正厅堂相同,只是略矮。正堂北侧有洋房四座,占地九百多平方米,是衙内高级官员起居的地方,房屋建筑很是精致考究。修建衙署共花费白银9万多两,耗去商埠地建设经费的1/3。
在那时,中西合璧的道台衙门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即便是如今的《长春建筑》一书,也对道台衙门赞美颇多,认为它是中国最北端的围廊式建筑,也是中国人在长春最先使用电灯、电话、暖气的建筑。
因其种种政治特点和建筑风格,后世的人对它也是异常偏爱,从它后来的更名可以大致窥探其经历的历史阶段:吉长道尹公署后,改名为吉林督军行署、外交部驻长春交涉员办事处、长春市政筹备处。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在长春扶植溥仪做了伪满洲帝国皇帝。在旧日照片中,后人无数次看到这个面容消瘦的男子,他的大小传记和个人记述不少,却只能是越读越苦涩,他像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游走在历史和个人欲望的边缘,成为许多历史事件中的主角。
1932年3月9日,长春还不见花草,淡漠冷寂的阳光下,身穿西装头戴礼帽的溥仪,在一干人等的指引下,以伪满洲国执政者的身份,在道台衙门的大院里举行了“执政”的“就职典礼”,这里也一度成为了伪满洲国的“执政府”和“国务院”。
溥仪在这个院子里共住了25天,4月3日搬到原吉黑榷运局。之后此地又相继为伪满政府国务院、参议府、恩赏局、外交部、法制局、交涉署、市政筹备处、首都宪兵团、王道书院(部分房舍)、满洲国建国纪念馆等部门使用。1945年长春光复后,这里为国民党新一军炮团驻地。解放后,该处被邮电部长春电话设备厂一分厂使用。再之后,时光辗转,这里成为道台府展览馆。
门楼改变可能源于孙烈臣
2013年5月7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长春市8处18项不可移动文物中,道台衙门旧址在列。赵洪老师在欣喜之余,总觉得道台衙门的背后故事还有一些欠缺。为还原历史,重拾那些散落的记忆,破解关于“道台衙门”的诸多悬疑,他对素日收藏的几张道台衙门旧照进行了探索性解读。其中一张可能涉及到道台衙门门楼改变的原因。
他手上有一张竹岛书店发行的名为《长春道台衙门》的明信片,从其门额上的名称“吉林西南路观察使公署”来看,其时间应为1913年(民国二年)1月29日(由吉林西南路分巡兵备道衙署更名为吉林西南路观察使公署)至1914年(民国三年)5月23日(吉林西南路观察使公署改为吉长道尹公署)。这张明信片应为道台衙门最初建筑。
图中可看出道台衙门正门门楼为典型的中式建筑风格,门额上雕有中国传统的二龙戏珠图案。从另一张名为《长春道台衙门表门》的明信片中可看到,在大堂前还建有一座高大的钟楼,属于西式建筑风格。
后来的道台衙门正门门楼照片告诉我们,门楼后来是西式建筑风格,那么它是何时、何因改变的呢?赵洪在山阳堂书店发行的《满洲土产写真贴》中,发现有一张“吉长道行署”图片,所标注的时间为大正十一年五月,即公元1922年5月。就是说至少在1922年5月,该建筑形式还未改变。
他推测,1922年长春发生的一件事儿可能是门楼改变的原因。
1921年的春天,当时在吉林的吉林督军兼省长鲍贵卿因病辞职,接替他的是孙烈臣。孙烈臣,字赞尧,辽宁黑山人,行伍出身,从1909年起就是张作霖部下。张当师长时他当旅长,张任总司令时他任副司令,地位一直在吴俊升、张作相之上,是奉军将领中仅次于张作霖的实权人物。孙烈臣主持吉林军政后,认为长春地处东三省中心,交通便利,提议将督军公署移驻长春。在得到张作霖批准后,1922年7月中下旬,吉林督军公署机关大部、陆军稽察处和卫队团陆续迁到长春,孙烈臣开始在长春办公,督军公署办公地点即设在吉长道行署。
9月中旬,留在吉林的军务、军法、军备和军医等四课也迁到长春。留在吉林的仅是“督军行署”的空名。这期间,名义上吉林仍是省会,实际上省会已经大半在长春了。1924年4月25日,孙烈臣病逝于沈阳,遗职由张作相接任。张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督军公署迁回吉林。5月12日,督军公署的搬迁基本完毕,张作相在吉林正式“接印视事”。吉林督军公署驻长春共计22个月……
关于道台衙门的照片很多,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孜孜不倦的希望从照片、史料中发现更多的线索,解开关于它的未解之谜。想来也只有有独特魅力的建筑,才会引得人这样的追寻。它在人们记忆之中总是鲜活,有些迷雾又在记忆之外生根,这就是关于道台衙门的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