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定均与张力雄的生死之交

2013年09月19日 | 阅读:724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皮定均(1914-1976年),安徽省金寨人,开国中将,曾任解放军第二十四军军长、兰州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是我军著名的英雄虎将。

 
  张力雄(1913-),福建省上杭人,开国少将,曾任解放军第十三军政委、云南省军区政委、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州军区顾问,是我军屈指可数的至今尚健在的百岁老红军。
 
  1943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黎明前的黑暗。日军在先后“扫荡”豫北和豫西的同时,施展“以华制华”的伎俩,将国民党孙殿英、庞炳勋两个军收编为伪第五方面军和第六方面军,向抗日根据地发动疯狂进攻。八路军太行军区针锋相对,采取“敌进我进”的策略,命令主力部队开进敌伪控制区,坚决打击敌人,解放豫北人民,建立地方政权,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太行军区第五分区司令员皮定均、抗大第六分校政治部主任张力雄此时奉命创建太行军区第七分区,开辟豫北抗日根据地,这是他俩第一次搭班共事,从此建立了相伴终身的友谊,堪称一段佳话。
 
  鏖战太行 战友情深
 
  1943年8月,八路军一二九师一部对侵占河南省林县县城及其以南地区的伪军发动攻势,解放了林县以南、辉县以北的广大地区。林南战役结束后,七分区和七地委立即成立,辖区包括林县、辉县、获嘉、安阳、汤阴、淇县、汲县、滑县。
 
  为了贯彻精兵简政的原则,七分区的领导只有司令员皮定均、政委高扬(地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张力雄3人。
 
  新区成立之初危机四伏:日伪军盘踞在各县县城和重要集镇,不时对我进行侵扰;汉奸、特务和地方反动武装,经常偷袭我民主政权和人员;反动会道门十分猖狂,到处进行破坏活动,阻挠我军开辟新区工作。继1942年的严重旱灾蝗灾后,豫北地区又遭受日伪军的烧杀抢掠,饥饿、疾病蔓延成灾,不少群众以草根树皮为食……困难像太行山一样压在皮定均和张力雄的肩上。
 
  这一年,皮定均29岁,张力雄30岁。投身革命后,他俩已在枪林弹雨中拼杀了十几年,经受了多年残酷战争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在团、师领导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共同的理想,相似的经历,使他们在工作中迅速形成了合力。
 
  七分区成立后,坚持把对敌斗争摆在第一位,与日伪军展开了蚕食与反蚕食的激烈战斗。
 
  位于辉县西边的薄壁镇,驻有伪军两个营,是辉县日军的耳目。皮定均和张力雄经过周密部署,于1944年1月指挥第一团、第三团攻打薄壁镇。八路军犹如神兵天降,猛打猛冲,分割穿插,伪军被歼近半,残部逃回辉县城内。我军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白面等物资。等辉县城内日军前来追击时,我军已安全返回根据地。
 
  大王庄位于新乡、汲县、辉县之间的咽喉要地,庄内驻守伪军一个营,街中心筑有一座4丈多高的炮楼,可监视方圆5里的人员活动情况,严重威胁七分区与各县之间的联络。皮定均下决心要抠掉敌人这颗眼珠子,他亲自带人化装实地侦察,制订了周密的作战方案。随后,皮定均和张力雄率领一个团,经过一夜急行军,于拂晓前包围大王庄,截击和阻击部队也按预定方案进入阵地。但见3颗信号弹腾空而起,战士们如猛虎一样冲到庄前,轻重武器一齐射击,很快攻入庄内。街中心炮楼里的敌人,以强大火力负隅顽抗。皮定均一面指挥部队封锁敌人火力,一面指挥特务连用缴获敌人的烟幕弹施放烟幕,我军10多名爆破手迅速接近炮楼。随着一连串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炮楼被炸得摇摇欲坠,战士们趁势冲上炮楼,敌人被打死近半,其余的缴械投降。
 
