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金洲:中华晏氏考略
姓氏,对每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文字和语音。中国的姓氏存在至少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那么我们晏氏从何而来?如何演变?
一、姓是华夏母系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
在秦代以前,姓和氏是两码事。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远古时期,也就是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姓是作为识别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而产生的,产生于母系社会,最初是母系血统的标记。表示母系的血统。这一时期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所在的氏族标志为姓,因而我国许多古老的姓,都是源于这种情况,并且带有女字旁,如姬、姜、妊(音任)、姒(音四)、嫪(lao四声)等。父权制社会建立后的一段时期内,姓仍然是血统关系的标记,即同姓者均有血统关系。周代正处在这一时期内。
二、姓是“别婚姻”,氏则是“明贵贱”
到上古三代,是以男子为中心的夏商周时代,一个家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到各地,每一支都要有一个特殊的称号区别于其它各支,这就是氏。如果把姓比喻成树干,那么氏就是树干上的枝杈。比如,周朝帝王是姬姓,后分出周、孙、常、林、耿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新起的族号。比如说,远古时代的黄帝,是姬姓,号轩辕氏,后世称其为轩辕黄帝。从作用上来讲,姓是“别婚姻”,女子称姓;氏则是“明贵贱”,男子称氏不称姓。明贵贱——夏商周时期,姓氏是代表身份和地位的,贵族才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奴隶就更谈不上了。那时也有“百姓”一词,但与现在的意义完全相反,现在指普通的人民群众,那时是指文武百官,当官的因为有功而接受朝廷赐封的姓氏。正如《通志·氏族略》说的那样,“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别婚姻——贵族女子婚嫁与否,嫁与谁人,只要看她的姓就知道了。虽然秦代以前的姓氏与后来的称呼方式有所差别,但大同小异,如妇女出嫁以前叫王某某,嫁的丈夫姓李,就称为李王氏。现在台湾的妇女出嫁后,在姓名前直接冠以夫姓,如赵张爱莲。到秦汉时候,姓与氏开始合二为一,得到了很大发展。
三、姓氏的来历
综合我国姓氏的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这也是上面讲过的姓氏的起源。
2)以国名为姓。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都成为今天常见的姓。
3)以邑为姓。邑就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封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封地中的人有的便以邑名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
4)以乡、亭之名为姓。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的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5)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里、野、官这些字,如东郭、西门等,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这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很少存在。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一个儿子字林开,其后代就以林姓传世。宋朝有个叫充石的,字皇父,他的孙子就以祖父的字皇父为姓氏,汉代时皇父又改为皇甫。
7)以次第为姓。一家一族,按兄弟排行顺序取姓,如老大称伯或孟,老二称仲,老三称叔,老四称季等。有的后代就以前人的排行为姓,象孟、仲、叔、季等都是我们听说过的姓。
