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姓郡望
上谷郡:战国时期,赵国公子嘉自立为代王,驻军上谷。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国灭赵国后置上谷郡,治所沮阳(今河北怀来),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西北部一带地区。
益都郡:古益都,亦称荣国、乐安郡(国),即今山东省的寿光县。益都历史悠久,境内考古上已发现了北辛、大汶口、龙山等古文化遗迹一百五十多处。史传汉字鼻祖仓颉就是在益都始创了象形文字。世界第一部农学专著《齐民要术》也是在益都成章。夏王朝时期,益都属斟灌国。商王朝时期,益都之境是逄伯陵的封域。西周时期隶属纪国。春秋战国时期则归属齐国。秦朝时期,秦始皇废封建,置郡县,改益都之地为剧县、益县,隶属于齐郡。西汉时期的汉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改置为寿光县,隶属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辖,自此史书中始见寿光县之名。西汉初置寿光时期,县治在今寿光县城东北洛城镇牟城村,王莽新朝时期曾改名为“翼平亭”。东汉时期,寿光县隶属于青州乐安国。三国曹魏时期,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郡。西晋时期,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国。南北朝时期没有寿光县名,在今县境内有隶属青州北海郡的剧县、隶属青州齐郡的益都县、隶属青州乐安郡的博昌县以及南朝宋侨立的隶属冀州河间郡的南皮县、乐城县。隋朝时期的隋文帝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在南朝宋博昌故城复置寿光县,隶属青州北海郡;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再于寿光县南置闾邱县;到了隋大业初年(丙寅,公元606年)撤闾邱县并入寿光。此后,寿光县境域基本趋向固定。以后的唐、宋、元、明、清各朝,寿光县治均在今县城。唐朝时期,寿光县隶属河南道青州北海郡。宋朝时期隶属京东路青州北海郡,金国时期隶属山东东路益都府。元朝时期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朝时期隶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清朝时期隶属山东青州府。民国前期,寿光县先属山东省胶东道;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改属山东省淄青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以后,直属山东省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寿光县有三个县级政权,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隶属山东省清河区清东专员公署,县府在今台头镇一带;另一个是民国政府张景月部的县政府,隶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县府在北洛镇尚家庄;还有一个是日寇扶植汪伪建立的一个傀儡县政权,驻寿光县城,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青州道尹公署;在此期间,今寿光境还划出益、寿、临、广四边县地、寿潍县地和昌潍县地。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初期,今寿光县境分为寿光县、寿南县,还兼有今益寿县的一部分。1953年8月,寿南县并入寿光县,县级机关移至今县城,隶属山东省昌潍专区。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称潍坊市,寿光县均隶属之。1993年寿光县撤县设市。
任城郡:任城历史悠久,据传是古代东夷族部落的住地,为最早风姓古国之一。远在三皇五帝时,系唐虞氏故国,有仍氏繁衍生息之地。夏商为仍国,周为任国、邿国。秦统一中国后,置任城县,亢父县,西汉为任城、亢父、属东平国。东汉章帝分东平国置任城国。三国魏置任城郡。西晋复任城国。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戊戌,公元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北齐天保七年废亢父县。隋、唐、五代任城县建置名称不变,但隶属有别。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壬子,公元952年),置济州于巨野,任城属之。金海陵王天德二年(庚午,公元1150年)济州移至任城。元朝时期,济州治所数易巨野,任城。济宁的名称始于元朝至元十六年(己卯,公元1279年),以后虽州、府、县时有变更,而济宁之称,自此沿用不替。明初为济宁府,后改为济宁州,废任城县。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升济宁为直隶州,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废,清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公元1776年)复为直隶州。