  智取林县县城,是皮定均和张力雄指挥的经典战例。林县驻有日军1个中队和伪军3个加强团,城外堑壕深9尺、宽8丈,城墙高10丈,城墙四周修筑了炮楼。在缺乏重武器和攻坚经验的情况下,皮定均和张力雄反复研究,决定智取林县县城。他们大造八路军主力要攻打林县的舆论,组织部队大张旗鼓地开展攻城训练。敌参谋长李大用误认为八路军要调20个团攻打林县县城,连夜逃回林县送消息。城里的日伪军听了李大用的报告后,心惊胆战,决定留一个团守城,其他部队在黄昏时突围。我军趁敌突围之机,向县城发起猛烈攻击,以少量兵力佯动追击突围之敌,主力一举突入东门,全歼一团守敌。逃窜的敌人在塔之山遭到我地方武装的阻击,损失近半。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皮定均与张力雄组织指挥大小战斗300余次,粉碎了敌人无数次“蚕食”、“扫荡”和破坏,成功开辟了有数十万人的豫北抗日根据地。在艰苦的环境中,在残酷的战斗中,皮定均和张力雄彼此尊重,互相支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44年9月,皮定均调任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员,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分别之际,皮定均要把唯一的一部电话机送给张力雄。张力雄知道皮定均指挥作战离不开电话机,坚决不要。皮定均便以一架德国望远镜相赠,这件珍贵的礼物被张力雄一直珍藏至今。
 
  1945年初,张力雄调任河南军区六支队政委,皮定均任一支队司令员,两人又有了并肩作战的机会。1945年初夏,河南军区发起伏牛山战役,皮定均任前指司令员,张力雄任政委,率领第三十五团和第三十七团,直插伏牛山西段九道梁,先歼灭傅店之敌,再杀回马枪,消灭龟缩在车村之敌,最后攻打背子街。背子街是一个大土围子,四周都是明碉暗堡,工事构筑坚固。战斗打响后,第三十七团首先在城西打开一个缺口,紧接着第三十五团也从东面打入城内。皮定均和张力雄不顾危险,冒着密集弹雨,跟随突击队冲上围墙就近指挥战斗。指战员们英勇作战,只用40多分钟就全歼敌人1个团,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快速歼灭战,取得了三战三捷的胜利。时任河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政委戴季英在得知皮定均和张力雄跟随第一梯队上城墙指挥战斗的情况后,专门把他俩叫去狠剋了一顿。尽管受到批评,因为打了胜仗,他俩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1945年6月上旬,河南军区发起登封战役,组成野战支队,皮定均任司令员,张力雄任政委,率3个团先攻打国民党顽固派在豫西的最大据点——大冶镇。顽固派游击司令刘光华、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崔鼎甫率反动武装1000余人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负隅顽抗。由于缺少重型武器和攻坚经验,我军围攻20余天,仍未攻下。皮定均在战斗中负伤,张力雄再三劝说,他也不愿离开战场。直到河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下了命令,皮定均才勉强同意到后方治疗,没呆几天后又重返前线。他们找来挖煤工人,挖掘地道,实施爆破,炸开寨墙,打下大冶镇,毙伤守敌400余人,俘虏500余人。
 
  8月初,皮定均和张力雄率部包围登封城南敌人的大、小金店据点,大金店之敌弃寨逃进登封城,我军乘势全歼小金店守敌200余人。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守登封县城的日军弃城向临汝、许昌逃跑。伪军趁机逃入登封城,一夜之间嵩阳楼上的日本膏药旗换成了国民党旗。
 
  皮定均、张力雄立即率部包围登封县城,向敌人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限令敌人在24小时内缴械投降。
 
