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郭氏三迁纪实

2013年07月16日 | 阅读:3694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周武王克商之次年,即公元前1045年,文王之弟虢仲受封于东虢,虢叔受封于西虢,这是郭氏的始祖(详见《始封祖考》)。

唐苗晋卿在《虢公神道碑》中写道:“昔王季之列乎周,虢叔之胤或谓郭。建国命氏,百代可知”。颜真卿在《郭公庙碑》中称:“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碑铭》曰:“郭之皇祖,肇胤虢土,逮于后昆,实守左辅,徙华阴兮”。宋代欧阳修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写得明确:“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武王(或作“庄王”,误。《古今姓氏书辩证》已经辩证,当从之改正,不可以讹传讹。)起陆浑之师伐周,责问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

以上贞石宝刻与国史所载,证实了以下几件事:

一、郭氏之源,在虢国故土,岐山之阳。虢镇、虢王乡、虢川河流域,即今陕西省凤翔县与宝鸡市东,包括左辅(京东)华州地区。东虢在今河南荥阳一带(东都畿内)。这些地方是虢氏发迹之根源,其他诸郡(县)郭氏是其支流。泾渭分明,不可本末倒置,混淆是非。

二、郭氏第一次大迁徙,是由于平王东迁。虢公自周初受封,世代相传,或为周王卿士,或为周之太师,皆内辅天子,外御戎狄。“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功不可没。但西周王朝,一仍夏商旧制:传子不传贤。因而君贤臣则明,君昏臣多暗。幽王无道,诸侯多叛;虢公翰不能激流勇退,依旧效忠幽王。太子宜臼出奔西申,招来戎狄入侵,幽王被杀。虢公翰立幽王爱子余臣(一作伯服)于携,申侯(宜臼母舅)与郑子(厉王少孙)立宜臼于申,二王并立。秦、晋大国护送宜臼入国,是为平王,杀携王。平王东迁洛邑,将西周宗庙与邠岐之田拱手赐与秦晋,又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虢氏族裔留居故国西土者称“小虢”,公元前687年为秦所灭;随平王东迁河南陕县及虢略者,称“南虢”,公元前655年为晋所灭;东虢则早于公元前767年为郑所灭。东虢亡国,其族裔逃离荥阳,聚居黄河北岸即今山西平陆县,称“北虢”,亦为晋所灭。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楚武王继位,国力强盛,便发起陆浑(今河南卢氏县)之师,向周平王问罪:为何灭虢?兵临洛阳城下,平王不得不寻求虢叔裔孙于民间,复封虢公序于太原之阳曲。郭序是郭氏始迁之祖,太原阳曲成为郭氏复苏后又一发祥地。

三、郭公序复封的确切地理位置是太原阳曲(古汾阳),不是有人所说的“夏阳”。笔者认为,太原是上古地名,《尚书·禹贡》“禹敷土,……即修太原,至于岳阳。”下有注“汾水出太原”。这说明夏禹治水,划分土地为九州时,已经修治太原之汾水,至于太岳之阳。《后汉书·西羌传》:“夷王衰弱(前869),荒服不朝,乃命虢公率六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这证明西周虢公尝出兵太原击退外敌入侵,早和太原结下了不解之缘。欧阳修说:郭公序复封于太原之“阳曲”,是指春秋时期的“汾阳”。《国语·晋语》:“公子夷吾(后为晋惠公)出见使者曰:中大夫里克与(助)我矣,吾命之以汾阳之田百万。”这证明春秋时的汾阳已经是当时的著名城邑,因为它在汾水之阳(北面),故名汾阳。汾阳又称阳曲,因为它不仅在汾河之北,而且在汾河曲折迂回处,故称阳曲(不应称“河曲”或“河阳”)。《诗·魏风·汾沮洳》:“波汾一曲,言采其藚(音续)”。汾曲也是指汾河之曲,但不是太原之阳曲。太原之阳曲,在今山西太原市北,静乐县东南。秦汉时阳曲,包括汾阳、狼孟和盂县三地,东汉时移治阳曲。

汉初靳疆,因助刘邦击项羽有功,被封为汾阳县侯。汾阳是太原阳曲之古县名,并非后世之汾阳县。欧阳修说“郭公序复封于阳曲”,是有充分的史料和事实依据的。南宋罗泌却另创“异说”。他在《路史·国名记》中说:“夏阳,序之封,今陕之平陆”。缺乏证据。笔者认为,夏阳有二,一在陕西韩城县南,一在山西平陆县。罗泌所谓“陕之平陆”,是指春秋时的“下阳”。《春秋·僖公二年》:“虞师、晋师灭下阳”。杜预注:“下阳,虢邑,在河东大阳县”。《公羊传》:“下阳”称“夏阳”。“夏阳者何?郭之邑也”。《谷梁传》:“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公羊传》、《谷梁传》及杜注皆曰:“夏阳(下阳),郭之邑”,“虢邑”,“非国也”。《四库全书提要》评论罗泌《路史》“殆不足信”。这样的大路史料,是不能作为修谱、修史的主要依据的。

