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倪氏之姓氏起源

倪氏之姓氏起源

2013年06月19日 | 阅读:15431次 | 关键词: 倪氏起源

作为百家姓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姓氏,倪氏在我国姓氏排行中排名第71位,总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0.14%。“倪”这一姓氏有着十分古老的历史。上溯到四千多年前,在山东省枣庄市原滕县、峄县境内形成的古郳国,它是在鲁南地区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积累,逐渐发展孕育的部落方国,终于完成了从远古文明到方国文明的的飞跃,直至哺育了倪姓的出也按照史籍《通志氏族略》,姓氏起源中“以国为姓”之论,说明吾姓起源于兒国,为历史所鉴无疑。对于我们寻根溯源,修续完善倪氏族谱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郳初名作兒(音泥),甲骨文写作 “”,研究者认为,兒字最早作为方国名(方国泛指东部的地方小国)或地名出现的,可能表示某一特定地区的原始习俗或崇拜观念,观其字型结构下部为人,上部为臼,人头部顶臼,显然与崇拜某种事象有关,而这种事象又与加工某种谷物有密切关系。兒人崇拜臼,自然与历史悠久的农业有著紧密联系。几千年前,鲁南地区是海岱文化区农业种植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区域文化的发展是以坚实的农业经济为基础的。滕州市官桥镇北辛文化遗址(距今7300年)出土的陶器底部,曾发现栗糠印痕和加工谷物的石磨盘等,也发现了人工饲养的家猪骨骼。其次。在距郳城古址不远的西集镇建新遗址,还发掘出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水井。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古国,中华远古文明是典型的农业文明,历年考古发掘的资料都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从上述古迹中可以说明任何一种崇拜,都与当时的客观环境,人类共同体的生活习俗及原始信仰息息相关。“兒”这个形象文字,反映了在兒地长期居住的农业氏族对农业的关注和对祈求农业丰收的渴望。

上古以来,山东省南部地区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具有互补性和延续性,适合古代人类生息繁衍,成为不少原始氏族的定居和发祥地,而这里又是海岱文化区农业开发最早的种植区之一,兒国当年虽然是这个区域内的部落方国,却具有坚实的农业经济基础和很高的社会影响力。始见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卜辞中竟然有“兒伯”,“兒人”字样的出现,可知兒国当年的实力强大并进而说明在三千多年前已有“倪姓”存在了。

甲骨文是我国汉字的前身,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商代帝王崇尚迷信,凡涉及祭祀、田猎、征战、出入、年成、风雨、疾病等朝阁内的重要事件常用龟甲兽骨占卜凶吉,并在其上面铭刻占卜时日,占卜名字,所占的事情和占卜的结果等。因甲骨文的文字,大都是占卜之辞,所以称为“卜辞”。

殷商为一个朝代两种称谓。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王推翻夏桀后建立的奴隶制国家,称为商朝,国都定在今河南商丘的北部。传位到十代君王盘庚时,迁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遂改称为“殷代”,后统称为殷商时代。甲骨文即出土于“殷墟遗址”(殷代的都城)。1899年在此发现甲骨刻辞,到1928年正式开始考古发掘。甲骨文的发掘出世,曾惊动了中外历史学家的关注,把它定为“稀世珍宝”,考古价值极高。甲骨文发生的年代为商朝的中期(公元前十四世纪),距今约3300多年。卜辞著录的文字,主要以形象、形声、会意造字等,尤以象形造字最常见,是我国历史上相当进步的记事文字。围绕甲骨卜辞内容,考古学者研究认为:一是甲骨文为帝王天子刻写的卜辞,不是通用文字著录,地位极高。二是刻写在甲骨文上的内容完全是殷商王朝重要活动,为国家级最高层次的大事。三是占卜后能够记录到甲骨上,说明在朝野上下,有相当影响的轰动事件。

继甲骨文之后,同时发掘的还有“金文”卜辞。金文是刻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体与甲骨文相似,铭辞字数较少,也称作为“钟鼎文”。 甲骨文、金文卜辞的“兒伯”、“兒人”(见附书影件1.2)字样,台湾的考古专家研究认定为“兒伯”,是兒国的首领,“兒人”是指人民。同时认定为倪姓的始祖,为倪姓的起源。其历史根据是,从上古时期的夏朝,即有昌盛发达的兒国,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卜辞“兒伯”、“兒人”的铭文,再按照“以国为姓”起源之理推论,倪姓溯源到殷商时代,应该是顺理成章之史。

