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辑录整理潘氏史 料时发现的几个问题
湖北广水市委党校潘成忠
二十多年前,我就开始了潘氏文化的研究工作,当时主要是注意收集有关潘氏的各种资料。退休之后,我自费走访了全国各省市区,拜会了各地宗亲,并与各地宗亲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在走访过程中我收集到了不同地域、不同支系的《潘氏族谱》。另外我查阅了各种姓氏书籍中和网络上的有关潘氏的各种历史资料。在辑录整理这些潘氏史料时,发现了许多令人置疑的问题。现在我把这些问题分别整理出来,源源本本地提供给各位宗亲,其目的就是让大家都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把潘氏文化研究工作推向深入。
一、关于潘氏源头的问题
所谓潘氏源头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源于何人,也就是潘氏始祖是谁;二是源于何时,即潘氏产生于哪个时代;三是源于何地,即潘氏的发源地在何处。就我目前所看到的资料,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
1、潘氏出自姚姓:周宏主编的《中国姓氏寻根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载:“潘氏出自姚姓,先祖是生于姚墟的舜,他建立了潘都(今北京延庆县东北),后来潘地随部落迁移至今陕西兴平北。商朝时,舜的后裔在潘地建立了潘子国,商末时被周文王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此说中的潘氏始祖为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舜,潘氏诞生地是古潘都,在今北京延庆县东北部。此说没有引用古文字资料佐证。尧舜禹只是传说中的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没有确凿的文字记载。所以舜为潘氏始祖更没有什么文字记载,只是传说而已。
2、潘氏出自姬姓:陈明远、汪宗虎主编的《中国姓氏辞典》(北京出版社1995年11月出版)说:潘姓“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广韵》及《元和姓纂》记载,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古潘国旧址在今陕西省北部,为毕国之附庸。”此说引用《广韵》及《元和姓纂》等史料进行佐证。此说中的潘氏始祖为周文王之孙、毕公之子季孙公,其发源地是古毕国之附庸国潘国,在今陕西省北部。
3、潘氏出自芈姓:周宏主编的《中国姓氏寻根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说:“潘氏出自芈姓。以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潘岳家谱》载:春秋时楚之公族,潘崇是也。楚成王时任世子商臣之太师。潘崇之先,未详其始。”袁义达主编的《中国姓氏•三百大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在潘姓的起源与演变中载:“潘氏源自芈姓。春秋时楚国占领潘国,成为楚国一邑,子孙以邑为氏。一说楚国潘姓是以字为氏,楚成王时太子商臣之师潘崇为芈姓潘氏之始祖,潘为其字。其子潘尫、其孙潘党均为楚国大夫。芈姓潘氏是组成潘姓人群的最重要成分,当代潘姓多认潘崇为其族之始祖。芈姓潘氏其历史至少也有2600多年。”此说中的潘氏始祖为春秋时期楚国的潘崇,潘氏诞生地当然是潘崇在楚国的居地。潘崇的详细住址位于何楚国何处,谁也说不清楚,因为没有确凿的历史资料记载。把潘崇定为潘氏始祖,其依据是《通志•氏族略》和《潘岳家谱》,但其作者自己也说:“潘崇之先,未详其始。”既然“潘崇之先,未详其始”,作者就不能枉下结论说潘崇为潘氏始祖。直到今天,也没有谁见到《潘岳家谱》。因而此说不足为信。
以上资料均出自各位专家学者的姓氏专著。
4、台湾《世界潘氏宗谱》载:“潘氏之先,一出姜姓,一出姬姓。出姜姓者,始以榆罔,榆罔常与黄帝战阪泉之野不胜,天下归黄帝。其子奔北方,以祖神农有尝草之功,北人呼草为俟汾,因号俟汾氏,其裔孙競仕燕襄公为大夫。燕昭王时其子孙居上谷潘县,遂姓潘氏。其地即唐之北燕州。五代之妫州是也。出姬姓者,始于周毕公之四子季孙食采于潘因以为氏。至汉末有居荥阳之中牟县名勉者仕魏为左丞,名瑾者为安平太守,岳尼皆其后也。黄门寺郎颜推之撰。”
浙江丽水的潘国相的《荥阳郡中国潘氏通系史》说自家的谱记载:潘氏始祖为炎帝榆罔。
我研究潘姓已经二十多年了。退休后我自费走访了全国各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收藏并查阅了不同地域、不同支派的近百部潘氏族谱。这些潘氏族谱均记载:潘氏出自姬姓,始祖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子季孙公。季孙公“食采于潘,因以为氏,封荥阳侯,因以为郡,殁葬金鼎山。”这些不同地域、不同支派的近百部潘氏族谱对潘氏源头的记载高度一致,无一例外。
为了研究潘氏源头,我专门在潘氏宗亲网上发了关于姚姓潘氏族谱和芈姓潘氏族谱的《征集启事》,《征集启事》已经发布几年了,至今没有征集到以舜为始祖的姚姓潘氏族谱,也没有征集到以潘崇为始祖的芈姓潘氏族谱。
关于潘氏发源地,也是众说纷纭。除了上述几种说法之外,还有固始说、上谷说,不一而足。
二、关于季孙公的夫人及子女问题
季孙公究竟有几位夫人,有多少个子女,尚无定论。从我查阅过的近百部潘氏族谱来看,多数族谱只记载其子孙,而没有记载其夫人,只有少数族谱记载其夫人。
从目前所看到的资料中发现季孙公娶了三位夫人:一位是姜氏,另一位是邹氏,还有一位是僖氏。姜、邹、僖三位夫人是在不同支系的族谱中出现的。显然新安潘谱记载的邹氏夫人与姜氏夫人相矛盾。因为姜邹二夫人不可能同生居仁公这个儿子,也就是居仁公只能由其中的一位夫人所生,决不可能由两位夫人同生。
季孙公究竟有多少个子女,目前尚无定论。从我收集并查阅过的潘氏族谱得知季孙公有八个儿子。
