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邬氏支族世略
一 世 祖
成化公 妣葛氏 生六子:受(伯一郎)、德(伯二郎)、荣(伯三郎)、昌(伯四郎)、永(伯五郎)、盛(伯十三郎)
自江南昌迁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上三乡石壁村,后迁居广东梅县石坑鹅山下,栏里吐牛形。公葬石坑澄坑村温成寄公屋后上穴牛形,与葛妣、永公,上中下一连三穴,均癸山丁向,乾隆三十四年八月筑坟立碑,妣穴金盘盛珠形。
二 世 祖
伯一郎 妣田、古氏 古氏生二子:大一郎(大明)、大二郎(大景)
公名邬受,迁居福建汀州府武平县立基,葬广东嘉应州程乡(梅州县)石坑马径水口癸山,飞鹅投水形;妣田氏与夫附葬,妣古氏葬于梅县石坑邹屋侧角天虹灌水形丑山。
伯二郎 妣马氏 生子未详
公名邬德、又名云, 仍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上三乡石壁村祖宅,葬大窝里龟形壬山丙向。妣葬于武平县燕子窝,窝工坐东向西。
伯三郎 妣钟氏 生子:智纲
公名邬荣、又名雷,迁居江西丰城县立基。
伯四郎 妣刘氏 生子:大昭、大昕
公名邬昌、法名震,迁居广东惠州府河源县骆湖,葬宁化县上三乡石壁村邬山下龟形;夫妇左右二穴乙山辛向。
伯五郎
公法名邬永,葬于梅县石坑温屋背牛形,葛母坟下穴。
伯十三郎 妣曾氏 生子未详
公名邬盛、又名电,居宁化县上三乡石壁村祖宅,葬于梅县石坑冷水坑壬山丙向;妣葬石壁村邬山下屋背下角。
三 世 祖
大一郎 妣李、陈氏 陈氏生一子:承玖郎
公名大明,居福建汀州府武平县,后迁居广东大埔湖寮立基,嗣孙邬光举人士桢岁贡,如领福建解元,须明鸣珂均举人,文明国学工草书字画,奎、成、锦因均邑庠。
大二郎 妣陈、邓氏 陈氏生三子:承七郎、承八郎、承九郎
公名大景,移居广东嘉应州程乡县(梅州县)石坑鹅山下,葬本乡西河寺后左边,天平形,亥山已向;俩妣合葬梅县石坑善慧寺后,虎形坤山艮向。
智纲公 妣林氏 生二子:秀宝、秀金
大昭公 妣古氏 生子末详
公名大三郎、字东明,理学,居江西。
大昕公 妣古氏 生子:道昌、道隆
公名大四郎、字东启,籍广东省河源,[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科进士,敕授文林郎,晋授朝议大夫,任广东州佥判, 后升任广西南宁道监察御史。捐资开鹿步窖,以利舟楫往来,人皆德之,奉御标列功臣,史曰济溺时推鹿步,崇祀河源乡贤行谊载于广东通志。后当地居民在鹿步湖建大昕庙以示纪念。福建省惠阳参政吴高怀赞云:“虎头门外浪如雷,舟楫往来几度摧,竭力劳心开鹿步,先生真抱济川才”。
公葬于梧桐约塘尾曾屋左边山上,绣针落槽形丁山癸向正向梧峰。妣张氏诰封恭人,夫妇上下连穴
其后裔伯仁居骆湖约原处余居大元君亭塘远彩等人丁众多修补
四 世 祖
承玖郎 妣王氏 生三子:仕兰、仕勇、仕宁
公居福建武平中堡乡刘同布。葬于武平南乡坐东。妣葬上坑径口。
承七郎 妣艾氏 生三子:谷政、谷诚、谷贤
公字郁芳 议士官判寨有功,葬于程乡县石坑冷水坑望江狮形,亥山兼丑。妣葬冷水坑下山虎形癸山丁向。
(始祖晠化,宋时自河南光州迁居福建宁化县。曾孙承七郎,字道生,号佑堂,复迁广东河源。后裔自粤徙居赣、湘。是谱系居萍乡、浏阳、醴陵三地者合谱。卷一序、凡例、祠规、祭仪、敕命、传等,卷二墓志、祠图、墓图,卷三至五系图,卷六至二十二系表。)
承八郎 妣廖氏 生子末详
公居广东潮州府大埔县湖寮,葬鬼子寨仙人献掌形。
承九郎 妣张氏 生子末详
公葬于梅县石坑善慧寺后龙颈,蜈蚣吐珠形。妣葬于石坑善慧寺后下窝。
秀宝公 妣孙氏 无嗣
公字白珩。
秀金公 妣何氏 生子:善达
公字明玉。
道昌公 妣叶氏 生三子:子富、子康、子寿
公由河源迁紫金(永安县)排年约岭头造宅居住
道隆公
公迁广东番禺县南村立基,其裔质义、邬彬(号燕天)等人名扬粤外,人丁旺盛富贵绵长。
五 世 祖
仕兰公 妣张氏 生二子:安寿、大满
公居福建武平牛头窝,夫妇合葬于黎头咀上,狮形。
仕勇公
公居福建武平牛头窝,后裔失考。
仕宁公 妣张氏 生子:材善
公移居广东怀集。
谷政公 妣黄氏 生二子:孝臣、孝廉
公字德政 移居广东惠州府循州(今龙川)宁仁都鹤树下眠牛湖(广东龙川县鹤市镇据传,明朝末年,金鱼河、雅寄河汇合处,林木茂生,由于树高近河,常有鹤栖,故名鹤树下)。生于宋大宗三年戊寅3月初2日酉时,殁于宋嘉佑丁酉年3月17日酉时,葬于罗经水大人牯辛山乙向,乾隆戊子年重修。妣生于宋端拱元年7月,葬于公坟对面大路下石穴,天虹贯水形寅山。
谷诚公 妣陈氏 生六子:大七郎、右六郎、右七郎 右八郎、 赞七郎、右十郎
公移居广东兴宁十三都高坑约田螺塘,生于宋端拱二年8月16日子时,葬于高坑尾层石嶂上山蛇形里山。妣葬高坑社背金勾挽水形,逆局末山丑向,与公坟俱于乾隆丁卯年重修。其子孙飞龙伴腾魁振波居徐田节斯举(国学)步云(邑庠)居大岭 守旺守相存珍存球存举居黎头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