辛亥革命(辛亥,公元1911年)之后,废除封建帝制,在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州置济宁县。在此期间,济宁除设县外,先后分别设道、专员公署等省府派出机构,县隶属之。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3月设伪济宁县公署。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1月,济宁第一次解放,将城区划出设立济宁市。8月,将济宁县北部四个区划出,新建济北县。1949年9月,济宁县并嘉祥县。1951年2月,济北县改称济宁县。1958年11月,济宁县并入济宁市。1965年5月,恢复济宁县。1983年10月,济宁县改称济宁市郊区。1994年1月18日,济宁市郊区更名为济宁市任城区。
乐安郡:东汉朝永元十年(戊戌,公元98年)改千乘郡置国,治所在临济(今山东青高苑镇),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博兴市高青县、桓台县、广饶县、寿光县等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改为郡,治所移至高苑(今山东博兴)。南北朝时期移治到千乘(今山东广饶)隋朝初期废郡改东安县(今浙江富春)。
永昌郡:商王朝时期,称为“百淮”即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先民的族群已向商王献珠宝、短狗等特产。周武王十三年春,睽参与伐封,会于孟津。秦、西汉今临沧地区地属哀牢国地,出现永康岩画。《山海经》中首次记述耿马县孟定为“寿麻”地。汉武帝元封二年(辛未,公元前110年)滇置益州郡,辖二十四县,云县属益州郡辖。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己巳,公元69年)哀牢王柳藐请求归附汉王朝。汉王朝以哀牢王辖地设哀牢(今腾冲、龙陵和德宏州、临沧地区)、博南(今永平)二县,割益州西部六县为澜沧郡,后改为永昌郡,治不韦(保山)。蜀汉建兴三年(乙巳,公元225年)镇康县在永寿境,属永昌郡辖。出现锹形铸犁及牛耕,同年诸葛亮“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南征,“师至白崖”追击孟获,“获因南走庆甸(今凤庆县)’。三国蜀汉时期,永昌郡增设雍乡、永寿县,此两县域均在今临沧地区境。西晋元康九年(己未,公元299年)永昌郡治南移永寿(今耿马)县,历时四十三年到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唐高宗麟德元年(甲子,公元664年),大唐王朝设剑南道姚州都督府(今姚安县境),云县、凤庆属其辖地。南诏时期以十败为一区域,加七节度、二都督共十个区域,凤庆地属永昌节度管辖的唐封川一带。南诏时期(公元748~895年)在永康设拓南城,归永昌节度。大理国前期凤庆地仍属永昌节度,为蒲蛮孟柞地。大理国后期凤庆称庆甸,隶属永昌府,将南诏时期的拓南城改为镇康城。北宋绍圣三年(丙子,公元1096年)镇康分属金齿镇的镇康城和永昌府的庆甸。元朝宪宗四年(甲寅,公元1254年)元兵克昆明,遂定云南诸郡,蛮部三十六路、四十八甸皆设土官,归大理金齿都元帅统辖。元至元八年(辛未,公元1271年)分金齿白夷为东西两路安抚使,镇康置东路安抚使。元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赛典赤改东路安抚司为镇康路安抚使。元至元十五年(戊寅,公元1278年)镇康路安抚司改为宣抚司,立镇康路军民总管府。元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公元1284年)元将罕的斤破金齿。元至元二十四年(丁亥,公元1287年)金齿孟定甸官俺嫂、孟缠甸阿受、夫鲁寨木拜率民两万五千人降。元至元二十六年(己丑,公元1289年)立孟定路。元至元三十一年(甲午,公元1294年)置孟定路军民总管府,以金齿归附官阿鲁为孟定路总管,佩虎符。元至元二十三年(丙戌,公元1286年)撤镇康安抚司并入大理等处宣抚司。元大德、至大年间(公元1298~1311年)梁王派苏庆任镇康军民总管府同知。元泰定二年(乙丑,公元1325年)顺宁(凤庆)部落首领孟氏,请求内附。木邦兵侵入镇康县境,土司泥囊率众抵抗七个月,土官泥囊叛变,奉诏后出降。元泰定三年(丙寅,公元1326年)三月,孟定路东南置谋粘路。元泰定四年(丁卯,公元1327)农历11月,置顺宁土府,以孟氏为土知府,左氏为土同知,属大理路,并赐姓氏。元文宗天历元年(戊辰,公元1328年)设顺宁府宝通州、庆甸县及大侯长官司。元至正八年(戊子,公元1348)孟定隶属麓川,思伦法派召鲁汉媛治理孟定,勐卯傣族成批迁入定居。明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春,耿马土司罕氏祖先罕刷、罕谢率臣民百姓,离开勐卯,经木邦、阿佤山抵勐角建立村寨。明洪武三十年(丁丑,公元1397年)土酋头目率百姓迁徙,经勐省、来相、安雅、戛结,备白马引路,到耿马定居,建立耿马城。明洪武十五年(壬戌,公元1382年)设立镇康府,隶属云南布政司,颖川侯傅友德、平西侯沐英征云南、平大理,调整郡县,复置顺宁府,后降为州。明洪武十七年(甲子,公元1384年)农历1月升为府,领云州。孟定置御夷府,镇康府降为州,旋即裁撤,划归湾甸御夷州。明洪武十八~二十三年(公元1385~1390年)平缅宣慰使思伦发占据景东,平西侯沐英讨伐,波及勐缅。洪武二十四年(辛未,公元1391年)置大侯长官司。