1994年,在香港大学召开的第八届亚洲族谱学术研讨会上,对《库方二氏藏甲骨》(库方二氏乃美国的两位传教士,专门从事甲骨文的收藏工作),第1506版中牛胛骨上的刻辞,组织了专门研讨,认定为这个拓片上所著录的铭文,是中国最早的家谱(见附影件3.4),台湾历史学家张秉权、董作宾先生认定为“牛胛骨上的兒氏家谱”,并将拓片上刻辞的兒氏十一代传人,按长幼排辈依次列位,使我们清清楚楚地认识了上古族人(见附影印件5.6))。台弯第三代甲骨文研究传人----国立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副教授黄兢新女士,为牛胛骨上的兒氏家谱作了专题论著,在其“结语”中,阐述了中外考古研究专家对“兒氏家谱”的真伪之争,肯定了“兒氏家谱”的真实性(见附书影件7 )。

上述均来自湖北宜昌宗贤“政钧”提供史料。族人政钧祖籍山东,其前祖元代迁居湖北。赋闲后满怀“崇先敬宗,尊族爱姓”的高尚情操,自1982年起,著手收集全国倪氏家族的历史资料,几年来,先后与我们邮递了上百篇有关倪氏家族的历史文籍,为我族寻根溯源,修续完善倪氏族谱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立足于“尊姓爱族”的历史高度,通过甲骨文、金文卜辞中有关“倪氏家谱”历史资料研究,对吾姓可作出四个历史评价:

四千多年的古老兒国,三千多年的倪姓起源,均根植在美丽富饶的山东枣庄地区原滕县、峄县境内的沃土上。有悠久历史的倪姓家族以“贻丰堂”号呈家兴业旺的蓬勃上升之势,发展经济,搞活企业,创造更多的家族财富。从上古到今昔,说明古滕大地为我倪氏福圣之地。为发展经济,振兴中华做出应有贡献。

“兒”字见于甲骨文卜辞,足最我倪姓之源肇于上古。兒国虽然是东夷(古代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称谓)的部落方国,却有举世不凡的社会影响。正是出于兒国的强盛,兒族的地位赢得商代朝阁的重视,方可涉及到甲骨卜辞之中。牛胛骨上的兒氏家谱,虽然考古学者有真假之争。但在三千多年前,除著录的兒伯、兒人外,还有十二位兒氏之名,十一代传世班辈并列刻辞在甲骨上,这却又是一个极其少见的家族历史文籍。商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奴隶制大国,是奴隶制社会高度发展的重要阶段,又是我国文字可考最早的一个朝代。那个时期的中国姓氏已形成上千年,在全国众多姓氏中,却偏偏有兒姓班辈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上,意义非常深远。

按照我国民间流传的一份《姓氏来源》资料研究,百家姓中所著编的姓氏有500余姓,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随着我国高度文明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不断进步,考古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甲骨文中兒氏家谱的真伪之争定会排除,它将成为中国最早的姓氏家谱,我倪姓文明历史也理当成为中华姓氏的第一家了,澄清之日当在不远。具有三千三百多年的倪姓家史,又有中国第一家的族谱典籍,倪姓家族应该称为“历史悠久,灿烂辉煌”。

商代最后的一个君主----殷纣王,专横跋扈,荒淫失政,群情义愤,反声四起。而东夷地区的诸小国,经济实力日益强胜,必然动摇商王朝的统治地位。其中的兒国也与当朝形成时服时争的局面,在东夷诸国步步紧逼的形势下,殷纣王调动千军万马东征伐夷。兒国等诸侯小国也不示弱,勇猛迎战,此战大大消耗了商王朝的实力,导致“纣克东夷殒其身”,最终商王朝灭亡。这从侧面说明东夷各国具有相当强的实力。

周氏王朝统一天下后,东夷诸国的强盛之势,仍然构成对周天子的威胁。为加强奴隶制国家的统治,巩固东土,周成王时期,征调了几十个诸侯国的军力,组成精锐之师,命周公统帅东征大军,大举讨伐,东夷诸国最终还是敌不过强大于自身数倍的军队均遭破国之灾,历经夏商两个朝代,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兒国终于灭亡,由于兒国与邾国接壤,兒国领地并入了邾国的版图。

