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氏家族 “河东三凤”

2014年02月11日 | 作者:百姓通谱网 | 阅读:1501 | 来源: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薛氏家族 “河东三凤”

薛氏在我国河东历史上是一大望族,与闻喜裴氏、永济柳氏并称为河东三大姓。特别是到了隋唐之世,薛氏家族发展到了全盛时期。自晋至唐盛二百余年,薛氏西支——也就是“河东三凤”这一支其家族的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冠盖不绝,名声显赫,业绩卓著。唐太宗李世民是薛家的外甥,唐朝六个皇帝有11个女儿,薛家就10个驸马(西枝9个,北枝1个),在我国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在历史上,象“三凤”立传与载列事迹者就有八十多人。

“河东三凤”

“河东三凤”是指隋末唐初时期我们薛稷村,薛氏家族的三位名人——薛收、薛德音、薛元敬叔侄三人。

“凤”在古代传说中是百鸟之王,羽毛丰美,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常用来象征祥瑞,或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也就是说,在历史上,把“龙”和“凤”常作为特殊人物的象征。隋末唐初时期薛收、薛德音、薛元敬叔侄三人他们都以才华闻名于世,而被誉称为“河东三凤”。

唐朝初年,汾阴(今万荣)县薛稷镇薛家一门,曾出现过不少文人学士,“河东三凤”就是当时薛家门上的三面旗帜。薛收、薛德音、薛元敬三人之间是叔侄关系,收和德音是伯叔兄弟,元敬是收和德音的堂侄。他们三人文武双全,博学多才,都以才华闻名于世,当时,薛收最有名望,世称为长離,德音为鸑鷟(yue zhuo)元敬以年最小为鵷雏(yuanchu),故称“河东三凤”,被载入史册,世代称誉。明邵璨《香囊记·琼林》赞成:“奋力夸荀氏八龙,览德羡河东三凤”。《荣河县志》载:“明弘治五年(1492)知县高腾为怀念‘三凤’,曾在县城后土庙东边创建了一所‘三凤书院’,广招社会上的有志青年,专门培养人才。清光绪初年屡遭水患,河水猛涨,书院沦于河内被毁。”

薛收

薛收字伯褒(592624),隋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子,生于隋开皇十二年(592年)。自小专精好学,年十二岁能文。是王通的入门弟子,自幼接受了王通“以民为天”的理想政治教育。长大成人后,正值隋末社会动乱,以父被隋炀帝所害,洁志不仕。大业末(617年)义军遍起,遁于首阳山。蒲州通守尧君素遣人迎薛收母王氏入城,薛收无奈还,被禁锢。后尧君素将迎王世充,薛收窬城归唐。秦府记室房玄龄荐之于李世民,即日召见,问以经略,薛收辩对纵横,皆合旨要。秦王非常赏识,授予秦府主薄。东都平,授天策府记室参军,封爵汾阴县男,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当时与房玄龄、杜如晦特蒙殊礼,受心腹之寄。唐武德七年(624年)卒,终年三十三岁。李世民登极后,曾给房玄龄说:“薛收若在,朕当以中书令处之。”又敕有司特赐其家粟帛。唐贞观七年(633年)赠定州刺史,唐永徽六年(655年)再赠太常卿,陪葬昭陵。(昭陵为唐太宗的陵墓,位于今陕西醴泉县东北二十二公里半的九峻山,在西安市西北七十公里处)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薛德音

薛德音隋礼部侍郎薛道实从子(薛道实是薛收父薛道衡的从弟)。自小专精好学,才智过人,以文才名于世。初仕隋,为游骑尉,后帮助魏澹编修《魏史》。书成迁为著作佐郎。隋末,越王侗称制东都,王世充僭号,薛德音为黄门侍郎。当时的一切文书及军书羽檄,都为他所撰。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征讨王世充,薛德音降,但以罪伏诛