8)以官职为姓。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9)以技艺为姓。如巫、卜、陶、匠、屠等。这种说法不难理解。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这在北魏时期尤为明显。北魏孝文帝坚持融和政策,下令鲜卑人改汉姓,并以身作则,改姓元。贵族纷纷效仿,拓跋改为长孙、步六孤改姓陆、是娄改为高,其他的还有穆、贺、刘、于、楼、尉等姓也是由此而来。再如北宋期间,西北有一支少数民族归附宋王朝,因为仰慕大忠臣包拯,就乞求皇上赐予包姓,从此这支少数民族便姓包。辛亥革命时期,镇江驻防处有罗姓、赵姓等旗人害怕遭到仇杀,携家眷随泰州人吴玉树、费孝桥来泰避祸定居(吴、费二人时任京口八旗学营教习)。其实他们不姓罗和赵,都是后来改姓的。罗姓本姓那,其孙罗君惕(1905-1984),是一个比较出名的人物,后来长期在上海工作,曾从事教育和民族事务,也是一位书法家。
11)以谥号为姓。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褒贬善恶,称为谥号,有一个字,也有两三个字的。这就等于在名字之外又多了一个别名,有的便作为后代的姓氏了。以谥号作为姓氏的,多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如庄、康、文、桓、宁、缪等。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在封建王朝,皇帝的姓最为尊贵,出于嘉奖、恩惠、笼络等目的,各朝皇帝赐给大臣属下的姓大都是“国姓”。比如汉朝天子姓刘,就赐予刘姓;唐朝是李姓的天下,开国的一些文臣武将均被赐李姓。上文中讲到的北宋少数民族改姓包的,虽然是主观意愿,但也属于皇帝赐姓范畴。其他的还有一些皇帝赐姓的例子:南唐时有个官员叫哀榆,皇帝嫌“哀”不吉利,就赐哀改“衷”姓;还有明代著名太监郑和,本来姓马,后来皇帝赐其“郑”姓而不是国姓“朱”。因避讳改姓的也比较多见(三国以后),比如汉文帝叫刘恒,恒姓就改为常姓;唐明皇叫李隆基,基和姬同音,姬姓就改为周姓;或者姓司徒的,因徒字是皇室成员的名字,所以改成姓司……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足为奇。
四、晏氏来源于 “以邑为姓”。
1、晏氏具备“以邑为姓”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邑就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封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上面说了12种姓氏的产生原因,下面我们考证一下晏氏的来历。据《史记》记载,晏氏与高、国、鲍氏同为齐国四大奴隶主贵族。
《史记‧管晏列传》: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 竟不及其先祖名号,《索隐》云:名婴,平谥,仲字。父桓子,名弱也。
晏子之父桓子晏弱见于《左传 ‧宣公十四年》:冬,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见晏桓子,与之言鲁,乐。桓子告高宣子,曰:「子家其亡乎!怀于鲁矣。怀必贪,贪必谋人。谋人,人亦谋己。一国谋之,何以不亡?」
观人论世,皆极中肯,显见其胸中素有所怀,日后事功非侥幸而致。除上引之外,晏桓子之重要事迹见诸《左传》者如下:
《左传‧宣公十七年》:齐侯使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会。及敛盂,高固逃归。夏,会于断道,讨贰也。盟于卷楚,辞齐人。晋人执晏弱于野王,执蔡朝于原,执南郭偃于温。苗贲皇使,见晏桓子。归,言于晋侯曰:「夫晏子何罪﹖昔者诸侯事吾先君,皆如不逮,举言群臣不信,诸侯皆有贰志。齐君恐不得礼,故不出,而使四子来。左右或沮之,曰:『君不出,必执吾使。』故高子及敛盂而逃。夫三子者曰:『若绝君好,宁归死焉。』为是犯难而来。吾若善逆彼,以怀来者。吾又执之,以信齐沮,吾不既过矣乎﹖过而不改,而又久之,以成其悔,何利之有焉﹖使反者得辞,而害来者,以惧诸侯,将焉用之﹖」晋人缓之,逸。
《左传‧襄公二年》:齐侯使诸姜、宗妇来送葬,召莱子。莱子不会,故晏弱城东阳以偪之。
《左传‧襄公六年》:十一月,齐侯灭莱,莱恃谋也。于郑子国之来聘也,四月,晏弱城东阳,而遂围莱。甲寅,堙之环城,傅于堞。及杞桓公卒之月,乙未,王湫帅师及正舆子、棠人军齐师,齐师大败之。丁未,入莱。莱共公浮柔奔棠,正舆子、王湫奔莒,莒人杀之。四月,陈无宇献莱宗器于襄宫。晏弱围棠,十一月丙辰而灭之。迁莱于郳。高厚、崔杼定其田。
