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氏迁移与分布三/1

熊氏迁移与分布

2013年04月01日 | 阅读:1544次 | 关键词: 熊氏

熊氏自鬻熊为周文王师,成王念先世元勋封绎于楚居丹阳郡今江陵,绎传三十一主列于七国,汉兴五年高祖以楚地既定,宜立义帝,后越明年,封越为郴侯,世祀义帝,九年冬十一月,迀名家豪族于关中,兴利田宅,时有与迁者,继是子孙日益蕃衍散居四方,其在西川眉州者则绿筠子与张子房传赤松子,道同游江西饶州之鄱阳,因家焉,后子孙复徙豫章。

西汉景帝五年,名允者官治粟校尉,长子槁官中郎将,次子槙官中尉将军,允之孙多树武功,有官衛尉,有官谒者;武帝初年间,允裔孝嗣均列爵于朝,州牧一刺史二内史二,历宣帝成帝年间,仕进云仍迨贼莾之乱,祸及朝,士鸿飛豹隐者比比矣;建武二年,曰弇者博洽六经,精通七略,从大将军姚骐先,由讨赤眉贼建功永平间,晋阶大司马,弇子叚由明威将军建初七年从征天水,进爵列侯,羲由侍中迁北海,守得治体,桓帝召为司农,弇传六世至延熹,建宁间一门有五刺史之盛,乔初平中辟曲江长,尚为绥民校尉,均拜骑都尉。

传至三国,吴徵士僧循名高一时,子昭吴永安五年历尚书令,睦亦吴尚书,昭子千里千乘并仕一时,千里授吴长史,传王太子,千乘授征夷将军,迺为西河守,迺子评为丹阳守,僧循传六世孙疋,西晋惠帝时,官授太子洗马,子琨任直殿御史,其时翘之子远以孝廉闻于豫章,郡守屡辟不就,晋元帝南渡,引为主簿,历官尚书左丞,少有志尚,朝臣劝帝亲征杜弢,远谏止,会弢平累,迁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帝每叹其忠,及王敦作逆,亦惮其正而有谋。远字季文,世居豫章无传,弟缙仕至鄱阳太守,复家鄱阳,长子鸣鹄为九江太守,幼子鸣鹤为武昌太守出继远为嗣,仍居豫章,今普贤寺乃其故宅,鹄之后曰伯川曰敏中曰邈曰逊曰勵曰彬曰導者,皆仕于晋宋齐梁陈隋之间。

迨大唐初廷,京组词博物作鹦鹉赋以献政府,唐武德九年(626年)有名显者登进士第,为南阳邑令,转南阳郡守,封平阳侯;曰修太宗朝真定侯;京四世孙广开元十一年廷试,除集贤院学士,敕命作国纪与唐陵碑,曰洋为西台御史;曰邦者德宗之时为殿前都太尉亦褒封为侯;曰曜贝州参军,刚甚有词学,与达奚询王维为文章三友,弟暄辟明经,校书秘署,曜之后邠举贤良授参军录事,曰崟为京兆,长子仲牧为司勋郎中,幼子叔献为侍制,生子翼,翼生子五器噩嚚嘂嚣,嚣子尚,初居豫章数十传至光弼,徙丰城穆湖。

仲牧之子仁瞻为尚书,丁母忧哀毁庐墓感慈鳥来巢,大历中旌表门闾,子三长执易字惟时,通九经,唐贞元乙丑(785年)擢贤良方正,与裴复、柳公绰、崔邠等同榜,世称鲍防,知人历官右补阙,时裴延龄得幸,乃与阳城同伏阙上疏,极谏陆贽之可,乏延龄之不可相,子二长琳封汾阳侯,因宦转居豫章沟上杏花村,幼球为宣城守;琳长子熹官荣阳守,熹子志谅官威武将军,子三长惿官少监居道州龙村,次襄官侍讲,子二长迪仍居豫章,幼建六岁失怙入赘于丰城井冈之善坑,志谅幼子楚官吏部侍郎,楚子鸷,唐乾宁三年(896年)鸷为右拾遗后,以直殿忠臣致仕挈居豫章沟上,鸷五世珦(字子玉)后周显德甲寅(954)生豫章沟上,因曹彬伐江南,珦于宋开宝七年(974)徙居丰城湖北,子孙遂家焉。   

