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苗家大院

2013年05月25日 | 阅读:2397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光绪三年(1877)秋,在山西万泉县(今万荣县)阎景村东口,一排当街搭建的敞格外引人注目,棚里支着几口大铁锅,锅里翻滚着即将出锅的热粥。棚外的饥民排成了长龙,长时间的忍饥挨饿使他们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皮肤干枯粗糙。几个伙计打扮的人在一旁维持着秩序,嘴里不住地喊道:“大家不要挤,我们东家说了,不管来多少人,都会吃饱的。”

  伙计嘴里说的“东家”,就是舍饭的苗掌柜,叫苗敬修,他所在的大家庭,是村里世代行善的好人家。
其实,苗敬修的祖籍并不是阎景,祖上也不姓苗。在明永乐年间,陕西省韩城县遭灾,一个名叫相里百泉的人,只身漂流东渡黄河,来到山西万泉县的薛店村,走街串巷,靠缠簸箕的手艺谋生,村里人因叫他相里复姓不习惯,便简称为“老里”,时间一长,就被演变成了苗姓。明朝末年,苗家第八代传人苗永山举家迁居到万泉县阎景村。苗永山继承祖上家耕遗风,兼营小手工业,经过几代人勤俭持家,家道逐渐殷实。1821年,苗家第十三代的苗文炳头脑灵活,又吃苦耐劳,开始弃农经商,摆摊贩卖土布。苗文炳了解到陕北靠近宁夏、内蒙一带的靖边、安边、定边(简称“三边”)等地,因土地贫瘠,气候寒冷不能种植棉花,当地人对土布需求量大,价钱也比本地高好几倍,往返一趟,利润颇丰,便用手头摆摊卖布的积蓄在本地收购土布和其他杂货,长途贩运到“三边”去卖。 由于他为人厚道,讲究诚信,贩卖土布生意顺利,手头逐渐积累起日后扩大经营的原始资本。

  苗文炳发迹之后,不再是单枪匹马贩运土布,而是同弟弟苗文阶、苗文蔚一起组织了马帮进行大批量贩运。他们从当地收购土布,驮运到“三边”,返回时,又捎回皮货、药材等内地需要的货物,坚持双向长途贩运。就这样,苗家的生意越做越大。至其第十四代“敬”字辈时期,苗家的经商分号“敬义泰”、“敬信恭”、“敬信溥”、“敬信诚”已遍及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湖北、河南、上海、北京、天津等15个省市40个地县,共一百多个店铺。经营项目多达两三百种,并生产加工销售糕点、玫瑰露酒、枸杞酒、黄酒、酱油、陈醋等。就这样连续几代艰苦创业,勤俭治家,苗家终成晋南巨贾。

  苗家现在这个占地五十余亩的宅院,就是明末清初年间,第八代传人苗永山举家迁徙到阎景村东沟后凭崖而建的。
苗家的传奇之处不仅在于它以农耕起家,继而弃农从商,再而兴办工业,更在于它乐善好施、博施济众,倾家族之力在晋南及陕、甘、宁一带周济贫民百姓的大善之行。
散家财赈灾救荒
在山西的历史上,发生旱灾的次数似乎比水灾要多。那些不辞辛苦、拖儿带女、千里迢迢、背井离乡从中原大地来山西躲避水灾的百姓,到了山西后却出乎意料地遇到了与此前的遭遇完全相反的另外一种灾难——旱灾。
 
  1928到1929年,即民国十七年到十八年间,山西又逢大旱,粮食无收,死人无数,连家鼠都因饿死绝。晋南遭灾最为严重。
在苗家大院一间不算大的屋子里,苗氏家族第十五代“道”字辈的兄弟苗道升、苗道行、苗道在、苗道荣、苗道临等人围拢在一起,守着一盏油灯,头碰头地聚会商议。他们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拿出所有的积蓄,救济周围17个县的灾民。
  有据可查的资料显示,苗家兄弟当年向这17县每县捐助1000银元(当时的一块银元约略相当于现在人民币40元左右),另为河东旱灾救济总会捐款10000银元,对本县、本村及其原籍所在地的薛店村特别救济4000银元和2000银元。苗家还在薛店村家庙、阎景村祖师庙、运城池神庙附近设粥场舍饭。他们为薛店村、阎景村全体村民登记造册,开饭时鸣钟告知,村民自带碗筷,一日三餐不限量供给,吃饱为止,直至第二年秋收后家家有粮吃粥场才解散。这一善举,使河东许多百姓得以存活,而阎景、薛店两村未因灾荒饿死一人,也无一户因此而变卖家产。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