晏桓子卒于鲁襄公十七年,《左传》云:齐晏桓子卒,晏婴麤缞斩,苴绖带,杖菅屦。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其老曰:「非大夫之礼也。」曰:「唯卿为大夫。」
晏桓子以上,莫明来历。上引《史记 ‧管晏列传》载晏婴为「莱之夷维人」,则其先莱人,至其父晏弱奔齐仕为大夫欤?然则晏氏于莱或有来历,一旦入齐,竟为寒门小家,终不得比国、高、崔、庆之豪门强宗,于鬯香草校书云:春秋时齐晏氏为齐世民,婴父弱,谥桓子,桓子以上无闻焉。《管子‧大匡篇》有晏子,房玄龄注但谓「平仲之先」,不能实其人,其家世之微,亦可见矣。
2、唐朝林宝编纂的《元和姓纂》。晏氏起源有三:
第一、唐尧帝的臣晏龙,《山海经》中有记载。来源于唐尧时期的大臣晏龙。晏龙被认为是晏氏的始祖。
第二、颛顼帝玄孙陆终第五子安,即晏安。来源于陆终氏,是陆终子晏安的后代。传说中的古帝颛顼的第五个儿子叫做阳安,他的后代便以晏作为姓氏,并且在春秋时期与高、国、鲍一起成为齐国的四大望族,世代在齐国做官。
第三、炎帝神农氏姜姓后裔。来源于姜姓。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晏弱被分封于晏,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齐河县西北的晏城,所以他以晏作为自己的姓氏。他的后代也沿用晏姓,形成了晏姓的一支。
后世均引用或采用了前面的三种说法,例如:宋代郑樵编纂的《通志——二十略》“晏氏,或云齐公族,以邑为氏”。宋朝宰相晏殊门生欧阳修敬撰《晏公讳殊公神道碑铭》中:“有姜之裔,齐为晏氏”。
但是随着历史的推进,以及各种出土的历史文物。对于晏氏起源有三种说法,只能是前人的对历史的局限性认识造成的,一是以传说为依据,二是并没有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文字记载,基本属于传疑结论,具有推测性。晏氏的来历已经有新的历史文物和证据证实。
3、周朝有关晏的地名历史典籍记载:
(1)宋国都城商丘境内——《成武县志》记载晏堌堆
宋国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公爵,国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一带,都城睢阳(今河南商丘)。其疆域最大时包括今河南东北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山东西南部。
成武县处于山东省的西南部,春秋为郜国地,后入宋。 公元前713年戊辰周桓王七年(齐僖公十八年)春,齐僖公、郑庄公、鲁隐公会于中丘(山东临沂境)继盟于邓(鲁地)。决定三国联师伐宋事项。夏,齐、郑、鲁三国联师攻宋,败宋师于营,取郜城(今山东城武)、防邑(今山东金乡) 交与鲁。冬,齐、郑联师伐(左成右阝)(今山东宁阳县),以惩其不听从周王之命。秦置成武县,治今成武镇,属东郡。西汉因之,属山阳郡。现隶属著名的牡丹之乡菏泽市,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秦时置县,“成武”一名因汉高祖刘邦在此“成就武功”而得名。成武是春秋时期著名相马师伯乐、齐国名臣晏子等历史名人的故乡。
成武县县城东偏南 6.6 公里处有晏堌堆遗址,傍其而居的村庄以其命名为晏堌堆村,现遗址位于村北,高约 3 米,占地 2230 平方米。据考古钻探和出土文物分析,当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遗址。在历史沿革上,晏堌堆曾隶属单县。【单县古称单父,由舜帝的老师单卷居住地而得名。周成王封少子臻于此,为单子国。春秋初期,属宋国,后为鲁国单父邑。战国初期,复属宋国。宋灭,改属齐国。】
据《单县县志》载:晏堌在城北偏西30 里淳于堡,相传为晏子故里。晏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一生节俭,政绩卓著,名声显赫。后人整理他的文章形成《晏子春秋》一书。晏崮堆遗址位于孙寺乡晏崮堆村北,高3米,占地2230平方米,曾经出土陶器、粮食、马俑等汉代文物。根据出土文物以及考古钻探分析,其崮堆为新石器—汉代遗址。1988年该遗址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774 年,唐代诗人李白上书请还,被唐玄宗以“非廊庙才”的理由赐金遣返。李白离开长安至山东,时李白族弟凝在单父(今单县)做官,受族弟之邀到单县,外出打猎的时候,晚上到晏崮堆住宿,写下《送族弟凝至晏崮单父三十里》诗一首:“雪满原野白,戎装出盘游。挥鞭布猎骑,四顾登高丘。兔起马中间,苍鹰下平畴。喧呼相驰逐,取乐消人愁。鸣鸡发晏崮,别雁警涞沟。西行有东音,寄与长河流。”
(2)齐河晏城