薛元敬

薛元敬隋选部侍郎薛迈之子(薛迈父薛温是薛收和薛德音父亲薛道衡、薛道实的哥哥)。唐武德年间,为秘书郎。秦王李世民召为天策府参军,兼直记室。武德四年(621年)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为十八学士之一,直接参于朝政。杜如晦尝云:“小记室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唐太宗入东宫,薛元敬为太子舍人。时军国之务总于东宫,薛元敬专掌文翰,号为称职。

【注释】

1)河东:指今山西,地处黄河以东而得名。秦设河东郡,治安邑,辖晋西南地区。东晋移治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按即刘裕灭后秦时)。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明并河东县入蒲州。唐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蒲州,节度使治太原(今太原西南)。宋有河东路,治并州(太原府,今太原),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陕西东北部。金分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治平阳(今临汾),北路治太原府。

2)内史侍郎:官名。隋初由中书侍郎改置。炀帝改为史侍郎。唐初仍称内史侍郎。武德三年(620)复称中书侍郎,为中书令的副职,正四品。

3)王通:号文中子(584——618)。隋龙门人(今山西万荣通化镇)。字仲淹。仁寿间(601——604)西游长安,曾向隋文帝献治国安邦十二策,未被采用。后来设教河汾,讲学终生。为隋末历史转折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著有《中说》。弟子多为隋唐将相名臣,如房玄令、魏征、李靖、杜如晦、薛收等,时称“河汾门下”。他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而以儒家为基点,对唐代政治影响很大。

4)首阳山:在蒲坂,华山以北,河曲之中。伯夷、叔齐曾隐于此。

5)中书令:官名。汉武帝用宦者掌管文书,称中书谒者,置令与仆射为其长。成帝改为中书谒者令。东汉不置。曹操为魏王,置秘书为中书,置中书令、中书监,同掌机密。晋沿设。南北朝时,中书令一官为最重,常用有文学才望者任职。北周内史中大夫即是此官。隋废监存令,改称内史令。炀帝时一度改内书令。唐武德三年(620),复为中书令。高宗曾改为右相。武则天曾改为内史。玄宗开元初一度改为紫微令,天宝初又改为右相。唐中书令为三省长官,实同宰相,正三品,大历中升至正二品。然唐初即常以他官用‘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义为宰相。肃宗后,渐以中书令为大将荣衔,并不预政事。宋中书令班在太师之上,只为亲王,使相的兼官,无职事。元中书令官高权重,常以皇太子兼职。明废。

6)昭陵:唐太宗墓称昭陵,在陕西醴泉东北五十里九峻山。

7)黄门侍郎:官名。职掌侍从皇帝,传达诏书,四品。

8)太子舍人:官名。职掌行令书、表启、机要、宿卫。正六品。

薛族象徵

《河东三凤》是中华民族的光荣,是薛氏家族的骄傲。所有薛氏胞裔,对一千三百年来薛氏家族涌现的“三凤”,都引以为光荣和自豪,衷心的敬仰和爱戴。他们是薛氏家族的优秀代表,是薛氏胞裔的崇高典范,自发地不约而同的把“三凤”做为薛族的光辉象徵,以激励后人。故而薛氏家族宗枝,多以“三凤”为其堂号;在世界薛·司徒联谊大会上,又以“三凤”代表全世界所有薛氏。主旨在于弘扬“三凤”精神,以“三凤”为榜样,发展教育,提高文化。因之,“耕读传家”已成为薛氏家族优良的传世家风。在“三凤”的陶冶教育下,薛氏家族培养造就了难以数计的杰出人才,为族为国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今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凤”故里

