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传平的半生“鸡”缘

2013年05月30日 | 阅读:672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苦难能使人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得到真正锻炼,人往往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意志坚强,今天的苦难可能造就明天的辉煌!

 


  从被迫辍学的高中生到如今的亿万身家,从一清二白的农民到现在全国三黄鸡养殖行业首屈一指的企业家。30年光阴,毛传平造就了一个依靠个人奋斗实现梦想的财富传奇,而他亲手打造的五星集团则记录了这位普通农民在时代变迁下的命运跌宕起伏。

  毛传平是谁?他曾经是一位在家养鸡的农民,历经数十年的打拼,如今已成为年销售收入20亿元的集三黄鸡产业化养殖、梅花鹿驯养及产品加工、粮食产业化经营等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头人——安徽五星养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全国科技兴村先进个人”、“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标兵”、“全国星火计划带头人标兵”、“安徽省十大杰出农民”、“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安徽省劳动模范”……

  “五星”——在旅游宾馆行业意味着“最好”、“最优秀”的意思,我就是要在养鸡这个行业做到最好、最优秀!11月8日,毛传平在五星集团总部,向记者娓娓道来他历经贫寒终成大器的人生故事。

21岁,第一次创业失败了

  1963年,毛传平出生在宁国港口镇的山门村,当时,那里还是个水、电、路“三不通”的穷山沟。毛传平家更是穷到“一年有6个月需要借口粮吃。”18岁那年,毛传平初中毕业,当时山门乡有300多个人考高中,仅有16个人登榜,毛传平就是其中一个,但是高中只读了半年,家庭日益不堪的经济压力让他不得不辍学打工。

  “当时在生产队一个工就2、3毛钱,后来政策松了,在村里的集体砖窑厂干了几年后,于是我就想着能不能自己在家搞个窑厂给自己挣钱。”1981年,毛传平在自家的自留地上建起了全村第一家私营瓦厂,后来才知道,那也是宁国第一个私营砖窑厂。“为了烧好一窑砖十天十夜不眠不休是常有的事”,毛传平心里有股子拼劲,就这样,不到三年。他的窑厂业务就超过了村里的集体窑厂。

  可是,好日子并没有就此一直关照毛家,“到了1984年,几乎是一瞬间,突然窑砖就卖不出去了”,为了找出原因,毛传平特地去到浙江一带调查,这才发现“我们的窑厂是手工生产,而别人的都相继换成机械化的了,生产速度又快,产量又高,成本还低,我们也没有资金去进设备,竞争不过人家!”为了减少损失,毛传平果断关闭了曾经给他带来无限自豪和荣耀的砖窑厂,但也让他悟出一个道理,将来机械化生产是主流,手工工艺早晚会被市场淘汰,要生存、要发展壮大,必须是机械化、现代化。第一次的创业失败却意外拓宽了毛传平的发展思路,那年,他仅仅21岁。

一张废报纸开启的“鸡”缘

  1986年,一个偶然得不能再偶然的事情,重新开启了毛传平的创业大门。“10月的一天,我去买盐,店里用一张旧报纸包好盐给我,回到家,打开这张报纸,无意中看见一则新闻,说的是休宁一个叫曹应强的人靠养鸡成了致富能手,当时就让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咱能不能也来养鸡试试?当天下午,我就到书店找到这方面的书籍刻苦钻研了起来。”

  谁都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张皱巴巴的废报纸,竟然改变了毛传平的一生。

  “起初,没有养殖地,我就把自己刚结婚的新房改造成孵化房,还硬将自己一家老小四口人拉到院子里的草棚里,靠着从信用社贷来的200元钱,和煤油灯日夜作伴,从此开始了养鸡生涯。”

  毛传平是一个农民企业家,作为农民,他吃苦耐劳,知道要有收获就必须勤勤恳恳的干活;作为企业家,他又有着清醒的头脑,明确的发展思路,在外人看来似乎是上天眷顾的赐予,实际上却蕴含着步步为营的智慧。

  “‘五星’一步步走来,我将其分成三个阶段”,1986年-1992年是发展起步阶段。6年的磕磕绊绊,一家人起早贪黑地围着鸡棚忙活,养殖、运输、销售全部由我负责,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是早期的资本和经验积累让我总结出养鸡四句秘诀:优良品种;优质饲料;科学饲养管理;永久的市场开发。

  “1992年-1996年是养鸡创业阶段。1992年,五星养殖公司成立,我开始尝试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养殖,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发现两个问题,农民想致富,一是找不到门路,二是没有资本,于是我就发动村民都来养殖三黄鸡,并作出了“农户只负责养鸡,其它的事由我来做”的承诺。这一过程中,‘五星’逐步形成了自己产业的基本模式——公司+农户,并带动3000农户走上共同致富道路。