  战前,皮定均与张力雄在离城墙不到300米处观察地形。突然,“呯”的一声枪响,张力雄仰面倒地。众人大惊,忙赶上前去,仔细一看,只见子弹在张力雄的草帽上钻了一个洞,人并没有受伤,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皮定均见状不禁大笑道:“你真是一个打不死的‘程咬金’!你看敌人就不敢打本司令。”说得大家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8月23日拂晓,皮定均、张力雄指挥各团发起总攻。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战,击毙、俘虏敌人2000余人,缴获机枪、步枪1000多支,将红旗插上嵩阳楼,解放了登封城。
 
  中原突围,生死离别
 
  抗日战争胜利后,八路军第三五九旅、河南(嵩岳)军区和新四军第五师于1945年10月在桐柏地区会师,成立中原局和中原军区。
 
  中原军区下辖江汉、鄂东、河南3个军区和第一、第二2个野战纵队。皮定均任第一纵队第一旅旅长,张力雄任第三旅政委。2个旅都是中原军区的主力,兵强马壮,齐装满员,每个旅有7000余人。
 
  中原位于全国心腹地带,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蒋介石将中原解放军视为心腹大患,必欲歼灭而后快。
 
  1946年初,国民党30多万军队把中原军区6万余部队,围困在以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为中心,方圆不足100公里,人口仅40多万的狭长地区。国民党反动派叫嚣:要聚歼中原解放军,重演第二次“皖南事变”。
 
  6月中旬,蒋介石调集7个整编师,组成进攻中原解放军的第一线部队,任命刘峙为总指挥。限于6月22日前完成秘密包围,26日开始实施围攻,7月1日发起总攻击,“48小时内一举包围歼灭”中原解放军主力。
 
  十万火急中,6月23日,中共中央急电中原局:
 
  “21日电悉。所见甚是,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中原军区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兵分两路立即从西面突围: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等率北路军,经豫南向西突围。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王树声等率南路军,经鄂中向西突围。
 
  第一纵队在泼陂河召开突围前的最后一次会议,决定以第一旅作掩护,保障主力突围的后侧安全,完成任务后,一旅自行选择突围方向。这是在敌人重兵压境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主力部队和机关安全转移,不得已作出的丢车保帅的决定。
 
  皮定均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向王树声发出铿锵誓言:“请首长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王树声做了最坏的准备,他悄悄告诉皮定均:“旅的几个领导干部,每人准备一套便衣。”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第一旅要以7000余众,阻击国民党军队的30万大军,张力雄深知此役凶多吉少,心中暗暗为老战友和一旅的安全担忧。会议结束后,大家匆匆走出会场。想到今后不知是否还能再见,张力雄动情地喊了一声:“皮司令!”两人眼含热泪对视良久,然后紧紧相拥,互相勉励一定要突出重围。之后,他俩分别在彼此的笔记本上留言:“活着的要给牺牲的送花圈、开追悼会。”
 
  此后,皮定均率第一旅采用疑兵之计,调动国民党军队朝错误方向进攻,经过连续3天的顽强阻击,中原军区主力比较顺利地越过平汉铁路向西突围。皮定均以一旅之众和数十倍于己之敌周旋24天,横越鄂豫皖3省,行程750余公里,进行大小战斗20余次,终于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全旅以3个团5000人的完整建制于7月12日到达苏皖解放区,与华中军区部队会师,创造了震撼中外的中原突围成功战例。
 
  此役在毛泽东心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1955年,人民解放军评定军衔时,毛泽东破例批示:“皮有功、少晋中。”开国将军中享此殊荣的仅有陈赓与皮定均两人。
 
  在皮定均率部阻击敌人之际,张力雄则率第三旅随南路军向西突围,先后血战平汉铁路,强渡襄河,经过近一个月的顽强战斗,部队也成功突围。蒋介石围歼中原部队的企图彻底失败。
 