《旧唐书·薛收传》载:“薛收,字伯褒,蒲州汾阴人,隋内史侍郎薛道衡子也。”《隋书·薛道衡传》载:“薛道衡字玄卿,河东汾阴人也。”上述两个史书证实:“河东三凤”薛收和族兄德音及侄元敬均是汉祀圣地(1)——汾阴人。也就是现在的万荣人。万荣在东周时,为晋魏汾阴邑地望,自汉代起至公元722年前后九百余年叫汾阴县。《史记·河渠书》载:“汾阴故城,俗名殷汤。”《史记·封禅书》载:“夏六月汾阴得鼎(2),以礼迎鼎至长安。”《前汉书·武帝记》载:“元鼎元年(116)五月赦天下,大酺(pu),五日得鼎汾水上。元鼎四年(前113)冬十月,武帝自夏阳幸汾阴,十一月甲子立后土祠于汾阴脽(shui)上。(应劭曰:因得宝鼎,故而改元。)”《旧唐书·地理志》载:“汾阴县隋属泰州,贞观十七年(643)废州来属,开元十一年(723)玄宗祀后土获宝鼎,因改为宝鼎。”《新唐书·地理志》载:“宝鼎本汾阴,隋义宁元年(617)以汾阴、龙门置汾阴郡。唐武德元年(618)曰泰州。州废来属。开元十年(722)获宝鼎更名。”《荣河县志·民国版》载:“开元十年(722)修后土祠,掘地得铜鼎二,大者容四升,小者容一升,皆青色。以得宝鼎之祥,故改汾阴县为宝鼎县,属河中府。五代仍沿其旧,未作变更。”据考证县志与正史在时间上稍有出入,应以正史为准。汉唐在相隔839年之间,前后两次在汾阴获宝鼎,震动朝野,以得宝鼎之祥,武帝把年号元狩改为元鼎:玄宗改汾阴县为宝鼎。《荣河县志·民国版》载:“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荣光溢河,体气四塞,光为五色,人称祥瑞,遂该宝鼎县为荣河县。”置庆成军,属陕西路,后废,又归河中府,属河东南路。金贞佑三年(1215)升为荣河州治,属河中府,由河东山西道政廉访司管。明仍为荣河县,属平阳府蒲州,归山西布政司管。清初仍未变更。雍正元年(1723)升蒲州为府,县仍归蒲州府。民国废府和州,荣河县属荣河道。民国初因黄河东侵,县城屡遭水患,九年(1920)迁县于冯村,十年(1921)修筑,十一年(1922)告竣,称荣河新城。原荣河县城(即原宝鼎县城)改为宝鼎镇,后又改为宝鼎乡,仍属荣河县管辖。1947年荣河县城被解放后,仍为荣河县。1950年属运城专区。1954年荣河县与万泉县合并称为万荣县,县城迁址解店镇即现在的万荣县城。历史地理沿革可见,“三凤”即今万荣县人。

“三凤”故里在万荣,而他们在那一个村,出生在什么地方呢?根据《万荣小史》载:“唐朝初年,本县薛稷镇薛家一门,曾出现了不少文人学士,‘河东三凤’就是当时薛家门上的三面旌旗。”“三凤”是薛稷镇人,经考证,从以下五种文物史料及传说可以佐证。

一、薛稷镇小北巷现存的一个砖门楼,上边刻有“三凤故里”字样。小北巷通往大北巷的走道口建有一个宽不到三米,高近四米的“砖门楼”,砖门楼上边雕刻着“三凤故里”四个大字。这个砖门楼墙是用砖砌的,字是阳刻的,看起来虽然朴素,但历史悠久。据传说它历经了许多个朝代的风风雨雨,至今还保存的比较完整。(详见前面的照片说明)

二、薛稷镇原有的北大门楼,上边雕刻着“古三凤”三个大字,原北大门楼是个古建筑,上面雕刻的“古三凤”三个大字,邻村六旬以上的老人都记忆犹新。但可惜没能保存到现在,于1958年被拆毁了。椐村老干部说,1958年大跃进时,薛稷镇归属裴庄公社管辖,由于裴庄是个新公社,房屋住所得由各大队(村)分摊新盖。在这种情况下,村干部无奈,只好把北大门楼拆掉。在过去的时候,薛稷镇是个交通要道,地处蒲、解、绛三州道路交汇处。那时候的镇上设有商店、骡马大店,日每来往行人较多。特别是北大门楼上的“古三凤”三个大字,名播四方,地方官员路过此地都要下马或下桥对“古三凤”施礼,以表对古先贤的尊敬。

