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支系,主要是桂西北地区,资料很少,具体分布情况不明。如河池市的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南丹、宜州、罗城、环江;百色市的靖西、德保、田东、田阳、田林、隆林、西林、乐业、凌云;崇左市的扶绥、宁明、凭祥、龙州、大新、天等;桂林市的龙胜、资源、全州、兴安、灌阳、灵川、临桂、永福、阳朔、荔浦、恭城;柳州市的三江、融安、柳城、鹿寨、柳江等5个地区。
阅读:2549次
-
据宾阳版《广西蒙氏族谱》记载,宾阳蒙氏始祖永田公,讳延永,五代及宋初著名文臣。原籍湖南长沙府善化县莲塘村。五代末宋初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奉诏任宾州知府,与弟延锡同赴任,世称知州公。官任之际,值武陵绿里贼寇为乱,公奋身率兵平叛,血战沙场,忠贞报国,与弟延锡,俱及遇难,朝廷敇封公为忠义奉直大夫。子光辉、少连,孙傅卜葬公于宾州城西南大浪塘村北六羊岭。牛眠福地。座子午正针。公享年60,十二月初二为公生
阅读:10036次
-
安定郡:汉武帝时期设置,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平凉地区的一部分和宁夏西部。
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析北地郡地置安定郡,治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县),领临泾(今镇原县东南)、安武(今镇原县西南)、彭阳(今镇原县东)、抚夷(今镇原县北)、参峦(今环县西北)、祖厉(今靖远县和靖乡的河包口)、鹑阴(今靖远县水泉乡陡城堡东)、阴密(今灵台县西南)、泾阳(今平凉市西北)、乌氏(今平凉市西北)、爱得(今泾川县东)、安定(今泾川县北)12县。
阅读:1132次
-
献典堂:春秋时期,楚国复国以后,楚昭王决定重新治理国家,壮大楚国的势力。但发现楚国以前的一切典章制度都没有了,这时楚国大夫蒙谷又为楚王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典章制度献给楚王,使楚国的治理有了新的标准。
阅读:962次
-
据蒙春光编写的《广西蒙氏略述》记载,蒙泽吉于东汉光武帝刘秀年间(公元42年),随马援伏波将军南平征则、征贰时,落业广西横县鸡儿滩(今蒙垌),后沿迁徙至四排岭,再搬到今横县蒙村江头村定居。经过579年后,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朝安奉唐天子命,率弟朝泰和朝怀随帅统领大军南下会同各地勇士,讨平寇蛮,后奉旨扎营横州,并定居横县蒙村。
阅读:2950次
-
据说,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元),万承万宝是两兄弟,万承公生三子念四念五念六,长子念四卜居韶州仁化恩村,次子念五先定居广东南雄府珠玑巷,后迁居广东南海县瑶头村清安坊,念六入迁广西邕宾和永安州(今蒙山县)等地。三念公中,念五的后裔人丁最兴旺。
阅读:15778次
-
浅谈广西蒙氏五大支系之三山支系
蒙三公,讳三山,字景衡,别字卓霄公,湖广长沙府善化县竹儿村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丁酉挈家俱随梧州府任所,丙午年(公元1306年)病卒于军事,葬于梧,后次子蒙元佑后裔仍居梧州,亦有入居苍梧、藤县。长子蒙元保,父病故后,于公元1306年溯流而上定居北流(17个村落)博白(49个村落),贵港、容县等地。三山公后裔约1万5千至2万人口。
阅读:2427次
-
贵州丹寨蒙氏字辈:“总军正登恩时德光永兴世应权成美荣华庆万春”。贵州黔西、大方蒙氏字辈:“德金大有光朝忠升显达兰桂绍书香”。江西宁都蒙氏字辈:“富以彦世毓廷埙其君仲崇希景亮昭承震庚子兆胜集贤仁先启列惟有良元本必生和祥光万福来星开亦月明高太上秀才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讼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中华物宝丰全球敬仰神桃李满洲洋科学宇宙航”。
阅读:2688次
-
南康蒙氏宗支与其它宗支有什么关系呢?
阅读:15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