晏城镇系山东古镇之一。史书记载,晏城镇“北依禹疏九河之漯川,南望古四渎之济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约在四五千年前,晏城镇境内就有氏族聚居,夏商为兖州之域,西周属齐国之地。春秋初属谭国,公元前684年,齐灭谭,后为齐国正卿晏婴采邑,故得名“晏”。时人筑城修宅,谓之晏城,是齐国唯一以晏婴姓氏而取名的城镇。唐朝开始设镇。晏城地处要冲,是济南通往北京的必由之路,历代设驿站,名晏城驿。1973年,县城迁至此,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00 年 6 月,晏城镇、焦斌屯乡、南北乡合并,仍称为晏城镇。
晏城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出现了一代代英雄名士,较著名的有春秋时的晏子、无盐女钟离春等;名胜古迹则有晏婴祠、晏婴冢和古“齐城八景”之一的柳杭店“隐城蜃气”等。
晏婴,即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齐灵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年),其父晏弱去世,继任瞩齐卿,曾在齐灵公、庄公和景公三朝任事,执政50余年,节俭力行、谦恭下士,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候,是继管仲之后齐国的名相,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春秋时期,诸侯并起,风云变幻,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勇义笃礼,他内辅国政,屡谏齐王,竭心尽力拯救内忧外患的齐国。在对外斗争中,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他的智谏省刑、赈济灾民、二桃杀三士、晏子使楚、力行廉洁等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晏子春秋》是一部专门记叙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相传为晏婴撰,现在一般认为是后人集其言行轶事而成。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司马迁更是对晏婴敬佩仰慕有加,他在《史记·管晏列传》中感慨地说道:“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祈慕焉。”诸葛亮曾在他的《梁甫吟》中赞道:“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为纪念这位著名政治家,后人在晏城北建晏婴祠,镇南建晏公庙,岁时祭奉。城内原筑有晏婴宅,供其临时下榻。晏婴宅旁有一金华古井,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其井之水“甘冽异常,合胶入药良”。镇西尹屯遗址传为晏婴冢,方围六亩余,高五米。镇北晏婴祠重建于清代,构造奇特,至建国时尚存。清初诗坛盟主钱谦益曾临齐河凭吊怀古,作诗《晏城》,诗曰:“采地遗者谁?相国齐晏子。千驷不匡君,二桃能杀士。激彼梁丘生,浮白为之起。”
(3)吴越时期——嘉兴崇德晏城
据明万历《崇德县志》(今桐乡市崇福镇)纪文载,“语溪者,嘉兴崇德之溪也,在吴越时为吴越兵交之地。当吴越之交,溪上有三城:一曰何城,二曰萱城、三曰晏城。”
4、家谱记载最早的晏氏《范阳龙潭卢氏宗谱》始祖夫人晏氏,因宋国晏弱祖辈和齐国君有姻亲关系,可能是宋穆公(约前785年—前720年)之女或孙女。
《范阳龙潭卢氏宗谱》记载周平王时期始祖夫人晏氏(约前725—前644)
据福建永定《中华范阳陈东卢氏族谱》范阳卢氏第二房天佑公裔喜龙宗支谱卢旺祥重修世系记载:始祖齐国高傒公(前728—前637),讳谦山,字敬仲,号祖望。东周人,齐武公【(前849年—前825年在位),姜姓,原名吕寿,齐献公之子,二十六年齐武公吕寿卒,子厉公吕无忌即位。武公十年(前841年),是为“庚申西周共和元年”,自本年起,中国历史始有准确纪年,在这之前,诸侯年代错乱,自《史记》亦不能免。】之曾孙,成公之侄,生于营丘【山东潍坊市昌乐营丘(原马宋镇),历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先民就在这里繁衍定居,今位于昌乐县营丘镇营丘村。营丘古城,春秋称缘陵,】临淄县,周平王四十三年,即公元前728年。为卿大夫,食采于卢氏县,赐姓卢,死于周襄王十五年,即公元前637年,享寿92岁,夫人晏氏(约前725年—约前644年),享寿81岁。