四、华州郭氏迁自太原阳曲(古汾阳)。颜鲁公《郭公庙碑》写的明白:“其先……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意(或作广德、广智),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华阴县)人”。苗晋卿《郭公神道碑》说:“汉祖分邑,行赏封亭(郭亭封阿陵侯)。曾祖广意,光禄大夫,生孟儒,为冯翊之表也,鸡犬之声相闻。公先祖后徙宅于华山之下,今为华州郑县人也”。《铭》曰:“北州(太原)崇望,左辅(华州)源同”。欧阳修《宰相世系表》依据碑刻称说:“华阴郭氏,亦出自太原”。凡此,皆可证明:华州郭氏是从太原阳曲(古汾阳)迁出的。初迁冯翊,再迁华州。广意公是华州郭氏的二迁始祖。

广意公后裔郭令公,初封代国公,后进爵汾阳郡王。其父敬之公封祁国公,弟幼明封太原郡开国公。长子曜封太原县开国公,袭封代国公。三子晞封赵国公,袭封太原公。四子昢封清源县开国男,五子晤封乐平(昔阳)县开国男,六子曖封广阳(阳泉)县开国男、清源县侯、袭封代国公。七子曙封太原县开国男、袭封祁国公,八子映封寿阳县(太原市东)开国男。晞子钢袭封赵国公,曖子钊 袭封太原郡公。所有封地都在太原阳曲周围。更可证明:郭公序复封阳曲(古汾阳),太原为郭氏著望,信而可征。

五、徐州汾阳堂郭氏迁自华州,更确切地说是迁自长安亲仁里(坊)。按:《唐书》本传及《宰相世系表》所载,汾阳王新望华州,父敬之居长安常乐坊。汾阳王府在长安亲仁里。八子映,官右庶子,封寿阳县开国男。映之三子铨为武宁军(徐州)节度使,这是历史事实。 郭铨为武宁军节度使的确切时间,却有不同说法。这应当从他的世系、生年考起。查:汾阳王生于公元697年,夫人王氏生于公元705年,长子曜生于公元722年,八子映生于公元753年前。铨为映公之中子,其兄铣已见于广德二年(764)所立《郭公庙碑·碑阴记》:“朝请郎守太府少卿铣”。因而郭铨之生不会迟于大历十一年,即公元776年。乾隆《徐州府志》、道光《铜山县志》等考定铨公为武宁军节度使是在薛元赏之后,李廓之前。薛为武宁军是在开成中(838),李为武宁军是在大中初(847),因而铨公为武宁军节度使当在文宗后期,武宗初年,即开成末、会昌初(公元840842年)。其时铨公60余岁,为节度使尤有可能。

徐州方志的考定是正确的。但吴延燮《唐方镇年表》等却认定铨为武宁军节度使是在咸通十三年(872)。其时铨公已经94岁,这是很难理解的。吴先生肯定有误。其主要依据是《太平广记》转引《玉堂闲话》:“(陈鸿之子)陈琡,咸通中佐廉使郭常侍铨之幕于徐。”笔者认为,咸通中武宁军已更名为感化军。(见《通鉴》及《徐州志》)所谓“咸通中”为“武宁军节度使”是说不通的,用“感化军”代称“武宁军”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铨公为武宁军节度使的确切时间,应当依乾隆《徐州府志》的考定为是,即公元840年与842年之间。其时铨公堂兄郭鏦由金吾卫大将军检校工部尚书兼太子詹事、宫苑使,已经于长庆二年(822)去世,卒赠尚书左仆射;郭钊由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入为太常卿,已于大和四年(830)去世,卒赠司徒。铨公小于郭钊、郭鏦五六岁,其时依然健在,且为文宗或武宗时的节度使,是可能的。因为其堂姐太皇太后郭氏尚在,文宗、武宗对其老祖母崇礼有加,推恩及于铨公,亦有可能。不久,“宣宗继统,即后之诸子也,恩礼愈异于前朝”。宣宗对太皇太后已经有所不敬。太皇太后“终以不得志于宣宗而死”。(《唐书·郭皇后传》)及洪迈《容斋随笔》)年近百岁的铨公,怎么可能在懿宗咸通中为宁军节度使?徐州吴廷燮《唐方镇年表》等,把年号搞错了。

郭铨为何家于徐州,不回长安?为的是长安不安。开成、会昌年间,宦官群小专权,祸乱四起;文宗、武宗有患不能除,有将不能用,朝政日非。铨公不得不择地而处,家于徐州。(其时郭锋南迁吉州,郭铗东迁大梁,郭氏族裔已陆续南迁)铨公五传至全义公,遂为徐州(府)彭城(县)人。郭令公是徐州汾阳堂郭氏的始祖,铨公是徐州彭城郭氏的三迁祖,其族裔繁衍昌盛,至今已有四十余世。他们为捍卫徐州、建设徐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其他郭氏陆续迁入、外迁者,有待深考。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