江西武宁南皋《潘氏世谱源流》记载:季孙公生二子:怛公(怛、恒两字形似,有的潘氏族谱误将怛字写成了恒字,怛、恒应为同一人)、佶公。
经考察,江西北部、湖北大部、湖南新化、冷水江、四川泸州、乐至、重庆长寿、开县等地的潘氏均为怛公后裔。
湖南岳阳《潘氏宗谱》记载:季孙公名洵,配僖夫人,生子:恒(应为“怛”)。
江西寻乌《潘氏族谱》记载:季孙公配姜氏,生子二:居仁公、居杰公。
江西乐平《潘氏宗谱》记载:季孙公生子:居仁公、居杰公。
徽州新安《潘氏宗谱》记载:季孙公配邹氏夫人,生子:居仁公。
经考察,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大部、江西南部等地的潘氏均为居仁公后裔。
湖南中方洞口《潘氏族谱》记载:季孙公生子:连公。
贵州黄平飞云崖《潘氏族谱》记载:季孙公生子:廉(连)公。
四川达县白鹤寨《潘氏家谱》记载:季孙公生子:连公。
上述各族谱都没有记载季孙公的夫人。
经考察,湖南西部、贵州大部、四川一部分潘氏后裔均为连公后裔。
湖北黄梅古磉《潘氏宗谱》记载:季孙公生子:献公。没有记载其夫人。
黄梅古磉《潘氏宗谱》记载黄梅古磉潘氏为宋代著名诗人潘大临潘大观之后裔。
经考察湖北黄梅、安徽宿松等地潘氏为献公后裔。
江西湖口都昌《荥阳潘氏宗谱》记载:季孙公生子:师厚公。
安徽怀宁石牌《潘氏族谱》记载:季孙公生子:师厚公。
二谱均未记载其夫人。
经考察,江西湖口、都昌、彭泽,安徽怀宁、太湖等地潘氏均为师厚公后裔。
江西婺源《潘氏宗谱》记载:季孙公生子:荣公。
安徽繁昌《潘氏宗谱》记载:季孙公生子:荣公。
安徽庐江《潘氏宗谱》记载:季孙公生子:荣公。
安徽巢湖《潘氏族谱》记载:季孙公生子:荣公。
以上四谱均未记载其夫人。
经考察江西婺源、安徽歙县、休宁、繁昌、庐江、巢湖、怀宁石牌等地潘氏均为荣公后裔。
根据以上族谱的记载,季孙公共有八个儿子:怛公、佶公、居仁公、居杰公、连公、献公、师厚、荣公。
潘可权先生生前说:经他考察,最先发现季孙公生有怛公、佶公、居仁公、居杰公四个儿子。后来他又发现了连公和荣公二个儿子,加起来就是六个儿子。潘可权先生去世后,我走访全国各地,又发现了两个儿子,即献公和师厚公。说不定什么时候考察某地,我们又会有新的发现,季孙公可能又会多出一个儿子。因为上述八个儿子,就是经过很长时间考察而逐步发现的。所以我在前面说,季孙公究竟有几个儿子,目前尚无定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季孙公的八个儿子,各为一个支系,就是八大支系。到目前为止,我尚未收集到佶公与居杰公二个支系的族谱,其他六个儿子的支谱我都收集到了。因此全国各地的族谱分为六大支谱。
三、六大支谱相互矛盾的问题
六大支谱相互矛盾的问题,是指六大支系的族谱中,都将潘氏家族著名的历史人物列为自己的嫡传后裔。这些著名历史人物如:春秋时期楚国太子商臣之师潘崇,帮楚国一举灭庸的潘尫,楚国善射大夫潘党,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军潘璋,晋代著名诗人潘岳、潘尼叔侄二人,二十四孝之一东晋时期的潘综,唐代贞观年间三诏居相位而不就的潘师正,北宋开国功臣潘美,宋代皆以诗名的两兄弟潘大临潘大观等等。六大支谱都将他们列为自己的嫡传后裔。下面我们分别将六大支系族谱中的世系记载情况摘录如下:
江西武宁南皋《潘氏世谱源流》
江西瑞昌星子等地《潘氏族谱》
鄂东南各县市《潘氏宗谱》
湖北罗田《丁丑潘氏宗谱》
湖北浠水《潘氏大同宗谱》
湖北孝昌青山口《潘氏宗谱》
湖北黄陂《预刊小册》
《潘氏合修宗谱湖北区筹备委员会报告书》
湖南冷水江四川乐至《潘氏族谱》
重庆长寿《潘氏族谱》
以上各地族谱都记载:
潘崇为季孙公第15世孙,怛(恒)公第14世孙;
潘党为季孙公第16世孙,怛(恒)公第15世孙;
潘璋为季孙公第44世孙,怛(恒)公第第43世孙;
潘岳为季孙公第50世孙,怛(恒)公第49世孙;
潘尼为季孙公第51世孙,怛(恒)公第50世孙;
潘师正为季孙公第54世孙,怛(恒)公第53世孙;
潘美为季孙公第69世孙,怛(恒)公第68世孙;
湖南岳阳《潘氏族谱》(怛(恒)公支谱)记载:
潘崇为季孙第16世孙,怛(恒)公第15世孙;
潘党为季孙公第17世孙,怛(恒)公第16世孙;
潘璋为季孙公第40世孙,怛(恒)公第39世孙;
潘岳为季孙公第42世孙,怛(恒)公第41世孙;
潘尼为季孙公第43世孙,怛(恒)公第42世孙;
潘师正为季孙公第58世孙,怛(恒)公第57世孙;
潘美为季孙公第69世孙,怛(恒)公第68世孙。
河南洛阳《潘氏宗谱》(居仁公支谱)
安徽泾县茂林《荥阳潘氏统宗谱》(居仁公支谱)
以上二谱记载;
潘崇为季孙公第8世孙,居仁公第7世孙;
潘尫为季孙公第12世孙,居仁公第11世孙;
潘党为季孙公第13世孙,居仁公第12世孙;
潘璋为季孙公第37世孙,居仁公第36世孙;
潘岳为季孙公第第40世孙,居仁公第39世孙;
潘尼为季孙公第41世孙,居仁公第40世孙;
潘综为季孙公第49世孙,居仁公48世孙;
潘师正(又名寅广)为季孙公第55世孙,居仁公54世孙。
徽州新安《潘氏宗谱》(居仁公支谱)记载:
潘崇为季孙公第8世孙,居仁公第7世孙;
潘尫为季孙公第12世孙,居仁公第11世孙;
潘党为季孙公第13世孙,居仁公第12世孙;
潘璋为季孙公第41世孙,居仁公第40世孙;
潘岳为季孙公第43世孙,居仁公第42世孙;
潘尼为季孙公第44世孙,居仁公第43世孙;
潘综为季孙公第50世孙,居仁公第49世孙;
潘师正为季孙公第56世孙,居仁公第55世孙。
湖南中方《潘氏族谱》(连公支谱)
湖南洞口《潘氏族谱》(连公支谱)
以上二谱均记载:
潘党为季孙公第14世孙,连公第13世孙;
潘岳为季孙公第50世孙,连公第49世孙。
潘尼为季孙公第51世孙,连公第50世孙。
潘美为季孙公第78世孙,连公第77世孙。
贵州黄平飞云崖《潘氏族谱》(廉(连)公支谱)记载:
潘崇为季孙公第12世孙,廉(连)公第11世孙;
潘党为季孙公第14世孙,廉(连)公第13世孙;
潘璋为季孙公第17世孙,廉(连)公第16世孙。
潘岳为季孙公第50世孙,廉(连)公第49世孙。
潘尼为季孙公第51世孙,廉(连)公第50世孙。
潘美为季孙公第77世孙,廉(连)公第76世孙。
湖北黄梅石磉《潘氏宗谱》(献公支谱)记载:
此谱没有关于潘崇的记载;
潘尫为季孙公第18世孙,献公第17世孙;