卢姓是高姓的分支,卢氏的建姓始祖是春秋时代的高傒公,是吕尚(姜子牙)的十一世传人。吕尚受封为齐侯,并首建齐国以后,人们尊称他齐太公。齐太公吕尚的八世孙叫吕赤,史称齐文公【前815年—前804年在位】,于公元前815年承袭君位,为齐国之主。吕赤之子名高,高之孙名傒。
高傒公在齐国位尊而功臣,他任齐国正卿,因屡建丰功,故受封于卢(卢以故城卢邑为中心,卢邑址在今山东长清县偏西南),子孙遂以卢为姓。当田氏集团夺取齐国统治权,并极力排斥和打击原吕尚裔孙的宗教势力时,大批原住卢邑的卢姓子孙被迫避居北燕(以唐邑为中心的北燕地区,今河北省唐县内),秦代在范水北岸建范阳故城(地址在今河北省定兴县南20公里的固城镇),并设置范阳县,至汉代更扩充为范阳郡。在这里逐渐聚集人数众多的卢氏族亲,于是形成了以范阳郡望的卢姓大宗。卢氏的发祥,至少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这是后世卢氏的主体。
《临淄文物信息网》临淄墓群有高傒墓记载:高傒墓位于今敬仲镇白兔丘村东南隅,淄河西岸,俗称白兔丘。墓高5米,南北约56米,东西47米,墓顶平坦。1970年,墓地附近曾出土“高子戈”及石磬数枚。高傒,又称高子,号白兔,谥敬仲,齐公族大夫,世为齐卿。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齐桓公)得以自莒返国,高傒与国氏实为内主。
从《范阳龙潭卢氏宗谱》记载上面可以看出,高傒公齐武公之曾孙,姓姜。同姓不通婚,可以看出晏氏不是出自姜姓。
我国周代,有同姓不婚的婚姻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凡同姓不问远近亲疏,或相隔几代,均不能结婚。《礼记》上说:“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指出:周人同姓不婚。《左传》载,郑人叔詹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语》云,“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取妻避其同姓,畏灾乱也”。这都说明当时人对近亲婚配会带来严重后果已有明确的认识。
周代的同姓不婚制度,符合人类婚姻由群婚到一夫一妻婚进而消灭近亲通婚的历史趋势。同姓不婚制可以说是我们祖先用优生的观点指导建立的第一个以法制形式确定下来的婚姻规范。它对于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起过重要的作用。
5、《汉书·东方朔传》记载晏娥儿(约前660年—前643年)是姜齐桓公(前685年—前643年在位)妾或侍女。因宋国晏弱祖辈和齐国君有姻亲关系,晏娥儿可能是晏弱的姑姑。
在今齐陵街道办事处郑家沟村南相传有晏娥儿墓,高7米,直径9米。
晏娥儿是姜齐桓公妾或侍女。据《汉书·东方朔传》颜师古注,“晏蛾儿,桓公病,易牙、竖刁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有一妇窬垣入,至公所。公曰:我欲食。妇人曰:吾无所得。又曰我欲饮,妇人曰:吾无所得。公曰:何故?对曰:易牙、竖刁相与作乱……故无所得。公慨然叹涕出,曰:嗟呼!圣人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见仲父乎?!蒙衣袂而绝乎寿宫。晏蛾儿盖以杨门之扉,触柱而死”。
《临淄文物信息网》临淄墓群有晏娥儿墓记载:在今齐陵街道办事处郑家沟村南相传有晏娥儿墓,高7米,直径9米。晏娥儿是姜齐桓公妾或侍女。据《汉书·东方朔传》颜师古注,“晏蛾儿,桓公病,易牙、竖刁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有一妇窬垣入,至公所。公曰:我欲食。妇人曰:吾无所得。又曰我欲饮,妇人曰:吾无所得。公曰:何故?对曰:易牙、竖刁相与作乱……故无所得。公慨然叹涕出,曰:嗟呼!圣人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见仲父乎?!蒙衣袂而绝乎寿宫。晏蛾儿盖以杨门之扉,触柱而死”。
6、王绪霞《晏子春秋成书考论》
《晏子春秋》是关于春秋后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的一部重要典籍,旧题晏婴著,实际非一时一人所著。长期以来,《晏子春秋》的真伪、成书时间等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晏子春秋》竹简的出土,使久讼不决的真伪问题基本解决,即今本《晏子春秋》并非司马迁、刘向以后人伪造。真伪问题解决后,全面清理《晏子春秋》,深入研究其材料来源及成书问题就成为大势所趋。随后又出土的《儒家者言》、《说类杂事》等简牍材料,加之清代以来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使我们深入研究《晏子春秋》的成书问题成为可能。
