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家堂 舒氏祠
舒家堂(现舒堂村)舒氏宗祠位于河南省光山县西北约二十余公里,距孙铁铺镇北部偏东三公里。舒姓族人有一千余口。舒姓在明清时期为当地望族,曾经显赫一时。据大清嘉庆戊寅年(公元1818年)碑文记载:“肇自天启(公元1621年)而先人目击兴怀建造祠堂以为宗庙”。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重修舒家堂东岳拜殿碑文记载:“我舒家堂之东岳拜殿自元明期间未知几经修理矣第自乾隆拾年再修”。存碑刻有“元明清历代庙基神像祠堂田地俱系舒性合族田主地形全图”。六、七百年前,舒姓卜居处,在朝南座北两冲交汇处原建的香火堂基址上而扩建祠堂以为宗庙。祠堂前两冲交汇于一口大塘并为一冲直于谈河沟水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明至清又一百余载,几经风雨飘摇,大清乾隆拾年(公元1745年)在昔日宗祠之基上又壮其栋宇重修舒家堂东岳拜殿,乾隆拾年岁次已丑十月初一日时任光山县主徐伉亲至设奠并书碑记:大清国河南省直隶光州光山县临仙乡第二都护都村……碑文内容仍清晰如初,碑文的另一面正中刻有“*进士奉*大夫浙江签事显考*公*”等楷书字样,两旁字迹已模糊难辨。大清乾隆末年至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为子孙后代记系不乱,乘时修谱:
自从为学志方成
怀德存仁守正行
惟望同宗齐笃本
传之久远取佳名
派行至今不乱刻谱于石,以垂永久。其时舒氏族众量力捐资,齐修舒氏宗祠共四层,前低后高,三进院落,门楼两所,东门楼上刻有“舒家堂”石匾一块(现仍存),西门楼上刻有“舒氏宗祠”石匾(现遗失)。祠堂占地面积约2.5亩。院内后有观音阁、中殿关爷、前殿东岳诸像,娘娘殿、药王殿等也居其中。金像容光,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形神兼备,构思奇妙,栩栩如生,朴实自然,错落有致。西南半里处配有庄房一所,塘七口,田地一十八石作为庙产,官府备字。后又数度修建。大清嘉庆戊寅年(公元1818年)维修现正殿脊檩上书有“皇清嘉庆二十二年岁次丁丑月建于未乙亥振昇 舒姓公共重修祠堂喜时”,左右两间屋脊檩上理事及修建祠堂名录。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时任光山县丞陈恩绶、贡生傅命三、举人胡万年、邹国光等二千余外姓名士又捐资扩修舒家堂,国学舒景行又邀约亲族敬塑药王金像,舒家堂、舒氏祠又到鼎盛之时。历年清明节族众及周边外姓人士齐聚舒家堂拜祭,吃住在此,举办庙会,唱大戏,玩杂耍,商品交易,历时半月,风光无限。
又经风雨,连年战火,政体变迁,又过近二百年,舒家堂、舒氏祠仅存原貌之一二,现有围墙、大殿保存完好。大殿五间三明两暗,全长16.80米,宽8.60米,为砖木建筑结构,砖墙维护黑瓦青砖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多以人物、动物、花卉构成吉祥图案,二十四孝图,富贵寿考,四季平安,天官赐福,三星高招,麒麟送子,龙飞凤舞。十字格,金钱格,如意格等,朱红油漆,雕刻精美,由于历史的原因虽经凿损,但仍清晰可辨。屋顶花砖尖瓦挑脊,木雕石墩站柱子,三明间上方,仍保存有“百顺一堂”、“承先启后”、“本立道生”三块大木匾。架梁为三架,全部用方圆木连接拼装,以檩条、木榫等为主要构件木 卯实,用下方上圆石墩,托圆木立柱承梁,以梁承檩,以檩承顶,勾心斗角,布局巧妙,错落有致,构成坚固而富有弹性的框架结构,若墙倒则屋不倒,消化抗震性强,这也是大殿得以完好保存的一个重要原因。
舒家堂、舒氏宗祠,整个建筑特别讲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就地势而高下,错落有致,建于两冲交汇于一口大塘又并为一冲直入谈河沟水库,其独具一格的地势在当地并不多见,构成一种奇特之美。祠堂内外古木参天(1958年被毁),祠内空气洁净,曲径通幽,有利于养情怡性,给人以超然世外之感。
今逢盛世,舒氏族人贤人辈出。为保护历史古迹,为使舒家堂、舒氏宗祠香火重燃,豫鄂舒氏几支合(续)谱成,又三修舒家堂、舒氏宗祠。亲族众纷纷捐资、捐物、捐力,能工巧匠修葺,恭立祖宗之牌位,以表子孙之诚。尽力搜集散落在外之碑刻,以觅史迹。重书各殿记文、楹联、匾额,植松竹桑榴,渐次恢复旧时之容貌,延绵万世。
舒家堂、舒氏宗祠在民国二十三年(公元一九三四年),居住在舒堂村胡庄组的时任河南鹿邑县审判谈信族回乡请光山仙居乡名望之士何有余为师,在舒家堂办私塾,有包括舒姓十余名学生。翌年私塾又迁至舒围孜,先生为徐贤庭。第三年由族人明方(号启东,曾就学于光山官学)为书塾先生。民国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三七年)将私塾迁入舒氏宗祠为学堂,已在当地形成一定规模。学堂(祠堂西门楼)大门两边书“开通风俗,培养人才”八个大字。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冯梯安为书塾先生(冯在民国二十二年人孙铁铺国民小学堂首任校长),到了民国三十年(公元一九四一年),又请孙铁铺乡贤达金华堂及族人启东为师。直到一九九九年才将学校从祠堂迁出。这也是舒家堂、舒氏宗祠保存至今的一个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