潘党为季孙公第19世孙,献公第18世孙;
潘岳为季孙公第33世孙,献公第32世孙;
潘尼为季孙公第34世孙,献公第33世孙;
潘综为季孙公第57世孙,献公第56世孙;
潘美为季孙公第63世孙,献公第62世孙;
潘大临为季孙公第106世孙,献公第105世孙。
江西湖口都昌《潘氏宗谱》(师厚支谱)
安徽怀宁石牌《潘氏宗谱》(师厚支谱)
以上二谱均为师厚公支谱,其记载完全相同:
潘党为季孙公第18世孙,师厚公第17世孙;
潘岳为季孙公第41世孙,师厚公第40世孙;
潘综为季孙公第45世孙,师厚公第44世孙;
潘师正为季孙第54世孙,师厚公第53世孙。
潘美为季孙公第61世孙,师厚公第60世孙;
江西婺源《潘氏宗谱》(荣公支谱)
安徽庐江《潘氏宗谱》(荣公支谱)
安徽巢湖《潘氏宗谱》(荣公支谱)
安徽繁昌《潘氏宗谱》(荣公支谱)
以上四谱均记载:
潘璋为季孙公第45世孙,荣公第44世孙;
潘岳为季孙公第46世孙,荣公第45世孙;
潘尼为季孙公第47世孙,荣公第46世孙;
潘综为季孙公第53世孙,荣公第52世孙;
潘师正为季孙第59世孙,荣公第58世孙;
潘美为季孙公第65世孙,荣公第64世孙;
潘大临为季孙第69世孙,荣公第68世孙。
看了上述列举的各种族谱的记载情况,大家肯定会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儿子孙子,但绝对不能有多位直系上祖。这是我们在潘氏文化研究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拿潘美来说,潘美可以有四五个甚至十几个儿子,也可以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孙子,但他决不能有多位直系上祖,反过来说,潘美绝对不可能既是怛公嫡传后裔,又是居仁公、或连公、或荣公、或献公、或师厚公的嫡传后裔。族谱记载的是族史、家史,凡属历史应讲究真实。我们潘氏家族的史料却是不真实的。宋代以后,族谱由官修转为民修,各个支系的人都可以自行编修自己的家谱。古时候,交通闭塞,信息不通,不能相互交流,因此,各地的族谱相互矛盾,相互冲突,各支子孙也不知道这种情况。封建时代,有的人喜欢拉名人作先祖,以光耀门庭。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存在,有待潘氏家族的有识之士加以探讨和研究。
四、关于潘氏名人的问题
如果只看自家的《潘氏族谱》,总觉得什么问题也没有;但是看了全国各地的《潘氏族谱》,就会发现问题多多。六大支系都把上述潘氏名人作为自已的嫡传后裔写进各自的族谱中,这是《潘氏族谱》中最严重的问题。各个支系的潘氏族谱中记载的潘氏名人决不是异人同名,而是同人同名,因为各种族谱中记载的事迹完全是一样的。各个支系的《潘氏族谱》记载的某一个名人,存在着“二同五不同”:所谓“二同”,就是名字相同、事迹相同;所谓“五不同”,就是上祖不同,夫人不同,兄弟不同、子女不同、世代不同。可以说,这是天大的笑话。但这种天大的笑话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当你看到这种天大的笑话后,不知各位宗亲作何感慨。
现在我把各地《潘氏族谱》关于潘氏名人不同记载分别辑录整理如下:
1、关于潘崇、潘尫、潘党的问题
古代有姓氏书籍记载潘崇为芈姓潘氏之始祖,但查阅全国各地《潘氏族谱》,均记载潘崇为季孙公之后裔。现辑录如下:
江西武宁《潘氏世谱源流》(怛公支谱)
湖北罗田《潘氏丁丑宗谱》(怛公支谱)
湖北浠水《潘氏大同宗谱》(怛公支谱)
湖南新化冷水江《潘氏族谱》(怛公支谱)
重庆长寿《潘氏族谱》(怛公支谱)
以上各谱均记载:
潘崇为季孙公第15世孙,怛公第14世孙;
高祖潘侃、曾祖潘猷、祖父潘宴、父亲潘储;
潘崇兄弟三人:潘崇、潘炳、潘脊;
潘崇生二子潘的、潘明;潘的生三子潘敞、潘斁、潘攽;
潘炳生三子潘党、潘照、潘煦;
潘党系潘崇之侄。
湖南岳阳《潘氏族谱》(怛公支谱)记载:
潘崇为季孙公第16世孙,怛公第15世孙;
高祖潘秉、曾祖潘道、祖父潘庥、父亲潘陟;
潘崇生潘党,潘党生潘良,潘良生潘英。
与以上各谱不同,此谱记载潘党为潘崇之子。
河南洛阳《潘氏宗谱》(居仁公支谱)
安徽泾县茂林《荥阳潘氏统宗谱》(居仁公支谱)
徽州新安《潘氏宗谱》(居仁公支谱)
以上二谱记载:
潘崇为季孙公第8世孙,居仁公第7世孙;
高祖潘简、曾祖子良、祖父潘雅信、父亲潘超节;
潘崇生潘熙,潘熙生潘鲁仲、潘平仲、潘敬仲;
潘鲁仲生潘道安,潘道安生潘尫,潘尫生潘党,潘党生潘爽、潘奭;
此谱记载的潘党为季孙公第13世孙,潘党为潘尫之子,并非潘崇之子,与以上各谱相差甚远。
江西寻乌《潘氏族谱》(居仁公支谱)
福建永春《桃源潘氏族谱》(居仁公支谱)
此二谱记载潘崇名道安;
潘崇为季孙公第11世孙,居仁公第10世孙;
高祖潘超节、曾祖潘景叔、祖父潘熙、父亲潘鲁仲;
潘崇生潘师正、潘师叔(名尫),潘师叔(尫)生潘党(亦名叔党),潘党生潘奥、潘爽。
此二谱记载潘党为潘尫之子、潘崇之孙。
贵州黄平飞云崖《潘氏族谱》(连公支谱)记载:
潘崇为季孙公第12世孙,连公第11世孙;
高祖潘斯、曾祖潘徵、祖父潘奕、父亲潘毅;
潘崇生潘宏文、潘宏文生潘叔党(党)、潘叔党生潘法正。
此谱记载潘党为潘宏文之子,潘崇之孙。
此谱没有关于潘尫的记载。
湖南中方洞口《潘氏族谱》(连公支谱)
贵州天柱《潘氏族谱》(连公支谱)
四川达州白鹤寨《潘氏宗谱》(连公支谱)
此三谱没有关于潘崇、潘尫的记载,只记载了潘党;
潘党为季孙公第14世孙,连公13世孙;
潘党上祖:高祖潘奕、曾祖潘毅、祖父潘颜、父亲潘弘文;
潘党生潘法正,潘法正生潘成,潘成生潘昶,潘昶生潘启。
湖北黄梅石磉《潘氏宗谱》(献公支谱)
此谱亦没有关于潘崇的记载,但有关于潘尫、潘党的记载;
潘尫为季孙公第18世孙,献公第17世孙;
其高祖潘怀、曾祖潘亮、祖父潘楷、父亲潘敏;
潘尫生潘党,潘党生潘冠、潘达,潘冠生潘旭,潘达生潘燦。
江西湖口都昌《潘氏宗谱》(师厚公支谱)
安徽怀宁石牌《潘氏家谱》(师厚公支谱)
以上二谱没有关于潘崇、潘尫的记载,只记载了潘党;
潘党为季孙公第19世孙,师厚公第18世孙;
其高祖潘子禽、曾祖潘济叔、祖父潘玉、父亲潘光嗣;
江西湖口都昌谱记载:潘党生潘肇,潘肇生潘刚、潘固;
安徽怀宁石牌谱记载:潘党生潘继明,潘继明生孟洵。
2、关于潘璋的问题