春秋时期,邾国的第七代君主夷父颜,又称邾武公,在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782年),弱小的邾国因他继位而崛起,成为邾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风云人物。他积极支持和服从周天子,参加诸侯联军征伐蛮夷,并建立了功勋,得到周天子的封赏,并乘势把邾国的疆土由邹县扩张到南包滕县、峄县,东到费县,西到济宁、鱼台等地,由原来的国土三十里扩展到二百余里的中等国家。

夷父颜有两个儿子,长子夏父,次子友父。夏父成为邾国王位的继承者,邾武公乘疆土拓展,受天子赐封的鼎盛之时,经周宣王同意,于公元前789年将自己的小兒子友父封到原兒国故地,组建了一个新兴的国家,称为“郳国”。早期的兒国破灭后,在这片一古老的沃土圣地上,以土著形成的兒氏家族,依然在这里繁衍生息。邾友父来此建国后,使兒氏这片古老家园又焕发了生机,重得复兴,并将原兒字右旁加“邑”,建立了一个生机勃发的郳国。这个大变化,充分说明“邾友父”是位有才智,有谋略的开国之君。他虽然代表了邾氏王族之裔,却与当地士著兒姓融合在一起,合力治国安邦,特别是将新兴的国家仍定为“郳国”,其意义十分深远。再看邾友父施用组建国家的重大举措,又与他的前祖“邾挟”当年开创邾国的施政纲要如出一辙,周武王封“曹挟”到“古邾娄”士著方国的领地立君建国时,就是带领著他的曹姓族人来此定居,与土著邾氏和睦相处,经过几代人的融合,便形成了新的邾氏家族,新兴的邾国也得以繁荣昌盛。在反映上层君主的姓氏变化上,更有最大的相似之处,曹挟为邾国的始封君王,即位后仍称曹挟,不叫邾挟,尔后的国君皆以“邾”为姓了。同样的邾友父也为郳国的首位君王,仍称邾友父,后世的君主均姓郳,皆以国为姓的例证。

2002年6月,山亭出土的郳国贵族墓葬文物记载,是最好的历史印证。根据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出土文物公布的情况,一号墓出土的四件文物上铭文“邾友父”,二、三号墓出土的文物皆铭为“郳庆”。说明友父以下的第二代国君已经不姓邾而是姓郳了。同时,从出土的文物中还鉴证出另一个历史问题,就是对“小邾国之称亦非国之正名”,这是历代的历史考古学家严正指出的问题,由于兒国的开国君王来自邾国,后人以此邾非旧邾,便在邾之上加个“小”字以示区别,因此,小邾国之名应是郳国的非正规称谓。

从夏、商时代的古兒国发展到春秋时期的郳国,这个变化应该说是倪姓发展历史的大转折,先由土著族组成的方国进入到邾国的附庸国,再到“郳犁来来朝”受周天子赐封的子爵国。倪姓家族顺应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倪姓得以发展壮大,到郳犁来时期更为辉煌耀之。郳犁来为邾友父之后第四代国君,即位后以他的雄才大略,施用灵活地邦交政策积极靠拢大国,最后在鲁国的帮助下,得到周天子的认可,任命为“子爵国”,这是郳国第一次升到周王室封赐的诸侯国,从而摆脱了与邾国的附庸关系。君主倪犁来不但把郳国推向了鼎盛阶段,而且把国君之名以“郳”字当头称雄于世,他的功绩与声誉大大超出了任何一代君主,特别是对倪姓的发展壮大作出了永世不可磨灭的贡献。清朝时期,滕县举人王特选曾有一首‘残垣夕照想犁来”的诗句,充分表达了作者通过考古对‘犁来”的崇敬和怀念。

郳黎来应当尊为倪姓之“祖”。

黄帝、颛顼、陆终、曹安均为曹、朱姓之远祖、前祖,后又融入了倪姓,邾友父之后又分出了“颜”姓等等,上述诸姓皆一脉相承。倪姓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随著历史沧桑之变,曾发生过四次文字上的变化,但这些变化都伴有深刻的政治背景。

“兒”字是最早出现于由东夷土著形成的方国----兒国。到殷商时代,按以国以地为姓,甲骨文、金文刻辞的兒伯、兒人说明“兒”字开始为姓了。“郳”字在春秋时期邾友父来此建国时,加右部“邑”偏旁为“郳”。这是东周时期典型的以国、以地为姓的范例。 