三、薛家保存着题有“三凤”名字的布“神单”。薛稷镇小北巷在六十年代前有一个薛氏五甲户祠堂,椐传说原名就是“三凤祠”。祠堂虽不大,占地一分多,房子盖的俭朴,但中堂却悬挂着一个很庄严的“神单”,全薛门奉祀着。每年的正月初一,薛家后代均要到祠堂烧香拜祖。以后因房屋破烂失修,于1960年被拆除。祠堂不在了,但“神单”至今还保存在薛门后裔家中。“神单”高二米七,宽一米九,上面彩画着八排男女肖像。上一排男一女二,男的标名是薛元敬(3)。第二排男二女二,左男标名是薛收,右男标名是薛德音。下面六排男女,各三十九人,均没有标名字。标名字的就是“三凤”三个人,均身穿蟒袍,腰系玉带,头戴官帽,看起来很端庄(详见前面的照片)。这个“神单”虽已破烂不堪但彩画的肖像和书写的名字均还可以看的清楚。老人传说,这个“神单”是一位名画家画的,具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究竟是什么朝代,何位名画家画的,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研究。

四、薛稷镇的“薛稷”与“三凤”薛收的孙子——薛稷是同名字。后来人们因薛稷的“稷”字笔画较繁,习惯以“嵇”或“吉”同音字代之,故过去的薛稷镇便成了现在的薛吉村。“三凤”薛收的孙子——薛稷是唐初名相魏征的外孙,官职比他爷爷薛收的官职大,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实同宰相。书法遒丽,知名天下,是唐四大书法家之一(4),兼画人物、仙鹤尤为生动,时称一绝。李白、杜甫曾诗赞。据传说在唐朝以后,人们为纪念“三凤”和薛收的子孙薛稷,故把村名改为“薛稷镇”

五、很早以前,薛稷镇北大门东边五十米处建有一个很宏伟的碑亭。碑亭是薛氏后裔建的。碑亭三间,内有三座大碑和若干个小碑。可惜在五十年代修建水库时被拆毁。

根据以上文物史料和传说可证:“三凤”是薛稷镇人,出生在薛稷镇(村)无疑。

【注释】

1)汉祀圣地汾阴——因旧邑在汾水南岸而得名。汉武帝时,曾在汾阴脽(shui)上有轩辕皇帝郊祀的地坛得宝鼎,改年号为“元鼎”元年。汉武帝于“元鼎”四年(前113)十月间,带随员,卫队、嫔妃多人巡视河东,在此立“后土庙”(今山西万荣县宝鼎(井)乡庙前村)。后来汉武帝还曾亲临祀典过四次之多。从此汾阴的“后土庙”就成了历代帝王祭祀地神的庙宇。西汉的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和东汉时的光武帝先后来此祭祀11次。唐玄宗于开元十年(722)在此祭祀并再次获宝鼎,故改汾阴县为宝鼎县。以后还来此祭祀过两次。唐宋年间屡加扩建,均有碑记。明末清初,黄河水决,汾阴脽(shui)上地被淹,现在的“后土庙”是清同治九年(1870)重建的,其中文物甚多。汾阴古城,始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宝鼎乡庙前村西的黄河中。古汾阴包括今万荣县及河津、稷山、临猗县一部分,至唐武得三年(620),始由汾阴分出万泉。

2)汾阴得鼎:据《史记·封禅书》在:元鼎元年(前116)夏六月,汾阴巫锦为民祠魏脽(音shui,即状如人的臀部之意)后土营旁,见地如钩状,掊(音pou,破开之意)视得鼎,鼎大异于众鼎,鼎文镂无,款式怪之,言吏,吏告河东太守胜,胜以闻天子使,使验问巫得鼎,无姦作。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行上荐之至中山,隐约有黄云盖焉,至长安,公卿大夫皆议请君宝鼎。

3)薛元敬比薛收和德音小,为什么在“神单”上却排列在第一排,而薛收和德音排在第二排呢?这个问题经研究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按当时的官职大小排列:二是可能在书画时失误。

4)唐初四大书画家:是指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和薛稷。

(以上资料系薛贵铭搜集编写,薛荣整理提供)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