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牧姓的发端和迁徙

2013年06月28日 | 阅读:844次 | 关键词:

    牧姓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牧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牧长,亦称牧监,是西周时期设置的一州之行政长官,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
    西周时期,除了分封给各诸侯国之地之外,王朝在各地仍设有行政管理机构,总归九州州牧管辖,九州称岛,各州之长官称牧长。
    在史籍《左传》中记载:“九州岛牧监。”在典籍《礼·曲礼》中记载:“九州岛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在典籍《周礼·天官·大宰》中更明确记载:“九两,一曰牧。以地得民。牧,州长也。” 这种行政体制后来为先秦所定制,从秦、汉时期一直沿用至唐、宋时期。在史籍《前汉书·成帝纪》中就记载有:“罢部刺史官,更置州牧。”在牧长、牧监、州牧等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牧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牧氏正确读音作mù(ㄇㄨˋ)。
    牧姓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井牧,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井牧,亦称经牧、小司徒,是西周时期由井田制产生的官位,就是管理田亩的官吏,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

    在史籍《左传》中记载:“牧,田官也。”在典籍《周礼·地官·小司徒》中记载:“牧,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隰皋之地,九夫为牧,二牧而当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当一,是之谓井牧。”在典籍《周礼·地官·遂师》中注释其职责:“经牧其田野。经牧,制田界与井也。”在井牧、经牧、小司徒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牧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牧氏正确读音作mù(ㄇㄨˋ)。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