史书记载:潘璋(?--234 )三国吴阳平发干人,字文珪。初随孙权为将,以军功累迁偏将军。从征荆州,与朱然断小道,擒关羽,定荆州,拜固陵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刘备伐吴,与陆逊并力拒战,迁平北将军,襄阳太守。权称帝,拜右将军,性粗猛,又奢泰,晚年弥盛。
《潘氏族谱》记载:三国鼎峙,吴主孙权拜四十四世璋为都督将军,吴太子亮娶璋女,亮即位,女称后,以淑德名于宫中。
《潘氏族谱》潘璋之女嫁吴太子亮,但不见史书记载。
江西武宁《潘氏世谱源流》(怛公支谱)
湖北罗田《潘氏丁丑宗谱》(怛公支谱)
湖北浠水《潘氏大同宗谱》(怛公支谱)
湖南新化冷水江《潘氏族谱》(怛公支谱)
重庆长寿《潘氏族谱》(怛公支谱)
以上五谱记载:
潘璋为季孙公第44世孙,怛公第43世孙;
高祖潘穆、曾祖潘激、祖父潘柏、父亲潘曙;
潘璋兄弟三人,即潘璋、潘璧、潘珍;
潘璋生三子潘文、潘顺、潘宣;
潘文生三子潘泳、潘汇、潘渚;
湖南岳阳《潘氏族谱》(怛公支谱)记载:
潘璋为季孙公第40世孙,怛公第39世孙;
高祖潘激、曾祖潘曙、祖父潘亮、父亲潘乾;
潘璋兄弟二人,即潘瑾、潘璋,潘瑾是潘岳潘尼之先祖。
此谱只记载潘瑾之后裔,未记载潘璋之后裔。
河南洛阳《潘氏宗谱》(居仁公支谱)
安徽泾县茂林《荥阳潘氏统宗谱》(居仁公支谱)
以上二谱记载:
潘璋为季孙公第37世孙,居仁公第36世孙;
高祖潘广义、曾祖潘崇爱、祖父潘亮仁、父亲潘泓;
潘璋兄弟三人,即潘璋、潘瑾,潘瑾是潘岳潘尼之先祖。
此谱只记载潘瑾之后裔,未记载潘璋之后裔。
徽州新安《潘氏宗谱》(居仁公支谱)记载:
潘璋为季孙公第41世孙,居仁公第40世孙;
高祖潘勉、曾祖潘皎、祖父潘濬、潘父亲潘秘;
潘璋兄弟三人,即潘瑾、潘璋、潘璧,潘瑾是潘岳潘尼之先祖。
此谱只记载潘瑾之后裔,未记载潘璋潘璧之后裔。
贵州黄平飞云崖《潘氏族谱》(连公支谱)记载:
潘璋为季孙公第17世孙,连公第16世孙;
高祖潘宏文、曾祖潘叔党、祖父潘法正、父亲潘成;
潘璋生潘启、潘启生潘童蒙、潘童蒙生潘伋。
江西婺源桃溪《潘氏宗谱》(荣公支谱)
安徽庐江《潘氏宗谱》(荣公支谱)
以上二谱记载:
潘璋为季孙公第45世孙,荣公第44世孙;
高祖潘士魁、曾祖潘允敬、祖父潘锊(锵)、父亲潘濬;
潘璋兄弟二人,即潘珪、潘璋,
此谱没有记载潘璋后裔。
3、关于潘岳的问题
关于潘岳,《晋书》的记载与各地潘氏族谱的记载却不相同。
首先来看看《晋书•潘岳传》对潘岳的记载: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也。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琅邪内史。------初,芘为琅邪内史,孙秀为小史给岳,而狡黠自喜。岳恶其为人,数挞辱之,秀常衔忿。及赵王伦辅政,秀为中书令。岳于省内谓秀曰:‘孙令犹忆畴昔周旋不?’答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于是自知不免。俄而秀遂诬岳及石崇、欧阳建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冏为乱,诛之,夷三族。岳将诣市,与母别曰:‘负阿母!’初被收,俱不相知,石崇已送在市,岳后至,崇谓之曰:‘安仁,卿亦复尔邪!’岳曰:‘可谓白首同所归。’岳《金谷诗》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乃成其谶。岳母及兄侍御史释、弟燕令豹、司徒掾据、据弟诜,兄弟之子,已出之女,无长幼一时被害,唯释子伯武逃难得免。而豹女与其母相抱号呼不可解,会诏原之。”
从《晋书•潘岳传》的记载可以看出,潘岳被孙秀所害,并夷三族,也就是满门抄斩。只有潘岳的哥哥潘释之子潘伯武逃难得免,以及潘豹妻女被诏令原之。因此可以肯定的说,潘岳没有嫡传后裔了。
现在再来看看各地潘氏族谱对潘岳的不同记载:
江西武宁南皋《潘氏世谱源流》(怛公支谱)记载:
潘岳为季孙公第50世孙,怛公第49世孙;
高祖潘泳、曾祖潘宾、祖父潘旻、父亲潘曦;
潘岳亲兄弟没有记载;
此谱没有记载潘岳后裔;
潘尼祖父潘暾、父亲潘渎,潘渎与潘岳为堂兄弟;
潘尼为潘岳之堂侄;
潘尼生潘京,潘京生潘思,其下未记。
湖南岳阳《潘氏族谱》(怛公支谱)记载:
潘岳为季孙公第42世孙,怛公第41世孙;
高祖潘亮、曾祖潘乾、祖父潘瑾、父亲潘庇;
潘瑾与吴国大将军潘璋为亲兄弟;
潘岳兄弟为:潘释、潘豹、潘据、潘说;
此谱也未记载潘岳后裔;
潘尼祖父潘朂、父亲潘满、潘满与潘岳为堂兄弟;
潘尼为潘岳之堂侄;
潘尼生潘其、潘京。潘其、潘京均有详谱;
湖南岳阳平江的箭楼、贯万、伍市、湘眉四祠之祖为潘其,艾桥祠之祖为潘京。
河南洛阳《潘氏宗谱》(居仁公支谱)
安徽泾县茂林《荥阳潘氏统宗谱》(居仁公支谱)
以上二谱记载:
潘岳为季孙公第40世孙,居仁公第39世孙;
高祖潘泓、曾祖潘瑾、祖父潘顺、父亲潘庇;
潘岳之兄为潘岱;
此谱亦未记载潘岳后裔;
潘尼祖父潘庇、父亲潘岱,潘岱与潘岳为亲兄弟;
潘尼为潘岳之侄;
潘尼生子潘攷、潘攻,潘攷后裔无记载,潘攻生子潘奇,其后裔有详细记载;
安徽泾县茂林潘氏为潘尼之后裔。
徽州新安《潘氏宗谱》(居仁公支谱)记载:
潘岳为季孙公第43世孙,居仁公第42世孙;
高祖潘濬、曾祖潘秘、祖父潘瑾、父亲潘庇;
潘瑾与吴国大将军潘璋为亲兄弟;
潘岳兄弟二人,即潘岱、潘岳;
潘岳生潘释,潘释生潘汶、潘漳,潘汶又名潘攻,潘漳又名潘攷,潘岳后裔谱中有详细记载。
古徽州新安潘氏均为潘岳的后代;
此谱没有关于潘尼的记载。
台湾《世界潘氏宗谱•潘氏世系源流考》(居仁公支谱)记载:
潘岳为季孙公第40世孙,居仁公第39世孙;
高祖潘肇(世称中牟公)、曾祖潘勉、祖父潘瑾、父亲潘芘;
潘岳之兄弟为潘释、潘铣、潘据、潘豹;
潘岳生子潘文贵、潘文通,潘文通生子潘廷幹、潘廷翰,潘文贵生子潘宗顺、潘广和,潘宗顺与潘广和之后裔谱中没有记载;
潘尼祖父潘朂、父亲潘满,潘满与潘岳为堂兄弟;
潘尼为潘岳堂侄;
潘尼生子:潘其、潘京,潘其生子潘才,潘京生子潘永思,其下有详细记载。
台湾《世界潘氏宗谱•闽南潘氏世系图》记载:
此世系图以汉代溧阳长潘乾为一世祖;
潘岳系潘乾第三世孙;
曾祖潘乾、祖父潘瑾、潘父亲潘芘;
潘岳兄弟五人:潘释、潘岳、潘豹、潘据、潘说;
潘芘弟潘朂汉尚书左丞。潘朂生潘满,潘满生潘尼,潘尼生潘其;