丰城井冈(今丰城秀市)尊建公为一世祖,建与鸷从兄弟也 ;  丰城湖北(今丰城荣塘)尊珦为一世祖,珦为鸷公五世孙,则与建公之五世孙同辈已明,故南巷前后两支世派井冈也,建生二子七孙,延祚石湖祖,延祕驻建宁郭门,延礼居拿冈,延佑南冈祖,延禧居夏阳城上,惟延福仍居善坑,俱长子叨公出也。延庆分横冈,幼子广公所出 。延福子三钟锶鍠,锶遗腹一子诰居官溪,鍠赘奉新帅氏后居松湖,钟子三俦侃備,俦生永,永生详,详生熙庆,熙庆子宁,父子徙邑南巷,庆子三原、本、材,原子孙仍居善坑,本八世孙朋来徙拿气,材居乌石冈,子孙后居枫林头,此所谓十二老支也,至于支复分支余固详于总图,详于支图,又复详于分支图,引览者一目了然,皆知为琳公之后也,兹余倡而续修,庶几先人之功德不致湮没,后裔之传流不亦有所据而考乎,姑述其源流如此云。

丰邑诸熊,不下百族,大多源自建公、珦公两派而来。建赘井冈(今丰城秀市),珦居湖北(今丰城荣塘),俱出豫章沟上,其流异而其源同。

今丰城之熊多为建公后裔,建公十一世孙绅官广州路判因家增城,尊为广东熊姓始祖,。(注:熊绅,字克敬,号东湖居士,原籍江西省南昌府丰城县,生于宋高宗绍兴丁丑年(公元1157年),登宋宁宗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进士,于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奉旨任广州路判,总管府事,家寓广州府。后卜居东莞县榴花村龙塘里,卒于宋理宗淳佑六年(公元1246年),被尊为东莞熊氏入莞始祖。)其后裔熊飞为东莞抗元名将。

珦公自徙居丰城湖北后,分居于溪庄(今后村)、绛湖、新建生米雷师塘,上湖、下巷、高埠、丁山、花园、大山、夏阳;安沙、北溪,黄墓,白沙;且有分居于新建冈上,猫儿岒(今丰城同田)、长安(今铁路乡),根竹(今丽村)、刘庄、潭埠、松垅;在城南巷,下梅(荷湖),清江纜墟(今丰城荷湖),其客居各省更是蕃衍其多,姑且不一一列举。

丰城之熊始自唐朝。唐初,丽村龙潭村栗岸由清江观上下聂(今樟树市)迁入;荣塘芳田村丰源由新建松湖迁入;唐朝中期,小港北荣村熊文明由临川展坪迁入;唐乾符五年(878年),梅林谭城村潺湖熊尚实由浙江省金华府婺州迁入;唐末,荣塘黄墓村观西由豫章迁入;隍城高楼村大屋熊由豫章沟上杏花村迁丰城井冈再迁此;张巷港桥下溪唐末熊延礼由波阳县井冈迁入。

除建公、珦公两支以外,有几支陆续由外省迁入丰城的熊氏支族。唐乾符五年(878年)熊尚实由淅江省金华婺州迁入今梅林镇洪石村熊家;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由湖北省江陵迁入今同田乡熊家岗;熊遂北宋时由浙江上虞迁入今董家镇京山村城上熊家;明朝中叶由江苏迁入今曲江镇江门熊家;小港横岸前、后熊明末由四川迁入。

另外由江西本省其他地方相继迁入丰城的熊氏支族,分别有波阳、临川、乐安、新建、靖江(樟树)、崇仁、奉新、豫章(南昌)、吉安、吉水等地。迁入丰城的年代先后顺序如下。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