  1997年-现在,五星集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熟并逐渐普及,由“五星”出面担保,向信用联社贷款,农户与“五星”签合同,从毛传平这里获得苗鸡、饲料记上成本,鸡养成后,由“五星”照合同价收回,两项结帐,赚的钱归农户。对农户而言,不用操心本钱和销售,只要把鸡养成了,这几乎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仅2007年,农户纯收入总计达到1.5亿元。

  毛传平深知养殖业是低门槛、高风险、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的行业,单单靠公司担保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想到了利用公司资产保险和农户资产保险相挂钩的方式向商业保险公司提出保险要求。2002年到2008年担保贷款额达10亿元。

  如今,五星集团围绕着三黄鸡主产业继续扩展产业链,2002年至2003年,公司完成了与广东粤禽公司(广东家禽研究所)的参股经营,成立安徽省首家股份制三黄鸡育种公司,成功研发了“五星”牌三黄鸡系列品种,并顺利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6年,建成年屠宰3000万只肉鸡的现代化加工线,五星公司三黄鸡产业化养殖规模成为全国同行业排头兵,被农业部授予“国家优质家禽标准化生产试点示范基地”。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这是对毛传平的最好诠释。

  曾听说创业初期的毛传平每天凌晨2点起床,架起鸡笼骑上自行车,从山门乡往返宁国城区卖鸡,刮风下雪,风雨无阻。“那算什么苦难啊,那是劳动!根本不算什么,只要不危害到我的生命就算不上苦。”毛传平对于困苦的解释似乎也印证了成功人士的非凡之处。

  1986年腊月,当时养鸡刚起步没有经验,为了给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鸡保温,毛传平在新房里搭起大棚,里面再放上炭火盆,因为空气不流通造成市内二氧化碳过高,毫无察觉的他当即昏倒,幸亏家人发现及时才免去了性命之忧。

  90年代初到黄山、陵安一带开拓市场,“当时由于运输条件差,三轮车只有一个驾驶座,我就坐在工具箱上,每天来回二十多个小时都不敢合眼,因为一不留神就会从车上掉下来,有一个星期,总共翻了五次车”,“有被三轮车甩出马路5、6丈远的,也有翻车被车轮擦边碾过的惊险……所幸每一次都有惊无险”。现在回想起来,毛传平总是轻描淡写的笑谈。

  “商场如战场”,采访中毛传平总是重复着这句话,的确,在低门槛的养鸡行业,千军万马过独木,能坚持走下近30年的必须要有战士一样的坚强和无畏。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毛传平有时必须用野蛮的方式保护自己,他曾经举起扁担追着欺行霸市者满农贸市场跑,也曾经在抵御外来鸡贩的“挑衅”中,手指曾被打成两段……

  自由市场的血肉相博让毛传平懂得一个道理,要发展靠硬拼不是出路,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才能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增强抗风险能力。从那以后,毛传平开始向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道路一步步迈进。

  但是行业的特殊性并没有因为发展思路的转变而少些挫折,1996年,五星集团因“6.30”特大洪灾重创伤痕累累,1997年的一场龙卷风又将养鸡场全部吹垮,2002年“非典”咄咄逼人、来势汹汹,2004年,席卷全国的禽流感从天而降,2008年的特大雪灾百年不遇……经过太多风雨的毛传平如今显得更加坚定,“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完善抗风险机制,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2005年,我们与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签订了四十万吨大米合资项目,项目总投资2.5亿元,建设安徽省最大的优质米加工基地;2006年,相继建成年屠宰3000万只的肉鸡加工生产线和冻库……”

  创业路上无坦途,历经磨难,使毛传平深知苦难是最好的老师,苦难能使人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得到真正锻炼,人往往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意志坚强,今天的苦难可能造就明天的辉煌。

“我最幸运的就是赶上了这个好时代。”

  毛传平成功了,但他没有沾沾自喜,“走到今天是当初没有想到的”,毛传平告诉记者:“拼搏加上机遇等于成功,拼搏需要一个人爱岗敬业、诚信做人、诚实做事,而我遇到的最大机遇就是改革开放这个好时代,给了我们机会去创业,更给了我们跌倒后再次爬起来的可能。因此,我一定要感恩社会,回报乡邻!”

  如今,在毛传平的家乡——山门村,科技文化活动中心月月上演地方戏、水泥路实现户户通、自来水接到灶台、垃圾实行袋装化、80%的村民在企业上班……近年来,毛传平在企业经营蒸蒸日上的同时,还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先后投入400多万元,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素质,成功探索出一条“村企共建”新农村建设的崭新模式,让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的乡邻,在家门口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在他的典型示范下,宁国市掀起了“百企联村、共建家园”的活动热潮。目前,全市已有140家企业与百余个村成功对接,捐资2600多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万余人。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