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龙海港边村 许氏家族一门三提督
说到龙海市东园镇港边村,很难避开许氏家庙:因为许氏家庙悬挂着御赐牌匾,因为许氏家族出现过三个提督。许氏家庙2011年被龙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龙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座家庙背后许氏家族的故事……
浑厚庄重 皇恩祖德
始建于1624年的许氏家庙,大门与别家祠堂黑色大门有别:两扇大门都是朱红色,上书“皇恩祖德”四个大字,大门上方悬挂着“许氏家庙”牌匾。
许氏家庙理事会副理事长许细源说:“这是因为‘皇恩祖德’是皇帝所赐,所以是朱红色,而普通的家庙只是写‘宗功祖德’”。
家庙有二进,中有天井。一进的屋脊,雕梁画栋,两端分别是一条卧龙,两条龙之间,雕刻了老鹰、孔雀、麒麟等预示着吉祥的动物。而二进的屋脊,两端则是腾龙;往中间是双凤,朝向一座七层宝塔。
御赐牌匾 保存完好
整个家庙,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挂在二进梁柱上的御赐牌匾。
二进的中间梁柱上,挂着的牌匾,是两条金色的龙,护着一个大大的“福”字,旁边写明:雍正六年,御笔钦赐福建水师提督许良彬。
往里,左中右分别挂着“文魁、捍牧宣劳、武魁”,其中“捍牧宣劳”是康熙甲寅年,钦赐水师副将左都督荣禄大夫许云。
再往里,左右两边挂着的“百粤金汤、耉于无疆”分别写着:康熙十五年,钦赐江西广东提督太子少傅许贞;康熙癸未年,清皇赠诰荣禄大夫许贞。而中间的“宣力南疆”,则是康熙四十二年,钦授朝仪大夫兵部掌印职许凤朝。
名人辈出 一门三提督
据资料记载,许氏的始祖许衍公,元代由江西吉州卢安村迁来圭海(海澄统称)。
明清之际,许氏出现大批族人从戎,名人辈出。仅清朝的武将,就有23人之多。其中许贞、许云、许良彬是最为出色的,被后人称为“一门三提督”。
许贞(公元1634年-公元1695年),官至左都督,后因功提督江西、广东,过世后追赠太子少傅;
许云(公元1658-公元1721年),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前往台湾澎湖地区担任澎湖水师协副将,翌年担任台湾水师协副将,是当时全台湾的海防军事层级最高武将,朱一贵事件爆发后,他在战斗中阵亡。
许良彬 (公元1671年—公元1733年),随祖父许贞参与广东戎务,先后任于烽火、澎湖、瑞安、南澳、金门诸镇,继升为厦门提督、福建水师提督。
许细源说:“后人很尊重先祖,现在许氏族人有1980多人,每年有4次祭祀活动,那时家庙门口的旗台上,会插满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