明建文四年(壬午,公元1402年)立刀浑为孟定知府。明永乐七年(己丑,公元1409年)重置镇康御夷州,直隶云南布政司,湾甸同知曩光出任知州,开征课赋。明宣德四年(己酉,公元1429年)升大侯长官司为大侯州,以土官刀奉汉为知州。明宣德五年(庚戌,公元1430年)农历6月,以景东的勐缅、勐托地,设勐缅长官司。明宣德六年(辛亥,公元1431年)大侯土州入侵勐缅地。明成化八年(壬辰,公元1472年)勐谷(景东)土司联合耿马土司罕真发兵,征服勐允养、勐景庄,建立勐勐土官,属耿马土司辖地。明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公元1486年)勐缅傣族派蛮、派闷兄弟与拉祜族布倒幕迎大侯土州第三子俸开基为长官司,勐缅世袭土司政权由此开始。明万历十三年(乙酉,公元1585年)耿马置安抚司,授罕闷坎为安抚使。明万历十五年(丁亥,公元1587年)设孟定土知府。明万历二十五年(丁酉,公元1597年)勐缅长官司改为勐缅土巡检。明万历二十六年(戊戌,公元1598年)顺宁土府改土归流,仍设顺宁府,隶属金腾道。改大侯州为云州,设流官。明崇祯十二年(己卯,公元1639年)农历8月6~14日,旅行家徐霞客游至顺宁、云州并记下游记。清顺治十五年(戊戌,公元1658年)大西军将领李定国与佤族、傣族剽牛饮血为盟,班老出土地,孟定供粮,李军出人力,共同开发班老银矿。清顺治十六年(己亥,公元1659年)缅甸兵犯耿马,扶孤护理的西袜里印太(正宫王后)女扮男装,率土练迎战,将胜之际,急风掀起战袍,露出脚环(妇女用藤蔑匝脚的装饰)缅兵见指挥官原是女子,士气大振,打败耿马土练,接着缅兵入耿马,西袜里自刎于蛮烈。同年农历4月清军平滇,镇康土知州刀闷达率众投降,仍授世职。农历11月南明永历帝出走缅甸,李定国追赶不上,由孟定过耿马到勐缅,调各地土司兵拒清军。清乾隆十二年(丁卯,公元1747年)勐缅改土归流,始称缅宁。勐缅长官司改为缅宁抚彝厅。清乾隆十四年(己巳,公元1749年)移顺宁右甸通判于缅宁厅,属迤西道。清乾隆十八年(癸酉,公元1753年)农历4月,勐勐土巡检改隶缅宁厅。清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公元1757年)清朝廷颁礼部铸造的一万二千十九号的“孟定府印”。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公元1764年)开云南顺宁府鼓铸局,勐勐土司改隶顺宁府,耿马宣抚司改隶顺宁府。清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公元1770年)顺宁府隶属迤西道,下置顺宁县。清嘉庆十八年(癸酉,公元1813年)勐勐倮黑山改属缅宁。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知府改称府长。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2月,因永康县名与浙江永康雷同,遂改永康为镇康,行政长官由州长改称知事,7月19日改云州为云县,9月缅宁隶属滇南观察使,缅宁厅改县;设四排山县佐公署于那赛营盘;镇边直隶厅改县,设上改心县佐公署于忙糯,撤销顺宁府。顺、云、缅分别改为县,行政机关称“县公署”,顺宁县先隶迤南道,后属迤西道。1949年3月17日双江县全境解放,19日成立双江县临时军政委员会。1950年1月中旬省委决定撤销第九区督察专员公署,双江县划归保山专区。10月思普地委、行署任命田兴武为普洱专区第三副专员,胡忠华为第五副专员。11月19日中共双江县工委成立(1953年4月改称中共双江县委)。11月23日双江、耿马、无望宣告解放。1951年1月8日~3月初,原保山县第六区所属忙蚌等十六个自然村划归镇康县。7月原耿马所属河外东、西两区划归镇康县辖,孟定划归耿马。1952年1月1~8日撤销耿马县各民族行政委员会,成立耿马县各族人民联合政府委员会,8月21日成立中共沧源县委员会。1953年1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缅宁边防区,4月撤销中共双江县工作委员会,设立中共双江县委员会,7月6日大雪山特区成立,耿马县勐永区香竹林、光木林、邦控等三个乡划归大雪山特区。1955年1月4日成立中共临沧地委宗教工作委员会,至次年5月,双江县两个佤族乡、沧源县五十三个乡、耿马县九个佤族、傈僳族、拉祜族聚居乡先后实行“直接过渡”政策,不再进行土地改革,由封建领主制直接迈进社会主义制度,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成立耿马傣族佧佤族自治县,10月15日耿马县选举产生自治县人民委员会,10月16日宣布和庆祝自治县成立,10月20日缅甸军队进驻“1941年线”黄果园中国人民解放军控制区一侧,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缅方提出抗议,这一事件被称作“黄果园事件”。1957年春中央人民政府禁止英国货币“小洋”流通,双江县列为民族贸易地区(三照顾县)银行对国营商业贷款利率实行优惠。1958年8月1日临沧地委、军分区组织地方有关人员和部队,对临沧专区北起怒江与地界沟汇合处、南止南帕河与南汀河汇合处全长一百四十公里的中缅己定界段进行了清查,依照“垒石清单”和“垒石图”及其它界务资料,基本查清界线走向、国界标志的历史与现状。1959年12月29日临沧、双江两县合并,成立临双县,12月31日地委批准撤销中共大雪山区工作委员会及生产治安委员会,成立花山和南屏人民公社,划归镇康县辖,临双县分设为临沧、双江两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