“郳”字为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激烈动荡之中出现,约在公元前261年遭楚人所灭,为避楚国镇压之“仇,“兒”字又去掉“邑”旁,仍沿用兒字,以求遗民再兴。 “倪”字出现在东汉时期。西汉未年,山东东部、江苏北部一带发生赤眉军起义,并攻入长安。后因粮草饥荒退出长安,准备东撒时遭到刘秀的围击,赤眉起义失败。兒宏在这次对赤眉征战中有功于东汉王朝。光武帝给以加官封赏,并赐“倪”字,传至当今吾姓用字。

关于郳国的都城之说,概括为三种:①滕州市城东一里的小邾城街;②枣庄市山亭南的东江村;③枣庄山亭区西集镇东一里的高土台。三种说法历史研究者争议颇多。按西晋杜顶:东海昌虑东北有郳城之说,在东江郳国王室墓地发掘后已得到了证实。昌虑故城位滕县东南约30公里,即今羊庄镇境内的土城村,昌虑为汉设县,辖于东海郡,隋时县废。今山亭区的东江村恰位于昌虑故城的东北方。不但挖掘出郳国王室墓葬,而且还钻探到一段古城墙址,经过试掘后对夯层、夯窝、夯土包含物及文化堆积层进行综合分析,可确认为城墙,构筑于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认为此城应是杜预所说的郳城。然而,东江村古城只是郳国一早期都邑,并非后期城邑,各种迹象显示,郳国还应该有另一座都城存在。宋代罗泌“兒”条云,今承县(峄县)滕县东南有郳故城,《峄县志.古迹考》关于西集村附近土台旁有旧城基的记载。土台位于毛山之阳,西距西集镇约一公里,东部紧靠河北村,村东不远即神山,土台南侧紧濒古河道。这是一座较完整的高大土台,土台周围散见许多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陶片、石器和东周时期陶片、板瓦、鬲足等古物。这个土台又恰处郳国的疆域内,从土台形制、规模及台址附近东周聚落遗判断,应示郳国晚期都邑所在。

据《左传》所记,约在郳犁来十一年(公元前679年)秋天,以宋国为主,联络齐、邾共同攻打郳国,其原因由于郳国背叛了齐国、宋国,疏远了邾国,亲近了鲁国。三国的军队杀气腾腾,侵入郳境,势如破竹,直逼到郳国都城。这场战役打得异常惨烈,双方死伤无数,就在郳国都城万分危急之时,三国的军队骤然撒兵了,主要原因是郑国利用这个机会发兵攻打了宋国,宋国情势危急,不得不撒兵回国援助,齐、邾两国也只好撒兵回朝了。在这场战争中,三国联合兵力共有多少,不见史载,仅从宋国部队回国救援的情况来分析,这次三国伐郳,是调动了大部队,使用了重兵力来作战的,如果没有郑国发兵攻宋,恐怕郳国将遭受灭顶之灾。这次战争郳人伤亡甚众,城邑遭到严重的破坏,郳国元气大伤,应该是导致另迁都城的重要原因。而新迁之地,经选择向南约10公里的西集镇河北村附近,即后人所称“郳犁来城”,东江村的都邑自邾友父始居至郳犁来南迁,最多相隔一百二十年时间,约经历四代国君,自郳犁来之后直至郳国灭亡,西集附近的新都邑一直是郳国后期的政治文化中心。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这时由周武王开创的周室王朝的鼎盛正逐步走向衰落,周天子的统治地位已不能起到控制全局的作用,特别一些大的诸侯国,为扩张势力范围,不断向别国争斗掠夺,史书称为“诸侯争霸”。如名澡一时的齐恒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都是争霸的风云人物。邾友父所创建的郳国(约五百余年,公元前782-261年)最终也毁于“争霸”灾难之中。郳犁来的鼎盛把国家推到诸侯国阶段,代表了郳国的兴盛,其地位也得到其他诸侯国的认可和重视,能够独立积极地参与国际交往事务。见于《春秋》记载中,郳国曾参与二十五次诸侯国国际交往活动。诸侯争霸愈演愈烈,弱肉强食的局势十分严峻,郳国最终连同薛国、滕国、邾国等小国统遭楚国所灭。

涉及到“避仇二字,由“郳”再变“兒”的历史情节,书中仅粗略提及,究竟是“避”何仇?“仇”从何来呢?再看《左传》中的记载:公元前506年三月,郳国国君参加了鲁、刘、晋、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齐会师于召陵,攻打楚国的活动。从这段春秋历史中不难看出“避仇”二字的含义,说明郳国曾出兵攻打了楚国,这次伐楚,虽然联盟了二十多个国家的军队,声威浩大,而对楚国的实力却没造成重创,给楚人却埋下了仇怨,对郳国则深藏了国破家亡的祸根。据《史记》载,楚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说明楚国有雄厚的国力和兵力。约在公元前妒年,楚国得势称霸,侍力扩张征伐,楚人带著复仇的积怨,一举摧毁了诸多小国,郳国当受亡国之难。

