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坚白:用笔战斗的革命烈士

2013年09月04日 | 阅读:1398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瞿坚白,瞿秋白之幼弟。1935年6月,得知大哥秋白被敌杀害的消息,克制内心痛苦,立愿继承遗志,参加革命。1944年,在武安百草坪地区反日军“扫荡”中牺牲,被葬于太行山。然而,直到1949年,家人才获悉他的死讯。解放后,瞿坚白的遗骨迁入苍松翠柏挺立的烈士陵园内,以供缅怀。 

 
  家庭清贫 幼年丧母 
 
  瞿坚白,江苏省常州人,学名铨,化名谷生,在家里排行老六,也是最受全家人疼爱的小儿子,用常州的话说是“末郎头”。瞿父瞿稚彬与瞿母金璇共生五男二女,其中二子一女夭折。瞿坚白生于1914年初,此时瞿家的境况已十分困顿,多靠亲戚们的帮助和借债度日。 
 
  1916年正月初六的凌晨,正当多数人家还沉浸在春节的香梦时,从瞿家却传来了父亲悲怆而急促的呼喊声。哥哥姐姐们赶到父母的房间时,母亲已经脸似白霜,生命垂危了。她是用了半瓶虎骨酒吞服了剥好的火柴头丸自尽的。床头,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借据、欠账、当票,她平时爱读的书籍和手迹。还有前一夜为小儿子精心赶制的一顶狗头帽,上面缝钉了福、禄、寿、喜4个银铸的字。这一年,瞿坚白只有一岁多,他瞪着惊恐的眼睛送走了被穷苦逼死的可怜的母亲。 
 
  瞿母死后,瞿父借了100多元买了一口棺材,又因无钱安葬,暂时寄存在当地瞿氏宗祠里。十几年后,棺材被搬到常州城东郊乱坟堆中草草地掩埋了。直到1962年,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从《瞿秋白文集》稿费中拿出300元作为经费,在常州市人民政府的主持下,才将瞿母遗骨迁到常州西郊公墓,墓碑上刻着“瞿秋白烈士母亲金夫人之墓”。 
 
  在母亲去世的这一年清明节,瞿秋白含悲写下了一首七绝《哭母》:亲到贫时不算亲/蓝衫添得泪痕新/饥寒此日无人管/落上灵前爱子身。 
 
  不久,瞿父便带着年幼的瞿坚白到山东济南,投奔在那里做官的亲戚,当了一名小职员。这样的家庭悲剧,对瞿家兄弟心灵上的创伤是永远也抹不去的。 
 
  瞿坚白从9岁起与姐姐瞿轶群、三哥瞿景白一起,寄居在杭州四伯父家。15岁从杭州志城小学毕业后,再也无力升学,就随着景白哥哥的同学,先后到浙江省淳安、嘉善、镇海等地的县教育局当雇员。瞿坚白受父亲和大哥的影响,从小喜爱京剧和写文章,经常给报馆寄出一些短小的剧评发表。那时瞿秋白已是中共著名的领导人,受到国民党的通缉。为了防止暴露与大哥的关系,瞿坚白在教育局工作时用的名字是瞿谷生,写文章也署化名。他对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强烈不满,虽然年纪很轻,却充满正义感,在镇海县教育局任事务员时,当局强令公务员集体加入国民党,他坚决不肯,宁肯丢这个来之不易的饭碗,也不随波逐流。 
 
  亲人影响 投奔革命 
 
  瞿家一共出了三位革命烈士:瞿秋白、瞿景白、瞿坚白。在四兄弟中,老三瞿景白是牺牲最早的。瞿景白年长瞿坚白7岁,为人正直,性情刚强。 
 
  1923年6月,瞿秋白到杭州参加浙江省党团会议,传达中共“三大”会议精神。期间到四伯父家探望,与阔别7年的弟弟妹妹轶群、景白、坚白团聚。“见到了亲人,我是多么高兴啊!”瞿轶群回忆说,“那些天的晚上,(大哥)总睡得很晚,忙着什么工作。清早我去给他打扫房间,满地烟蒂,看样子一晚上吸了一包多烟。”与哥哥瞿秋白的朝夕相处,对景白、坚白以后走上革命道路产生了很大影响。 
 