潘岳兄潘释生潘伯武,其他兄弟后裔没有记载;
潘尼为潘岳堂侄。
江西寻乌《潘氏族族》(居仁公支谱)记载;
没有关于潘岳的记载,但有关于潘尼的记载。
潘尼为季孙公第41世孙,居仁公第40世孙;
太祖潘中牟(字肇)、高祖潘勉、曾祖潘瑾、祖父潘元茂(改名潘朂)、父亲潘世元(又名潘满);
潘尼生潘考、潘攻,潘攻生潘奇、潘玟,潘玟之后裔此谱有详细记载,江西寻乌潘氏皆其后裔。
福建永春《桃园潘氏族谱》(居仁公支谱)记载:
潘岳为季孙公第40世孙,居仁公第39世孙;
高祖潘璿、曾祖潘乾、祖父潘瑾、父亲潘芘;
此谱亦未记载潘岳后裔;
潘尼祖父为潘朂,父亲为潘满,潘满与潘岳为堂兄弟,
潘尼为潘岳堂侄;
潘尼生潘其、潘其生子潘才、潘才生潘信,其下均有详细记载。
江西乐平《潘氏宗谱》(居仁公支谱)记载:
潘岳为季孙公第40世孙,居仁公第39世孙;
高祖潘泓、曾祖潘瑾、祖父潘靖武、父亲潘全毅;
潘岳生潘文质、潘文质生潘和、潘和生潘汝能,其下均有记载;
江西乐平潘氏为潘岳后代;
此谱对潘尼没有记载。
湖南中方、湖南洞口《潘氏族谱》(连公支谱)记载:
潘岳为季孙公第50世孙,连公第49世孙;
高祖潘协、曾祖潘福、祖父潘俊卿、父亲潘次膺;
潘岳生潘扆,潘扆生潘尼,潘尼生潘祐、潘祚,潘祐生潘愉、潘怡、潘恂,潘祚生潘恺、潘悌,以下记载详细,世次分明;
此谱记载潘尼为潘岳之孙;
湖南中方、洞口潘氏均为潘岳之后裔。
贵州黄平飞云崖《潘氏族谱》(连公支谱)记载:
潘岳为季孙公第50世孙,连公第49世孙;
高祖潘协、曾祖潘福、祖父潘俊卿、父亲潘次膺;
潘岳生潘扆、潘尼,潘扆生潘祐,潘尼生潘祚;
潘祐生潘愉、潘怡、潘恂,潘祚生潘恺、潘悌。其下世次详明;
此谱记载潘尼为潘岳之子;此谱的记载显然与湖南中方、洞口族谱的记载相矛盾。
贵州黄平飞云崖潘氏为潘岳之后裔。
贵州天柱《潘氏族谱》(连公支谱)记载:
潘岳为季孙公第50世孙,连公第49世孙;
高祖潘子羡、曾祖潘协福、祖父潘俊卿、父亲潘次膺;
潘岳生潘扆、潘尼,潘扆生潘佑、潘作,潘尼生未详,其后皆为潘扆世系。
此谱记载潘尼为潘岳之子;
贵州天柱潘氏皆为潘岳后裔;
四川达县白鹤寨《潘氏宗谱》(连公支谱)记载:
潘岳为季孙公第50世孙,连公第49世孙;
高祖潘协、曾祖潘福、祖父潘俊卿、父亲潘次膺;
潘岳生潘尼、潘铱,潘尼生潘祚,潘铱生潘佑,潘祚生未记载,潘佑生潘恺、潘恂、潘怡、潘愉,其下世系详细分明;
四川达县白鹤寨潘氏皆为潘岳后裔。
湖北黄梅古磉《潘氏宗谱》(献公支谱)记载:
潘岳为季孙公第32世孙,献公第31世孙;
高祖潘允、曾祖潘荣、祖父潘滔、父亲潘文德;
潘岳生子潘绍卿、潘绍恺、潘绍元、潘谏;
潘绍卿、潘绍恺、潘绍元三人生子情况没有记载;只记载潘谏生潘茂名,以下世系皆潘茂名后裔。
潘尼父亲潘京、祖父潘经,曾祖潘滔;高祖潘荣,太祖潘允;
此谱未载潘尼后裔;
潘岳与潘京为堂兄弟,所以潘尼为潘岳堂侄。
江西湖口都昌《潘氏宗谱》(师厚公支谱)
安徽怀宁石牌《潘氏家谱》(师厚公支谱)
以上二谱均记载:
潘岳为季孙公第41世孙,师厚公第40世孙;
高祖潘诩、曾祖潘棠、祖父潘铨、父亲潘伯玉;
潘岳生子潘绍卿、潘绍恺、潘绍元、潘绍节;
潘绍卿生潘震东、潘骠、潘京;
潘震东生潘省书、潘省院、潘省正、潘省叔、潘综;
以下只记潘省书后裔,其他没有记载;
二谱没有关于潘尼的记载;
江西湖口、都昌、彭泽,安徽怀宁、太湖等地潘氏均为潘岳后裔。
江西婺源《潘氏宗谱》(荣公支谱)
安徽庐江《潘氏宗谱》(荣公支谱)
安徽繁昌《潘氏宗谱》(荣公支谱)
以上三谱均记载:
潘岳为季孙公第46世孙,荣公第45世孙;
高祖潘允敬、曾祖潘鑑、祖父潘湛、父亲潘实;
潘岳兄弟潘岱、潘峦、潘岊;
潘岳生四子:潘一二、潘一三、潘一四、潘裳四;
潘一二生潘武,潘一三生潘固、潘一四生潘晋、潘裳四生潘通一;
潘武生潘三九、潘固生潘二九潘四九、潘通一生潘五九潘六二;
潘尼父亲潘峦,潘峦与潘岳兄弟关系,潘尼为潘岳侄儿。潘尼生子潘邃;
江西婺源、安徽庐江、繁昌等地潘氏为潘岳后裔。
浙江松阳的潘永鑫给我发来松阳潘氏资料:
其一《松阳里黄潘氏外纪世系》记载:
潘岳为里黄第一世祖;
潘岳上祖均未记载;
潘岳生潘盛、潘盛生潘始舆,潘始舆生潘欣之,潘欣之生潘安,潘安生潘好礼,潘好礼生潘美;
共记载24世,第22世为大观、大临。
其二《松阳潘巷潘氏外纪世系》记载:
潘岳为第一世祖;
潘岳上祖亦未记载;
潘岳生潘熹,潘熹生潘简文,潘简文生潘甯潘实,潘甯生潘升,潘升生潘希祖潘光祖;
共记载39世。
江苏《宜兴洋渚潘氏宗谱》记载:
潘岳为其第一世祖;
潘岳上祖亦未记载;
潘岳生潘全辉,潘全辉生潘百禄潘君禄,潘百禄生潘灌,潘君禄生潘曙潘昉,潘灌生潘培潘墉,潘曙生潘秉忠,潘昉生潘秉彛,其后依次记载;
江苏宜兴洋渚潘氏皆为潘岳后裔。
江西宜春潘少柏宗亲给我打来电话说他们族谱记载:
江西宜春黄冈潘氏祠堂一支潘氏均为潘岳后代。
其族谱以潘岳为第一世祖;
潘岳上祖没有记载。
因为没有收集到他们的族谱,潘岳后裔不能列出。
据我所知,苏浙一带还有很多地方的潘氏自称是潘岳的后代。
上述各地潘氏族谱的记载各不相同,有的是大同小异,有的是大异小同。多数族谱记载潘岳是有后代的,而不是《晋书》所说的,潘岳被夷灭三族。
4、关于潘综的问题
《宋书.孝义传》载:潘综,吴兴乌程人也。孙恩之乱,妖党攻破村邑,综与父骠共走避贼。骠年老行迟,贼转逼,骠语综:“我不能去,汝走可脱,幸勿俱死。”骠困乏坐地,综迎贼叩头曰:“父年老,乞赐生命。”贼至,骠亦请贼曰:“儿年少,自能走,今为老子不走去。老子不惜死,乞活此儿。”贼因斫骠,综抱父于腹下,贼斫综头面,凡四创,综当时闷绝。有一贼从傍来,相谓曰:“卿欲举大事,此儿以死救父,云何可杀。杀孝子不祥。”贼良久乃止,父子并得免。古史,综乡人秘书监丘继祖、廷尉沈赤黔以综异行,廉补左民令史,除遂昌长,岁满还家。太守王韶之临郡,发教曰:“前被符,孝廉之选,必审其人,虽四科难该,文质寡备,必能孝义迈俗,拔萃著闻者,便足以显应明易攵,允将符旨。乌程潘综守死孝道,全亲济难。乌程吴逵义行纯至,列坟成行。咸精诚内淳,休声外著,可并察孝廉,并列上州台,陈其行迹。”宋元帝元嘉四年(427年),有司秦改其里为纯孝里,蠲租布三世。
河南洛阳《潘氏宗谱》(居仁公支谱)
安徽泾县茂林《荥阳潘氏统宗谱》(居仁公支谱)
以上二谱记载:
潘综为季孙公第49世孙,居仁公第48世孙;
高祖潘真之、曾祖潘槐、祖父潘沔、父亲潘機(又名骠);
潘综生九子:潘教、潘敏、潘敬、潘敩、潘敦、潘敷、潘救、潘敭、潘敞;