  两年后,皮定均和张力雄重逢在淮海战场,再次相见时,谈到中原突围互相在笔记本上留言一事,两人哈哈大笑,感慨不已。
 
  劫后重逢 铁骨柔肠
 
  全国解放后,皮定均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张力雄任十三军政委,分别担任戍守祖国东南沿海和西南边陲的重任。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张力雄任云南省军区政委,兼任云南省军管会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一下子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因为坚决抵制和反对造反派冲击省党政军机关,严肃批评军区卫生学校的打砸事件,成为云南省造反派的重点打倒对象。1968年,张力雄到北京参加中央处理云南问题时,康生血口喷人,说“张力雄也不是什么好人”,经过残酷批斗后,张力雄被彻底打倒。
 
  1969年10月,林彪签署“一号命令”,以中苏边境局势紧张为名,全军进入一级战备,首都实行“战备疏散”。张力雄与先后被打倒的昆明军区原司令员秦基伟,昆明军区原政委李成芳,昆明军区原副政委张子明、胡荣贵5人被押至湖南省汉寿县一个军垦农场,强迫劳动两年8个月。
 
  1971年林彪事件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着手进行各条战线的整顿,落实党的政策,陆续解放了一批老干部。
 
  1973年4月,根据总政治部的通知,张力雄和秦基伟、李成芳、胡荣贵、张子明5人从农场返回北京。其他同志被陆续安排了工作,唯独张力雄在北京海运仓总参第一招待所一住就是两年多。这时他已62岁,渴望着能尽快分配工作。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皮定均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1969年11月任兰州军区司令员。1973年12月,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皮定均任福州军区司令员。此时的皮定均并没有忘记30年前在太行山一道浴血奋战的张力雄,多方打听他的下落和情况。
 
  1975年初夏的一天,工作一直未定的张力雄有些苦闷,便在总参第一招待所院子里散步,突然听到楼上有人大喊一声:“姓张的!”——多么熟悉而遥远的声音!多年来只有皮定均这么称呼他。原来,皮定均这次是到北京参加总部会议的,就住在总参第一招待所,未曾想在这里居然巧遇多年未见的老战友。俩人相见,分外激动。
 
  皮定均关切地询问张力雄的情况,张力雄把“文化大革命”以来的遭遇一一道出,皮定均听后一边愤愤不平,一边安慰他说:“你放心,党决不会冤屈一个好同志。”
 
  皮定均关切地问:“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对工作有什么考虑?”
 
  张力雄摇摇头:“我现在这个情况,哪里要,哪里敢要?”
 
  皮定均把桌子一拍,大声地说:“怕什么!我敢要!你是老红军,我了解你,党了解你。”8年来,张力雄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暖流,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天晚上,皮定均就给当时总政治部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主任梁必业打电话,要张力雄到福州军区去工作。
 
  第二天一早,皮定均告诉张力雄:“梁副主任有松动,我明天回福州传达总部会议精神,之后还要再来北京开会,到时我去找总政李德生主任。”
 
  李德生、皮定均、张力雄都是二野的老战友,彼此十分熟悉和了解。当时,总政领导正愁着怎么安排张力雄,现在皮定均主动要,李德生答应尽快安排。
 
  1975年初夏,皮定均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代表团访问苏丹,离京前张力雄去送行。皮定均告诉张力雄:“你的事不要急,等我回来再说。”
 
  总政治部在酝酿任免方案时,皮定均再一次找张力雄谈心:“福州军区只有两个野战军和两个省军区,你年纪大了,野战军不要去了。你又是福建人,到福建省军区工作,老家找的事太多不好办。我的意见你到江西省军区去。”
 
  张力雄干脆地说:“一切服从军区党委和你的安排。”
 
  1975年6月,毛泽东圈阅了中央军委上报的正军职以上干部任免方案,张力雄任江西省军区政委。此时,由于有一大批“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军队老干部亟待解放和安排,僧多粥少,大多数人只好降一级安排,能够官复原职,实属例外。张力雄深知皮定均的关心是自己复出的关键,他从内心深处对皮定均充满了感激。
 
  到任不久,张力雄先后担任省军区党委书记、江西省委常委。他没有辜负皮定均的希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抓好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战备训练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很快呈现新的起色。
 