“郳"之所以再变“兒”字,这一字之差,其中包含如此巨大、深刻的内涵----国破家亡,生灵涂炭,遣民求兴。将亡国中的耻辱和痛苦融入在自已的血缘中,反映了一个族姓的坚毅顽强。这种国难同样降临到邾国,和我们“同门异户”的邾氏家族,也是由“邾”改为“朱”字。另据后人传说,国难当头时,由这片故土迁出了三个大支系的倪姓家族,一是投奔了吴越两国求生,今江浙一带。二是迁往郳国北部,后来史载的“千乘郡”。汉代前期,曾有我族名人“兒宽”,官居御史大夫,即为千乘郡人士,这是郳国被灭后,第一位出现的倪姓历史名人。三是随郳国族人强迫迁居到楚国内地,史料所记的湖北省黄冈县境内。

国破家亡后,郳氏族人被迫离开世世代代的故国家园,开始从郳国四处逃散,同时把郳人的血缘种子撒向了中华大地。这些新生后裔的郳族子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们迅速地在平安之地生根、开花、结果、繁衍,进而传世昌盛,成为当今中华大地上具有辉煌历史的姓氏之族----倪姓。目前国内几十万倪姓同胞的分布情况是南方多于北方。定居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北、福建、广东及台湾、港澳等地;一部分侨居海外。倪姓起源于北方为何现居南方为多呢。究其历史原因,有三种情况可供考证:①向从楚人争霸的历史背景上看,这次出兵争霸,完全是带著复仇的历史积怨,以雪多年遭受征伐之仇。考证与楚国结仇还应追溯到邾武公一夷父颜时期,约在公元前820年,曾奉周王室之命,亲自参与征讨过楚国,并为周宣王建立了功勋,得赐受封。尔后,邾、郳两国又出兵帮助齐国争霸伐楚,对楚人积怨某深,反过来的楚国必然以仇相报,从“郳”再改“兒”的变化情节中就不难看出,楚人当年对郳镇压手段之残酷,国破家亡,生灵涂炭,不得不摆脱困境,逃出火海奔赴异乡,再求生存。②从楚吴两国敌对相恃的关系上看,吴越之郳应是郳国难民投奔的理想之地。

公元前515年,楚国大臣伍奢因不满朝政,遭楚平王满门抄杀之罪,伍奢次子伍子胥出逃投奔吴国,帮吴王阖闾辅佐朝政,治邦兴国,使吴国强盛壮大,后吴王派兵攻打楚国,为伍子婿报仇雪恨,吴、楚从此结怨。再就是公元前488年,鲁国发兵攻打邾国,由于国君邾隐公终日沉湎歌舞酒色之中,事前没作任何防御准备,以至于造成鲁军长驱直入,攻占了邾国都城,俘走了邾隐公。眼见国家残破,君主被俘,为免生灵涂炭,大臣邾夷鸿决然跑到吴国去求救兵,对吴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吴国发兵攻鲁救邾,迫使鲁国从邾国撤军,挽救了邾国的命运,邾国与吴国从此结下了历史情缘。事隔一百多年后,当楚争霸,欺压兄弟国家时,由于楚国的强大,吴国虽然不能像当年攻鲁救邾那样拔刀相助,却能接纳邾、郳两家的遗民。再就是吴国地处长江下游,是自然环境优越的“鱼米之乡”,确为理想的安居之处。③从历代社会动乱的区域性上看,南方较比北方安定。翻开中国历史便可清楚地看到,从春秋战国到中国近代的历次战乱,不管改朝换代的战争,还是外族人的入侵,战火多是从北方燃起。庶民百姓总是祈求和平安宁,为求平安祥和的生息之地,相比之下,南方当有“苏杭天堂”之称了。

由此可知,倪姓族人聚落于南方之多,足以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们牢记亡国之痛,身在异地他乡,不断勇前进,无时不以恢复祖先的伟业,重现昔日的辉煌为已任,从此开始了我族复兴的漫漫长路,在二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为倪姓增光添彩。  (摘编自《滕阳倪氏族谱》卷二)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