此谱只记载潘敞后裔,潘敞生潘伯鄰,潘伯鄰生潘绍(又名永基),潘绍生潘茂。
徽州新安《潘氏宗谱》(居仁公支谱)记载:
潘综为季孙公第50世孙,居仁公第49世孙;
高祖潘禛芝、曾祖潘槐、祖父潘沔、父亲潘机(又名潘纶);
潘综生九子:潘教、潘敏、潘敬、潘敩、潘敦、潘敷、潘救、潘敭、潘敞;
此谱中记载潘敞后裔,潘敞生潘邻、潘邻生潘绍一、潘绍一生潘子义。
湖北黄梅古磉《潘氏综谱》(献公支谱)记载:
潘综为季孙公第56世孙,献公第55世孙;
祖父潘潘教、潘敏、潘敬、潘敩、潘敦、潘敷、潘救、潘敭、潘敞;
高祖潘北四、曾祖潘涧、祖父潘鉁、父亲潘显;
潘综生潘德成,潘德成生二子潘案一、潘案二;
潘案一生潘三四,潘案二生潘三三。
潘大临潘大观为潘综后裔。
江西湖口都昌《潘氏宗谱》(师厚公支谱)
安徽怀宁石牌《潘氏家谱》(师厚公支谱)
以上二谱记载:
潘综为季孙公第43世孙,师厚公42世孙;
高祖潘伯玉、曾祖潘岳、祖父潘绍卿(安徽怀宁石牌谱记载为潘恺,潘恺与潘绍卿是同胞兄弟)、父亲潘骠;
二谱均未记载潘综后裔。
江西婺源桃溪《潘氏宗谱》(荣公支谱)
安徽庐江《潘氏宗谱》(荣公支谱)
以上二谱记载:
潘综为季孙公第53世孙,荣公第52世孙;
高祖潘祚、曾祖潘凤、祖父潘旦、父亲潘骠;
潘综后裔没有记载。
浙江湖州纯孝里《潘氏世谱》记载:
此谱为明万历工部尚书潘季驯所修,以潘综为一世祖。
潘综的父亲为潘標;
潘综生九子:潘教、潘敏、潘敬、潘敩、潘敦、潘敷、潘救、潘敭、潘敞;
此谱只记载潘敞后裔。潘敞生潘伯邻、潘伯邻生潘绍、潘绍生潘义。
5、关于潘师正的问题
《旧唐书•隐逸传》、《新唐书。隐逸传》、《茅山志》等史志记载,潘师正,唐代著名道士,上清茅山派第十一代宗师。赞皇人,一说贝州宗城(均属河北省)人,字子真。出身仕宦世家。母学识广博,善言名理,尝口授《道德经》。事母以孝闻。隋大业间师事王远知,尽受道门隐诀及符箓。随之至茅山,居嵩阳双泉岭逍遥谷修道二十余年。上元三年(676)高宗幸东都,礼拜嵩山,召见先生。对其甚为礼重。请作符书,辞以不解;问其所需,答曰:“茂松清泉,臣之所须,此中不乏”。高宗甚为叹异。调露元年(679)高宗再祀嵩岳,迎师入居嵩阳观。敕于逍遥谷建崇唐观,于岭上别起精思院以居之,隐居山中50年。卒赠太中大夫,谥“体玄先生”。弟子十八人,以郭崇真、韦法昭、司马子微最著名。享寿整整100岁。
江西北部各了以及湖北各地《潘氏族谱》记载:“五十四世师正,唐太宗贞观四年,除荆淮都督,高帝麟德二年,诏迁太仆,正乾封间,诏封大司寇,三诏居相位,力辞不就,上表谢曰:‘臣不才,不能胜大任,恐辱朝廷,幸臣家有茂竹清泉,乞归养以终余年。’帝可其奏,旌其地曰逍遥谷,寿九十八,号体元(玄)先生”
从史志资料看,潘师正是一个著名的道士,对道教颇有研究,造诣极深。三十多岁入道,入道后一直隐居深山50年。从未做过官。
各地《潘氏族谱》记载,潘师正贞观四年,除荆淮都督,高帝麟德二年,诏迁太仆,正乾封间,诏封大司寇。还三诏居相位,潘师正力辞不就。族谱中没有关于潘师正道教生涯的记载。
史志与族谱的记载为什么大相径庭?潘师正究竟是隐居深山的道士,还是深得朝庭信任的官员?史志说他享寿100岁,而族谱说他活了98岁。这些问题需要大家共同研究、共同考证。
下面将各地潘氏族谱中有关潘师正的记载辑录如下:
武宁南皋《潘氏世谱源流》(怛公支谱)
湖北罗田《潘氏丁丑宗谱》(怛公支谱)
湖北浠水《潘氏大同宗谱》(怛公支谱)
湖南新化冷水江《潘氏族谱》(怛公支谱)
重庆长寿《潘氏族谱》(怛公支谱)
以上五谱均记载:
潘师正为季孙公第54世孙,怛公第53世孙;
高祖潘渎、曾祖潘芳、祖父潘莹、父亲潘辉;
潘师正生三子:潘亮、潘皓、潘瑒;
潘亮生二子:潘礼、潘义;
潘礼生三子:潘喆、潘浑、潘麓;
湖南岳阳《潘氏族谱》(怛公支谱)记载:
潘师正为季孙公第58世孙,怛公第57世孙;
高祖潘永基、曾祖潘乐、祖父潘晃、父亲潘仪;
潘师正生潘湘、潘湘生潘源、潘源生潘求仁。
河南洛阳《潘氏宗谱》(居仁公支谱)
安徽泾县茂林《荥阳潘氏统宗谱》(居仁公支谱)
以上二谱记载:
潘师正,又名潘寅广;
潘师正为季孙公第55世孙,居仁公第54世;
高祖潘伯鄰、曾祖潘绍、祖父潘义、父亲潘徵;
潘师正生子情况没有记载;
潘师正兄弟二人,即潘寅广、潘富广。
徽州新安《潘氏宗谱》(居仁公支谱)记载:
潘师正为居仁公第57世孙,居仁公第56世孙;
潘邻、曾祖潘绍一、祖父潘子义、父亲潘徵;
潘师正生子情况没有记载。
湖南中方洞口《潘氏族谱》(连公支谱)记载:
潘师正为季孙公第66世孙,连公第65世孙;
高祖潘鸾、曾祖潘彦晖、祖父潘文英、父亲潘德平;
潘师正生潘思老、潘思老生潘成、潘成生四子潘史、潘易、潘传、潘宗。
贵州天柱《潘氏族谱》(连公支谱)
四川达州《潘氏宗谱》(连公支谱)
以上二谱记载:
潘师正为季孙公第65世孙,连公第64世孙;
高祖潘熊、曾祖潘彦军、祖父潘文英、父亲潘德平;
潘师正生潘思老、潘思老生潘诚、潘诚生四子潘史、潘易、潘传、潘宗。
江西湖口都昌《潘氏宗谱》(师厚支谱)
安徽怀宁石牌《潘氏宗谱》(师厚支谱)
以上二谱记载:
潘师正为季孙公第54世孙,师厚公第53世孙;
高祖潘伯初、曾祖潘武叔、祖父潘炯、父亲潘纯甫;
潘师正生潘日升、潘日升生潘孟阳、潘孟阳生潘维翰。
江西婺源桃溪《潘氏宗谱》(荣公支谱)
安徽庐江《潘氏宗谱》(荣公支谱)
以上二谱记载:
潘师正为季孙公第59世孙,荣公第58世孙;
高祖潘贤三、曾祖潘仁六、祖父潘乾二、父亲潘好礼;
潘师正生二子潘斌、潘武,潘斌生二子潘嗣贞、潘嗣贡,潘武生潘嗣贤。
浙江湖州纯孝里《潘氏世谱》记载:
此谱为明万历工部尚书治黄专家潘季驯主修,以二十四孝之一的潘综为一世祖。
潘师正,又名潘寅广,为综公第7世孙;
高祖潘伯邻、曾祖潘绍、祖父潘义、父亲潘徵;
潘师正生潘恺、潘恺生潘廪、潘廪生二子潘元易、潘元简。
6、关于潘美的问题
潘美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从某个角度说,他比潘岳更出名,因为他不但在国史里有记载,而且小说戏剧中多有描写。小说戏剧中的潘美与国史中的潘美大相径庭。《宋史》中记载的潘美是北宋开国功臣之一,而演义小说《杨家府演义》以及后来的《杨家将故事》中的潘美却是一个残害忠良、卖国求荣的大奸臣。
对于潘美,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
1、潘美究竟是功臣,还是奸臣?
