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散四百年,一本家谱促团圆
王国振(左)与六祖王俊后人王济秋合影
王国振(左四)和族弟王国元(右一)与老家亲人在始祖王忠墓前合影留念
王忠墓
本报王姓编辑在阅读王国振赠送给本报的新版《王氏家谱》
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山东福山王家兄弟六人背井离乡,漂泊到大连金州周边落脚,开荒种田,建设家园。400多年后的今天,王家后代在东北地区繁衍十六代人,王家人后代王国振老人重新整理家谱,录入有名有姓可以考证的王氏六兄弟后代5000余人,据推算,在大连,六兄弟的后人将达6万人之多。今年3月25日,本刊《家史故事》报道了题为《王国振老人揭开大连金州老王家发展史——山东六兄弟繁衍六万人》。此事随着本报传遍了北京、广西、深圳等全国各地,无数的王家人打电话来寻根问祖,从王国振的家谱中寻找自己祖先的遗迹。报道发出20多天后,经审定可以纳入家谱的王家人增至10000多人,现已成册。
日前,王国振老人专程来到本报,向记者讲述了本报报道后发生的故事:大连王家人已经与山东王家人接通了血脉,找到了更远的祖先。
10月10日,山东大连两地王家人将举行400多年来的首次聚会,地点在石河钓鱼台村。
老六的后人找到了
本报的报道内容为王国振老人的讲述内容,王国振今年74岁,退休前是大连市中山区少年宫副主任,从事音乐教育。“退休后,我本来想写部历史小说,就做了大量的采访,后来才开始转到家谱的编制上。”王国振的伯父王立善曾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金州石河的书记,上世纪三十年代,王立善走遍金州石河地区,跑遍了王家祖坟,并以一块族人王士多的石碑为蓝本,编制了一本《王氏家谱》,这本家谱成为记载金州王氏家族最全的读本,被保存在金州博物馆。
王立善老人晚年时,将编制家谱的事对侄子王国振做了交代,希望王家后人能续写家谱。
这本王氏家谱的年代起点是400多年前,山东王家六兄弟背井离乡到金州开始的,记载的是兄弟六人中的老大王芳的后代情况。王国振修家谱的事情经本报报道后,王氏六兄弟中的另外四个兄弟的后人也陆续找到了。“他们从大石桥、营口、瓦房店、黑龙江等地拿来家谱对照,可以看出,当年的六兄弟在东北很多地区驻足过,后来也分散了,只有老大王芳在金州石河一带扎了根,老四王仲在复州城一带落脚。但是,在汇集的这些信息中,仍有老六王俊的后人没有任何消息,当时,我们分析,可能老六当时年龄小,没有成家就离世了,所以没有后人。”王国振说,正当本报的报道过去了几个月时间,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了一个来自内蒙古一所大学的王济秋教授的电话,要求对一下家谱。“这个人就是老六王俊的后代。”王国振说,王济秋是从网上看到了大连晚报的报道后,辗转找到了王国振,倍感欣慰。
找到了山东的老祖宗
王姓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到底是不是一个老祖宗,是不是400多年前的六兄弟的后代,没有人去考证。本报的报道引起了天下王家人的关注。不仅金州王家人感兴趣,大连、普兰店、瓦房店、大石桥、哈尔滨……东北王姓聚居的地方很多,他们都纷纷参与到认祖归宗的话题中来。
六兄弟当年是从山东老家闯关东到达东北的,这也引起了山东老家的关注。“6月份,我与老家取得了联系,他们看到报道后也很感兴趣,帮助查找我们这支人与山东王家人的关系。”王国振在回山东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古县镇河北村的船上,夜不能寐,想想400多年前,自己的祖先背井离乡,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波折,才落脚到今天的辽南地区,想想很快就能回到祖先出生的土地,见到祖先旁支的后人,他的心里一紧一紧的,跨越了4个多世纪,这是多么神奇的故事,王国振有兴奋,也有感慨。
“我们去了河北村,之所以认定老家在河北村,是据金州祖先王士多留下的碑文记载。老家人十分热情,主修家谱的老人亲自到码头迎接。”那种看起来平平常常,似乎是陌生人的见面,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着非凡的意义。这是4个多世纪后,山东大连两地王家后人的第一次相认。
“山东是孔孟之乡,他们对家谱与家族的重视程度超出想象。”王国振说,在河北村,有专门的家谱委员会,由家族中年长的、有知识的人担任主任。王国振的家谱与河北村的家谱很快找到了契合点,“有共同的家族搬迁的历史,有共同的关于祖先的传说。”很多个共同让山东大连两地王家人认定他们是同祖同宗。王国振家谱中的王家人也是山东老家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的家族中的失散的一支。老家的家谱记载,这支王姓人有据可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距今有700多年,元朝时王姓人从江宁(今南京)南迁至云南,明朝时迁至山东。失散的这一支人在明朝末年闯关东来到东北。至此,王国振的家谱中王姓族人由19代向前推到了24代。
请求给“王三”一个辈分
据王国振老人讲述,大连的王氏家谱的先祖叫王孝吾,400多年前,其六子离家北上闯关东,足迹遍布东北,其中五个兄弟在大连落了脚。王国振就是王芳的第13代孙。
“而老家的族谱里没有王芳这个名字,也没有王孝吾的名字。”河北村的王氏族谱中,有一个叫王三的人,后人不明。“老家的族谱中,先祖的名字叫王忠,王忠有一个儿子叫王云,王云有四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叫王信,其子王泳,王泳有三子,王志伊、王志孝、王三。”王国振说,据多方考证分析,王三就是他的先祖王孝吾的父亲。王三不是这个人的真名字,只是后人无从考证王泳的三儿子的真实姓名,就用他的排行取名王三。按照山东老家的传统,很可能是王孝吾英年早逝,王三便无直系后人上坟,经年以后,就没有后人知道王三的真实姓名了。王国振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在山东,如果不是父母不在,不会有6个儿子背井离乡的,山东自古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
王国振老人十分感谢《大连晚报》的报道,联系起了山东与大连两地王家人的互认。“我的先祖找到了,他叫王三。但是这不是他的真实姓名,可这个姓名又一直存在于老家的族谱中,这一族谱最早编成于1846年,从那一年开始,先祖就以王三的名字流传下来。”族谱里的王三永远也不会知道,400多年后的今天,有他的后人找回了家,王国振请求老家的族谱编制委员会给老祖宗一个辈分,“既然老祖宗那一辈人范‘志’字,就给王三的名字中间加上这个字,叫‘王志三’吧。”王国振的请求得到了族谱委员会的认同。
至此,王国振主持编写的《王氏家谱》第三版有了实质性的飞跃,老家找到了,老祖宗找到了,400多年前闯关东的兄弟六人的后人也都找到了,王国振由衷地兴奋。
本报的报道得到了中国这个最大姓氏之一的王姓人的关注,他们纷纷打电话给报社、打电话给王国振,就为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是从哪里来的。
10月10日,来自北京、山东、黑龙江、吉林、广西等地的王姓族人将在金州石河(如今划到了普湾新区管辖)钓鱼台村举行盛大的族人聚会,由当地知名企业家、王家后代王政良负责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