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伊氏考略
源流
伊姓出源出二:
(一)伊氏为唐尧的后裔。
相传,古帝唐尧生于伊祁山,寄养于伊侯长孺家;裔孙伊尹,名字叫挚,曾居在伊川;其后裔以居地“伊”为姓。所以,《元和姓纂》载:“伊氏出自帝尧祁氏,裔孙伊尹名字叫挚,为商汤的贤相,生儿子伊陟,就是伊姓的始祖。”
(二)其他姓改姓伊。
《魏书·官氏志》载:后魏鲜卑族有可汗拓拔邻,以其六弟为伊娄氏,后分改为两支单姓,一支姓娄;一支姓伊,亦称伊氏。
汉族伊姓以伊尹为得姓始祖。伊尹居于伊川(在今河南省的伊河一带)。河南应是伊姓最早的发源地。两汉时,伊姓以河南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衍,并开始进入山东、山西等地。河南的陈留(今河南开封)、洛阳都成为伊姓重要的郡望地。西晋“永嘉之乱”后,随着晋王室的南移,伊姓族人也和中原移民潮一起向南迁徙。唐代始,伊姓开始进入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唐乾符二年(875年),伊文敏、伊文景,为避乱,从河南开封的陈留迁居福建的宁化;其后裔分衍于福建、江西各地。至宋代,伊姓已遍布于山东、山西、湖北、河北、天津、北京、江苏、福建、广东、云南及东北地区等地。
伊姓是以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作为姓的,历史非常悠久,在长期的迁徙和发展中形成的郡望地有:陈留、河南、山阳;主要堂号有:任圣、陈留、河南、山阳等。如今,伊姓虽然广泛分布于山东、山西、河北、天津、北京、福建、江西以及东北各地,但以河北省伊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伊姓总人口的39%。伊姓人口比较少,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列在第300位以后。
二、入明与迁徙
唐乾符二年(875年),伊文敏偕其弟伊文景,为避乱,从河南开封的陈留县临清乡迁居福建的宁化武曲锡源驿(今宁化河龙乡境),号永丰里。据宁化中沙(伊屋、何屋)《伊氏族谱》载,伊氏世居河南开封的陈留县临清乡。迁居宁化后,有必豪、必富相依而居之地曰上伊,必隐附近而居之处曰下伊。传至伊景宗时,迁本里泗洲坑。其后裔伊崇村徙居上杭。明万历八年(1580年),伊崇盛迁居清流。另据宁化伊氏后裔伊昭浩整理的《伊氏家族源流》载,唐乾符二年,伊文敏、伊文景自汴州(河南开封)陈留县经湖北、江西进入福建,卜居宁化武曲锡源驿。伊文敏有2个儿子:伊崇、伊显。伊崇无子;伊显有5个儿子。唐大顺二年(891年),伊显的五子分为五房:伊必豪居武曲桥头,伊必富居上伊,伊必隐居下伊,伊必达居宁化城外,伊必文居陈家坊。伊必富的次子伊崇盛迁居清流;伊必豪的第三子伊崇本徙居上杭;伊必文的裔孙伊五益移居泗洲坑。据江西石城《伊氏绿水分修族谱》载,伊文敏、伊文景的后裔分衍于福建的长汀、连城和江西的赣县、兴国、于都、宁都、瑞金、吉安、石城等地。
三明市有伊姓人口3838人,在全市姓氏人口中列第90位,占全市总人口的0.14%;其主要集中宁化县、三明市区。其中,宁化县有伊姓人口3385人,占全市伊姓总人口的88.20%;具体分布为:三明市区141人(其中梅列区97人),永安市43人,明溪县58人,沙县16人,清流县35人,宁化县3385人,尤溪县5人,将乐县28人,大田县1人,泰宁县5人,建宁县122人。
三、谱牒与文物
宁化中沙(伊屋、何屋)《伊氏族谱》
宁化中沙(伊屋、何屋)《伊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唐乾符二年(875年),伊文敏偕其弟伊文景,为避乱,从河南开封的陈留县临清乡迁居福建的宁化武曲锡源驿,开基宁化伊氏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