2、《宋史》的记载与《杨家府演义》《杨家将故事》的描写为什么如此大相径庭?
3、《杨家府演义》作者究竟是谁?这位作者为什么不署名?
4、这位作者为什么要褒杨贬潘?
5、这位作者与潘美之间究竟有什么恩怨?
《宋史》记载:“潘美字仲询,大名人,父璘,以军校戍常山。”“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咸平二年,配饗太宗庙庭。”“子惟德至宫苑使,惟固西上閤门使,惟正西京作坊使,惟清崇仪使,惟熙娶秦王女,平州刺使。惟熙女,即章怀皇后也。美后追封郑王,以章怀故也。”“惟吉,美从子,累资为天雄军驻泊都监。虽连戚里,能以礼法自饬,敭历中外,人咸称其勤敏云。”
各地潘氏族谱对潘美的记载与《宋史》的记载不完全相同。各种潘氏族谱的记载也不完全一样。
江西北部各县市《潘氏世谱》
湖南新化冷水江《潘氏族谱》
湖北大部分县市《潘氏族谱》
重庆市长寿各地《潘氏族谱》
以上潘氏族谱均记载:
潘美为季孙公第六十九世孙,怛公六十八世孙;
高祖潘佑、曾祖潘约、祖父潘瑨、父亲潘震;
潘美兄弟三人:即潘美、潘骞、潘琳;
潘美,夫人郗氏,生五子:潘惟熙、潘惟德、潘惟清、潘惟固、潘惟文。潘惟文过继给二叔潘骞为嗣。
潘惟熙,平州刺史,生三子:潘仁裕、潘仁矩、潘仁显;
潘惟德,宫宛史,生二子:潘仁俭、潘仁宽;
潘惟清,崇仪史,生二子:潘仁忠、潘仁温;
潘惟固,西上閤门史,生一子:潘仁正;
潘惟文,不乐袭父爵,生三子:潘仁表、潘仁祐、潘仁爱;
湖北罗田《潘氏丁丑宗谱》
湖北浠水《潘氏大同宗谱》
以上二谱均记载:
潘美的高、曾、祖、父及其世系与江西北部各县市《潘氏世谱》的记载完全相同。
此谱记载潘美娶赵氏和郗氏二位夫人。
赵氏夫人生四子:潘濬、潘哲、潘文、潘明;生女一,适曹彬之子曹章;
此谱只记载了潘濬的后裔,其他三子之后裔没有记载。
潘濬生潘桢琬;
潘桢琬生二子潘昱、潘昺;
潘昱生一子潘兆基;
潘兆基生二子潘国宝、潘国珍;
潘国宝生二子潘万一、潘万二;
潘万一生三子潘大用、潘大富、潘大文;
潘万二生二子潘大临、潘大观。
郗氏夫人生五子:潘惟熙、潘惟德、潘惟清、潘惟固、潘惟文;
生女三:长适傅谦、次适谢泽、三适杨廷汉。
此谱只记载了潘惟文的后裔,其他四子之后裔没有记载。
潘惟文的后裔与江西武宁南皋《潘氏世谱》的记载相同。
湖南岳阳《潘氏族谱》记载:
潘美为季孙公第69世孙,怛公第68世孙;
高祖潘武源、曾祖潘崇撤、祖父潘承叙、父亲潘震;
潘美共有五兄弟:潘淑、潘佑、潘美、潘骞、潘琳。
潘美配郗氏,生五子:潘维熙、潘维德、潘维清、潘维固、潘维文。潘维文过继给潘骞为嗣。
潘维文生三子:潘仁表、潘仁爱、潘仁佑;
潘维德、潘维熙、潘维清、潘维固四兄弟的后裔没有记载。
台湾福建等地《潘氏族谱》记载:
潘美为季孙公第63世孙,居仁公第62世孙;
高祖潘武原、曾祖潘崇胤、祖父潘承叙、父亲潘处常;
此谱记载潘美名仁,又名美;
潘仁(美),潘俶、潘佑为三兄弟;
潘佑仕南唐,潘仁(美)仕北宋。
台湾《世界潘氏宗谱•闽南潘氏系统图》记载:
此谱以汉代溧阳长潘乾为一世祖;
潘仁(美)为潘乾第27世孙;
高祖潘武原、曾祖潘崇徹、祖父潘承叙、父亲潘处常;
潘仁兄弟三人,即潘俶、潘佑、潘仁;
潘仁(美)生七子:潘吉、潘熙、潘清、潘正、潘固、潘华、潘德;
潘佑生四子:潘文焕、潘文振、潘文节、文壮;
潘文节、潘文壮二人投高丽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之先祖);
潘吉,潘仁长子,字慎吉,官天雄军驻泊都监梁州。
潘熙,潘仁次子,官崇仪使;
潘清,潘仁三子,官莊宅使;
潘固,潘仁四子,官閤门使;
潘正,潘仁五子,官作坊使;
潘华,潘仁六子,官枢密学士;生忠、恕二子;
潘德,潘仁七子,官宫苑使,生女即章怀皇后。
湖南中方《潘氏族谱》
湖南洞口《潘氏族谱》
以上二谱记载:
潘美为季孙公第78世孙,连公第77世孙;
高祖潘古达、曾祖潘天英、祖父潘仲俊、父亲潘国荣;
此谱记载潘美兄弟二人:潘美、潘蕴。
潘美夫人没有记载;
潘美生六子:潘惟德、潘惟固、潘惟道、潘惟熙、潘惟清、潘惟玉;
潘惟德生二子:潘士龙、潘士凤;
潘惟道生四子:潘明周、潘能周、潘贞周、潘元周;
湖南中方洞口潘氏皆为潘惟道之后裔。
贵州黄平《潘氏族谱》
贵州天柱《潘氏族谱》
以上二谱记载:
潘美为季孙公第77世孙,连公第76世孙;
高祖潘古达、曾祖潘天英、祖父潘仲俊、父亲潘国荣;
此谱记载潘美兄弟三人:即潘美、潘蕴、潘夔;
潘美夫人也没有记载;
潘美生六子:潘惟德、潘惟道、潘惟固、潘惟清、潘惟玉、潘惟熙;
潘惟德生潘士龙、潘士凤;
此谱以后只记载潘士龙后裔。
湖北黄梅古磉《潘氏宗谱》记载:
潘美为季孙公第62世,献公第61世;
高祖潘案二、曾祖潘三三、祖父潘温、父亲潘克庄;
此谱记载潘美没有兄弟;
潘美娶郗氏、熊氏二夫人,生三子:潘如簧、潘如埙、潘如篪;
潘如簧娶赵氏,生二子:潘均荣、潘均爵;
潘如埙娶田氏,生二子:潘均德、潘均重;
潘如篪娶戴氏无出,继娶某氏生潘均诏。
此谱记载潘大临潘大观皆为潘美公之先祖。
江西湖口都昌《荥阳潘氏宗谱》记载:
潘美为季孙公第61世孙,师厚公第60世孙;
高祖潘维翰、曾祖潘振、祖父潘温、父亲潘潘克庄;