  1930年初,在中山大学一次苏共会议上,瞿景白对王明等人肆意污蔑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极为愤慨,当场把苏共预备党员的党证退给苏共区党委。当天,瞿景白就神秘失踪了。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县被俘,并于1935年6月18日8时英勇就义,年仅36岁。 
 
  这年6月的一天,瞿坚白仍然像往常一样上班,来到镇海县教育局办公室,刚一坐定,就听到同事们的议论着:“看到报纸了吗,又抓住了一个共产党的大头目。”“哎,他叫什么名字?噢,瞿秋白!”瞿坚白急忙抓起桌上的国民党《中央日报》,只见上面的大标题赫然写着哥哥瞿秋白牺牲的消息。这时,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极度的悲哀,不顾一切地夺门而出,跑回住所,失声痛哭起来。从下午到夜晚,他一直沉默不语,此时他的心中,已决定投奔革命。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浙江省政府在丽水县创办政治工作训练团,培训战时地方行政干部,瞿坚白辞去公职前往报到,后又辗转到了上海、武汉。1938年5月瞿坚白到达延安,先在陕北公学第3期第25队学习,8月毕业后,转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瞿坚白在给姐姐瞿轶群的信中说:将调往别处,难以确定地址,不要再寄信去。自此便与亲友断绝了音信。 
 
  杳无音信 亲人焦急 
 
  地域的遥远和战火的隔绝,使瞿坚白在前线牺牲的消息一直不为家人所知,在姐姐瞿轶群的脑海里,一直期盼的,是与她最疼爱的弟弟瞿坚白相聚的日子。 
 
  1949年8月,解放军占领了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后,瞿轶群在杭州突然接到第二野战军政治部民运部的一封信,信中说:“我们很抱歉,由于交通不便和敌人的长期封锁,直到今天才通知你们关于坚白同志的不幸消息。坚白同志原在太行山地委调查研究室工作,工作一贯积极负责,艰苦奋斗,为其他同志的榜样,为负责同志所表扬。但不幸在1944年日寇大‘扫荡’时,英勇牺牲于武安百草坪。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对于革命丧失了这样坚强的战士,对我们失掉了这样可敬佩的战友。这是一件极悲痛的事,但是他为解放人民的伟大革命而牺牲,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和今天我们还活着的人的幸福而牺牲,这是伟大的,也是光荣的。今天他若知道他多年努力争取的全国人民的彻底解放即将实现,他出生的故乡早已解放,他一定会含笑于九泉的。”
 
  直到这时,瞿轶群才知道小弟瞿坚白早在5年前已经牺牲了。以后,她在回忆中多次提到小弟,怜爱之情溢于言表。但更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大哥瞿秋白在狱中所写的文章《多余的话》,在文革中成为将瞿秋白定为“叛徒”的证据,受到公开批判,他在北京八宝革命烈士公墓的墓地、父亲在山东省济南市南郊的墓地、母亲金旋在常州的墓地都被砸毁。1979年4月18日,瞿轶群给时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的陈云同志写了一封信,希望恢复瞿秋白的名誉。 
 
  陈云同志接到瞿轶群的来信后十分重视,推动中央纪委成立了瞿秋白的专案复查组。经过9个月的调查核实,以充分翔实的材料写出了《关于瞿秋白同志被捕问题的复查报告》,证明瞿秋白是清白的,不愧为优秀的共产党员。 
 
  1980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瞿秋白同志被捕问题的复查报告》,为瞿秋白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1982年9月,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纪委在工作报告中说:“对所谓瞿秋白同志在1935年被国民党逮捕后‘自首叛变’的问题,重新作了调查。瞿秋白同志是我们党早期的著名的领导人之一,党内外都很关心他的问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经过对他的被捕前后的事实调查,证明瞿秋白同志在被捕后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因而遭受敌人杀害。” 
 
  1985年6月1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瞿秋白就义50周年纪念会,杨尚昆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对瞿秋白做了科学、公正、完整的评价: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非常可惜的是,瞿坚白的姐姐瞿轶群在1981年10月23日在杭州去世,她没有来得及看到这一切。如果地下有知,当会含笑于九泉吧。其实,在瞿轶群的心里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就是亲自到武安,到她最疼爱的小弟瞿坚白的墓前,为他烧上一炷香,说上这样一句话:“小弟,姐姐来看你了!”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