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阴郡:古代原称华阴县,为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汉朝高祖刘邦八年(壬寅,公元前199年)置华阴县(因在华山之北故名华阴),治所在今陕西省华阴县东部,南朝宋时移治今陕西省勉县西北。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华州置华阴郡,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华州,故城在现在陕西省华阴县东南。
阅读:867次
-
雁门堂:文、田、童、农。战国时为赵地,汉为郡,地当山西旧代州,宁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带。 06、陇西堂:牛、辛、李、时、彭、董。秦郡名,地当甘肃旧兰州、巩昌、秦州诸府。
阅读:1098次
-
北京昌平蔺氏字辈:“长俊洪玉进士伯永胜文成连”。
北京蔺氏一支字辈:“文朝明德宏玉廷启先宗学习诗书久安邦世泽隆仁义传家远礼智本道崇荣壁克绍绪华国庆大同”。
山东蒲洼蔺氏字辈:“立谱荣仕祖佳初振世芳文武国栋良博学升华章山泉泽星宇千秋运吉祥”。
山东莱芜蔺氏字辈:“孝寿福禄全文武友圣贤安邦运经纬先如英明传”。
阅读:1129次
-
完璧堂:战国时,赵国得到了"和氏璧"。当时秦国很强大,骗赵国说,愿意拿15个城市来换这块"和氏璧"。赵国觉得很为难--给璧怕秦国不给城;不给璧,又怕秦国兴兵来夺。于是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秦王接过和氏璧后,只交给大臣们传看,丝毫不提交城的事。蔺相如知道秦王根本没有意思交城,于是对秦王说:"你们只知道夸璧好,却不知道璧上还有个瑕疵呢!"秦王就把璧交给相如,要他指出瑕疵在哪里。
阅读:758次
-
华阴堂:以望立堂。
阅读:1038次
-
中山堂:以望立堂。
阅读:721次
-
中山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一时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秦朝时期归属于巨鹿郡。二是西汉汉高祖刘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汉景帝执政时期改回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一带
阅读:746次
-
太原堂:王、羊、祁、易、武、祝、宫、温、霍、阎、尉迟。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阅读:804次
-
京兆堂:申、史、宋、别、冷、杜、车、宗、段、计、韦、晁、郜、浦、象、康、舒、雍、寿、酆、黎、皇甫。汉三辅之一,地辖长安以东至华县一带。
阅读:7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