潘克庄兄弟二人,其弟为潘克敬;潘克敬生潘变;(注:潘变与潘燮可能是繁简之误造成的,因为繁体變与燮有点象样)
潘美夫人未记载,生四子:潘如簧、潘如埙、潘如篪、潘惟吉;
潘惟吉生潘夙,其他三兄弟后裔没有记载。
安徽怀宁石牌《潘氏家谱》记载:
潘美为季孙公第61世孙,师厚公第60世孙;
高祖潘维翰、曾祖潘振、祖父潘温、父亲潘克庄;
潘克庄兄弟二人,其弟潘燮,潘燮生潘惟吉;潘惟吉生潘夙;
潘美生三子:潘如簧、潘如埙、潘如篪;
潘如簧后裔没有记载;
潘如埙配田氏,生子二:潘君爵、潘君德;
潘如篪配戴氏,生子二:潘君重、潘君诏。
江西婺源桃溪《潘氏宗谱》
安徽庐江《潘氏宗谱》
以上二谱均记载:
潘美为季孙公第65世孙,荣公第64世孙;
高祖潘嗣贤、曾祖潘孟阳、祖父潘佐、父亲潘寔;
潘美兄弟二人,其弟潘羹;
安徽庐江记载了潘美的生子情况:
潘美生三子潘骏、潘验、潘骥;
潘骏生二子潘光祖、潘承祖;
潘骥生三子潘绍祖、潘显祖、潘耀祖。
潘验生子情况没有记载。
浙江湖州《纯孝里潘氏世谱》记载:
此谱为明代工部尚书治黄专家潘季驯所编修。以二十四之一的大孝子潘综为一世祖;
潘美为潘综第十八世孙;
高祖潘佑、曾祖潘约、祖父潘瑨、父亲潘大震;
潘美,原名潘逢美,配郗氏,生六子:潘惟照(因照与熙有点象样,古人在抄写过程中误将熙字写成了照字。应为潘惟熙)、潘惟聪、潘惟明、潘惟固、潘惟攴、潘惟文;
潘美共兄弟三人:其弟潘骞、潘琳;
潘骞,原名潘逢骞,无子,以潘美幼子嗣;
潘琳,原名潘逢琳,生子三:潘惟思、潘惟孔、潘惟新。
此谱记载与武宁南皋《潘氏世谱》的记载接差不多,区别不大。
江苏江阴文林《潘氏宗谱》记载:
此谱没有记载潘美世次;
高祖潘雍、曾潘福、祖父潘肇、父亲潘璘;
潘美夫人没有记载,共生八子:潘惟德、潘惟固、潘惟正、潘惟清、潘惟熙、潘惟吉、潘惟友、潘惟孝。
潘惟德,西上阖门使;
潘惟正,西京作坊使;
潘惟清,崇仪使;
潘惟熙,平州刺史;
潘惟友,都虞侯;
潘惟孝,荫侍卫司指挥使。
7、关于潘大临的问题
潘大临(约公元1090年前后在世),字邠老,一字君孚,乃画家潘鯁之子。原籍福建长乐三溪,祖辈迁居黄冈(今属湖北)。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元祐中前后在世。与弟潘大观皆以诗名。善诗文,又工书,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为人风度恬适,殊有尘外之韵。他是著名江西派人物,黄庭坚诵其五言句,谓“觉翰墨之气如虹。”
家甚贫,谢无逸当以书问:“有无新作?”他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所蔽杀。昨日清卧,闻觉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兴,止此一句奉寄。”大临自云诗法老杜,其实不甚相似,仅得句法于苏轼耳。徽宗大观间客死蕲春,年未五十。
关于潘大临的族谱资料辑录如下:
湖北黄梅古磉《潘氏宗谱》(献公支谱)记载:
潘大临为季孙公第105世,献公第104世;
高祖潘先民、曾祖潘观化、祖父潘应谷、父亲潘必发;
潘必发由黄冈迁婺源,再转迁黄冈古磉;
潘大临兄弟二人,即潘大临、潘大观;
此谱只记载潘大临后裔,潘大观后裔没有记载;
潘大临生二子:潘濬、潘疏;
潘濬生潘裔,潘裔生二子潘鹏、潘凤;潘鹏生潘寰;
潘疏后裔未记载。
安徽庐江《潘氏宗谱》(荣公支谱)记载:
潘大临为季孙公第69世孙,荣公第68世孙;
潘大临属闽三山派,迁姑苏;
高祖潘羡、曾祖潘騄、祖父潘荣祖、父亲潘宠;
潘大临生二子潘玉四、潘玉五;
潘玉四生三子潘敏、潘政、潘攻;
潘玉五生二子潘畴、潘略;
浙江湖州纯孝里《潘氏世谱》记载:
此谱为明万历工部尚书治黄专家潘季驯所修,以二十四孝之一的潘综为一世祖。
潘大临为潘综第17世孙;
潘大临与潘美的父亲潘大震同辈;
高祖潘钊、曾祖潘渊、祖父潘植、父亲潘喁;
潘大临生潘维桢,潘维桢生三子潘道之、潘迪之、潘凝之;
潘道之生潘可学,其他兄弟后裔未记载。
福建长乐《三溪世中丞潘氏族谱》记载:
此谱以长乐始迁祖潘纲为一世祖;
潘大临为潘纲第10世孙;
高祖潘吉甫、曾祖潘衢、祖父潘堂、父亲潘鲠;
潘大临兄弟二人,即潘大临、潘大观;
此谱没有记载潘大临后裔,只记载了潘大观后裔;
潘大观生潘次稷、潘次稷生潘必强。
我与宗亲们谈到上面这些潘氏名人的问题时,有宗亲问: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实话实说,宗亲们真把我问得不知所措,一时感到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各个家族都非常珍视自家的族谱,把自家的族谱当作“传家至宝”。我们不能随便否定别人的族谱,更不能随便否认别人的先祖。如果有人随便否定别人的族谱,否认别人的先祖,肯定会招人生气,惹人恼火。但我还是要告诉各位宗亲,旧时代的《潘氏族谱》中有些内容切不可盲目相信。对于这些不可信的内容,我们要认真地加以分析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