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瑞赓:涌动在血液中的冀东英雄情

2013年06月29日 | 阅读:2226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1938年,冀东抗日大暴动爆发时,6岁的他开始了抗日烽火下的苦涩童年。50年后,年近花甲的他将童年的印迹和几十年的经历沉淀,写下了长达33 万字的长篇纪实小说《冀东大暴动》。70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耳濡目染着抗日激情的孩童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岁月深深雕刻了他的容颜,年华熔铸了他心灵深处 对历史的记忆和对那些用鲜血和躯体换来今日美好的冀东英雄们的深深敬意。

  阎瑞赓,这位被医生几乎诊断为癌症的八旬老人,拖着孱弱的身体,决定在有生之年写下他心中的冀东英雄谱。他希望,让那些已经长眠的英雄永远铭刻在后人的心中,让英雄们永远能够激励今天的人们前行,一代,又一代。

  ●如讲故事口述300多英雄形象

  高大的身材,挺直的腰身,健硕的步伐,爽朗的笑声。第一次见到阎老,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位老人已经80岁,更不敢相信这位老人刚刚做完一次大手术,并且每周还要到医院去治疗。

  "医生说我可能是癌症,若是真的,我也没多长时间了吧,哈哈。"在听完记者对他的印象后,阎老竟对自己的病体开起了玩笑,"所以,我想在我有限的生命里,记录下更多的冀东英雄。"

  说起冀东英雄,本以为,阎老会拿出他的大叠手稿,或是书籍为记者展示,没想到,老人竟滔滔不绝的讲起了每位英雄的或悲壮或有趣的故事。作战指挥 智力超群的,唱着皮影赴刑场的,饮弹殉国的,在城楼悬头颅的,刀劈鬼子的,为民请愿的......在阎老的讲述中,记者如同看电视连续剧般身临其境,沉浸 在抗日英雄英勇对敌的悲壮史诗中。

  听完阎老的口述,再看冀东英雄谱的目录,人们仿佛可以看到那个战火连天的日子里,战士们前仆后继的身影,女剑客陈静、巾帼丈夫陈华、硬打坦克的 戴士奇、揭竿而起的丁万有、舍妻抛子的韩守田、吓蒙鬼子的金崇山、不打败日寇不结婚的李子光...... 340位英雄人物,340多个活灵活现的故事,在这位80岁老人的口中滔滔而出,似他亲身经历般。

  ●愿为更多冀东英雄

  立下丰碑

  一位80岁的老人,为何要在垂暮之年编纂一部冀东英雄谱,又是如何将数百位英雄的真实故事铭刻在脑海中,信手拈来?

  "由于童年的亲身经历,让我一直有一种狂热的英雄情结,我曾经写过虚构的英雄故事,可那都不足以表达我对英雄的敬意与缅怀。我希望那些真正为民 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永留青史,让人民铭记更多的英雄。"说起创作初衷,阎老显得有些激动,80年的人生经历,曾经苦难的童年,让他对冀东这块土地和历史 有着深深的情感。他向记者讲述了《冀东英雄谱》诞生的过程。

  1932年8月3日,阎瑞赓出生在昌黎县马坨店乡杨柳庄村一个耕读之家。6岁时,冀东抗日大暴动席卷昌黎,家乡父辈们的抗日英雄行为给他留下了 不可磨灭的印象。抗日战争后期,他的家乡成了根据地和解放区,小小年纪的阎瑞赓就积极参加了革命活动。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已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以优异 的成绩考入昌黎汇文中学。从上世纪50年代起,他开始痴迷文学创作。

  在纪念冀东大暴动50周年的前夕,阎瑞赓参与了编纂《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文集》一书。"当时,我有机会阅读了大量唐山革命史资料室保存的前辈留 下的珍贵的回忆录、人物传记、战斗记述等文献。"阎老说,烈士们为国家民族都是年纪轻轻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让他感动涕零。从那时起,他立志传播他们的英 雄事迹。于是,创作出了纪实小说《冀东大暴动》一书。

  1995年彭真等前辈启动拍摄电视剧《冀热辽烽火》,阎瑞赓应邀参加剧本创作。期间接触了多位前辈,聆听他们口述当年的战斗生活,又走访了当年 的战斗遗址,这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退休后,阎瑞赓有了充分的时间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消化,创作出长篇小说《遍地八路》(五卷)、抗战记事《品尝甜 蜜的和平之果》、《冀东英雄谱》等书以及散文集、剧本、诗集、文论集等18卷。

  ●《冀东英雄谱》引众多关注"我的冀东英雄谱,已经收录了340位英雄,我还要继续搜集,为更多的英雄留下史料。"阎老边说边打开了电脑,在他的博客中,300多位冀东英雄展现在人民的面前。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