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氏先贤在发展中华诗词文化中的贡献

2013年05月25日 | 阅读:818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中华诗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发展过程中,各个时代的形式和格调虽然不同,但都各具特色,是文学艺术的历史之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由不同的古体诗发展演变形成唐代的“近体诗”(格律诗),和起于唐代的词的创作和发展,苗氏先贤们都起到积极推动和创作的作用。为了探索诗歌形成的演变发展,现以一管之见,作如下阐述。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收西周初年(公元前十一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500至600年左右)的诗歌编辑而成,全书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的篇名叫《国风》,是载民俗歌谣。雅有《大雅》、《小雅》,大雅是反映封建王朝的重大措施或事件的诗歌;小雅是批评当时朝政过失或发怨愤的民间歌谣。颂是贵族统治者歌功颂德的作品;也有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以四字句为主,也有长短句。体裁有赋、兴(去声)、比三种。“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为赋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为兴体;“以彼物比此物”的为比体。在长诗歌中,有两种或三种体裁交错并用的,如“赋而兴也”,“兴而赋也”,“赋而比也”,“赋而兴又比也”,“比而兴又赋也”之类。以后诗的形式有变化,但赋、兴、比的体裁仍然是适用的。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