  1975年初,邓小平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排除“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大刀阔斧地进行全面整顿,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这让毛泽东不能接受,1975年11月,“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席卷全国。
 
  在极为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皮定均多次从福州打电话给张力雄,交换对形势的看法,他明确告诉张力雄,省军区不要批邓,要他注意做好江西省委的工作,确保省军区部队的稳定。张力雄坚决贯彻皮定均的指示。
 
  1976年7月6日,张力雄到福州参加军区党委扩大会,晚上在梅峰宾馆看电影。按照座位安排,大军区首长坐第一排,野战军和省军区的领导坐后面,皮定均却坚持要张力雄坐在他的旁边,两人手拉着手小声地聊着。
 
  皮定均说:“三军反登陆演习在福州军区与广州军区的结合部东山岛进行,我明天要赶到东山岛协调三军演习,然后还要赶到北京参加朱老总的追悼会。你多年没有回老家,这次利用点时间回老家看看。路上注意与我保持联系,从江西进入福建后,一切我都已经给你安排好了。老家很穷,你回去多带点钱。”
 
  皮定均为自己考虑得如此周到,张力雄对这位老战友感激不已。
 
  不知为什么,那天晚上张力雄心中一直忐忑不安。他知道皮定均因长期熬夜,患有眼疾,刚刚做过手术,就一再对皮定均说:“你眼睛刚做了手术,这次演习又是真刀真枪,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电影结束后,两人来到电梯前,互相推让半天,张力雄坚持要皮定均先走。就在电梯门即将关闭的瞬间,皮定均又一次跨出电梯,再三叮嘱张力雄:“回老家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张力雄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皮定均与自己的诀别。
 
  1976年7月7日上午,皮定均乘坐伊尔-14飞机从福州起飞,在空军漳州场站换乘米-8直升机飞东山岛。直升机在漳浦县灶山不幸失事,飞机上13人全部牺牲。
 
  一代名将皮定均魂归天宇,年仅62岁。
 
  中午,福州军区梅峰宾馆九楼,电话铃声大作。接电话的福州军区参谋长石一辰突然对着电话大声吼道:“怎么回事!”
 
  张力雄和其他参会的领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一下子都围了上来。
 
  只见石一辰放下电话,泪流满面,好一会儿才哽咽地说:“皮司令员飞机失事了!”
 
  张力雄顿感天旋地转,大脑一片空白。他跌跌撞撞地回到住处,与江西省军区司令员信俊杰抱头痛哭。
 
  壮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第二天,张力雄到福州军区总医院向皮定均遗体告别。他在众多遇难者的遗体中一眼就认出已经面目全非的皮定均,眼泪顿时夺眶而出。集体告别仪式结束后,张力雄一个人单独留下来,陪伴在皮定均身旁,轻轻抚摸皮定均的脸庞,再次失声痛哭。他的思绪又回到了转战太行、中原突围……他怎么也不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切。
 
  福州军区决定于7月13日召开皮定均追悼大会,通知江西省军区师以上干部参加。张力雄他们临近出发时,闽赣地区突降特大暴雨,南昌到福州的铁路被洪水冲垮。这些都不能阻挡张力雄前往福州为皮定均送行的决心,他毅然决定改走公路。他们日夜兼程,用了两天一夜赶到福州。率总部工作组前来处理善后的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一看到张力雄就说:“张政委啊,你们终于来了,我真担心再开第二个追悼会啊!”
 
  追悼会上,张力雄在皮定均灵前献上花圈,履行了中原突围时许下的诺言。望着皮定均的遗像,他泣不成声地说:“定均同志,你死得太可惜了,你本来可以为我们军队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不想竟以身殉职,这是我们军队的重大损失啊……”
 
  人生贵在相知心。在和皮定均永别了30多年后的今天,每每提到皮定均,那句“姓张的”亲切的呼唤仍然回荡在百岁老将军的耳际,与皮定均在一起的一幕幕,仍然不断闪现在张力雄的眼前……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