王绪霞对晏子的生平、家世本文对晏子的生平、家世和交游进行了考证。认为晏子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86年,约卒于公元前507年,结合根据童书业对《齐侯钟铭》的考释,认为晏子是宋穆公的后代,不是《史记·管晏列传》所说的莱人。王绪霞认为晏子的曾祖父在齐桓公时始封于晏城,其后以晏为氏。《左传》所记“晏莱”为晏婴之弟,是其父晏桓子灭莱以后所命名。
五、结论
根据孔子世系考证,孔子是孔父嘉的七世孙,父是叔梁纥,以孔为氏。从孔父嘉到叔梁(约前785年——前600年)这段时间是子姓衍生各氏的主要时间段。孔父嘉【(?—前710)春秋时人。宋国大臣。名嘉,字孔父。孔子六世祖,官为大司马。宋宣公将死,让位于其弟穆公。穆公在位九年将死,嘱他以君位还给宣公太子与夷,并使其子冯出居于郑。他受嘱拥立与夷,是为殇公。殇公立十年而十一战,民不堪命。太宰华督见他妻“美而艳”,谋夺其妻,遂借安宁人民为名,将他杀死,而取其妻。殇公怒,华督又杀殇公,迎公子冯于郑,是为庄公。】。孔父嘉是宋穆公时候的大臣。根据《齐侯鎛钟铭》晏弱为宋穆公曾孙,得氏时间应该是在宋穆公(约前785年——前720年)死后其位让与太子与夷,并使其子冯出居于郑,这里的子应该是嫡长子,应该还有其他庶子,这些庶子很可能被分封与“晏”的采邑,其后人便以邑为氏。
晏氏非出自姜姓,出自宋公室子姓,西周初年封于宋国(今商丘一带)叫“晏”的采邑,后裔“以邑为氏【即今天的“姓”】”。最早晏姓名人为晏弱。最早晏氏记载为《范阳龙潭卢氏宗谱》记载周平王时期卢姓始祖齐国高傒公【(前728年—前637年)齐武公之曾孙,成公之侄。】夫人晏氏(约前725年—前644年)。
【参考文献】
1、《史记‧管晏列传》
2、《左传》
3、《索隐》
4、《从齐侯鎛钟铭证晏子为宋人》童书业(上海中央日报文物周刊)1947年3月20日
5、《范阳龙潭卢氏宗谱》
6、《崇德县志》
7、《成武县志》
8、《单县志》
9、《齐河县志》
10、《晏子与孔子》(台湾中山大学) 刘文强
11、《泰州图书馆》——我们的家谱
12、《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11月03日 第八版)
13、2006年博士论文《晏子春秋成书考论》王绪霞
14、《临淄文物信息网》临淄墓群
15、《汉书·东方朔传》
附【晏弱】
晏桓子,约公元前630年~前556年,晏氏,名弱。春秋时期的晏弱为齐国大夫,被分封于晏,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齐河县西北的晏城,所以他以晏作为自己的姓氏。他的后代也沿用晏姓,形成了晏姓的以支。
有人说晏弱是陆终氏的后裔,是陆终子晏安的后代。传说中的古帝颛顼的第五个儿子叫做阳安,他的后代便以晏作为姓氏,并且在春秋时期与高、国、鲍一起成为齐国的四大望族,世代在齐国做官。
还有一说说晏弱来源于唐尧时期的大臣晏龙。晏龙被认为是晏氏的始祖。此外,晏婴是他的儿子。
【晏婴】
晏婴,约公元前585年~前500年。字仲,谥号“平”,故后人也称其为晏平仲,或尊称为晏子。齐国夷维(今山东省高密)人。公元前556年,父晏弱(谥号桓子)死后,他继任齐国正卿【春秋时诸侯国的最高执政大臣,权力仅次于国君。】,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执政近五十年,是春秋时期和管仲齐名的政治家。他为了齐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提出了四项治国主张。
第一,任人唯贤,不私于亲;诛不避贵,赏不避贱。
第二,赋敛上,要权有无,均贫富;遇有歉收荒年则免征,正常情况下也只能“耕者十取一焉”。
第三,主张“君商渔盐”,国家努力发展渔盐优势,以增加国库收入,减轻人民负担。
第四,弛除严刑苛法。当时齐景公奢侈残暴,草菅人命。晏婴多次以“省刑罚,则民不怨;薄赋敛,则民知恩”的道理规谏景公。
晏婴以节俭力行著称于世。他身为辅相,仍“食不重肉,妾不衣帛”、乘敝车、驾驽马”,甘居闹市陋室;妻老而丑,齐景公情愿把年轻貌美的爱女给他,他都拒绝了。
晏婴不仅竭力规谏国君,而且也要求下属经常给自己提意见。有一个名叫高纠的在他身边做官,一连三年没有过失,晏婴却把他辞退了。别人劝阻时,晏婴说:“我是个很平庸的人,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可是高纠和我在一起三年了,却从来没有指出过我的过失,象这样唯诺怕事的人是要辞退的。”
晏婴能言善辩,是个杰出的外交家。他出使楚国,每次都能不辱使命,不损国威地完成任务。“晏子使楚”的故事至今传为外交史上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