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绣浴火重生 有赖岭南书画
近日,苏州镇湖的三件苏绣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这一消息令享誉盛名的苏绣锦上添花、春风得意。虽然同为中国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之一,与苏绣相比,广绣(广绣与潮绣统称为粤绣)却黯然失色。近来不少业内人士频频呼吁不要让广绣后继无人,广绣艺人认为只有与岭南书画“联姻”才是发展的捷径。那么,岭南书画究竟能否助力广绣走出困境,“老枝发新芽”?
衰:
如今走出国门
只是普通手工艺品
历史上,广绣多为男工,在四大绣种中最为特殊。广绣产地原来以广州为中心,包括顺德、南海等地。据了解,目前南海已基本没有广绣,顺德尚保存个别工作室,广州则还有许炽光、陈少芳等为数不多的大师。
广绣四代技艺传承人许炽光自6岁开始学习刺绣,至今已有70余年:“清末广绣最为兴旺,因为当时的口岸在广州,广绣有天时地利之便,出口量巨大,最鼎盛时,广绣的男工达到3000名。”据了解,当时部分外国商人自己出图,所以很多出口的绣品上都是外国人像、外国风光等。
上世纪70年代后,出口的广绣大多为实用品,包括珠绣、服装等,但一时风光后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上世纪90年代,市场没落,广绣式微。2003年,广州绣品工艺厂开始改制,装饰和收藏双线发展。广州绣品工艺厂党支部书记黄志文说:“目前广绣最大的市场在广州,这一市场已经逐渐认可了它的艺术和收藏价值。但在国外,还是把绣品当做普通的手工艺品。”
争议:
走市场化还是坚持传统?
和苏绣相比,广绣的产业规模较小,人才储备不够充足,市场化程度也不高,作品数量不多。由于广绣的地域性强,主要买家都是广东本土人,省外的影响力还不够,未能打开外围市场。也有收藏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广绣艺人不善于宣传推广,慢工出细活,所以市场相对平和。
钟情于绣品收藏的吴先生说:“广绣目前还只是区域性的绣种,而苏绣已经超过地域限制,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甚至世界性的绣种。”不过,苏绣的盛名之下也不乏批评。“市场化程度过高”就是对其最不客气的批评。吴先生透露:“市场上现在不仅存在粗制滥造、千人一面的苏绣,竟然发展到在朝鲜进行加工,以机绣加手绣制作成所谓的‘苏绣’。”他认为,这部分粗劣的“苏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绣的品牌。
许炽光希望,广绣不要走苏绣那样的市场化道路,而是沿袭传统手工技法,精耕细作:“我们应该坚持做有传统特色的广绣,不要做跟别的绣种没有区别的东西。对此,黄志文很有体会:“即使再怎么精细但没有地域特点,就不是广绣了。或许我们的风格、技艺未必最好,但要做最有特色的,而市场也会有相应的回报。”
出路:
以岭南名家书画为稿
“以岭南书画名家的作品为画稿是广绣发展的‘捷径’。”吴先生说,“广绣艺人即使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也肯定不能跟成名成气候的书画名家相比,所以应该有所分工,以书画家的作品为稿,自己用精湛的技艺来表现,让两种艺术得到完美结合。”
黄志文也赞同这个观点:“书画名家的作品已经获得市场的认可,广绣艺人以他们的画作为稿,可以不用把创作的时间过多浪费在琢磨市场上。而艺人们用刺绣重现岭南画派的历史和今天,作品往往能展现出与国画不一样的效果,也会令画家们满意。他们之间可以通过这种艺术的交融和交流,互相获得新的启发。”许炽光在创作上也“与时俱进”,“这样广绣在兼顾‘岭南风’的同时,又可追求传统手工的工艺美。”他根据岭南名家的画稿所绣出的广绣作品“又赚吆喝又卖座”,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
在此之前,苏绣也有借用油画作品或摄影作品为稿的做法,但一些作品因为涉及到版权问题引起争议。黄志文强调,这要求广绣艺人或厂商在创作前与书画家良好沟通,签署规范的协议,保证彼此良好的合作:“不同的作品我们都会定下限量,一般一件书画稿只会绣两到四幅刺绣。绣品还会有画家签署的证书或委托书。”据了解,广绣的这种创新已经开始获得收藏者的认可,并愿意投资数十万元来收藏和购买,而吴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除了个人的喜好外,他收藏这种广绣的理由,一是这种广绣通常是限量作品,符合收藏特性,二是广绣艺人用刺绣表现书画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经过了再创作,在图稿的基础上对细部进行了设计和演绎。
收藏小贴士:
绣品到一定的年代后,褪色和脆弱老化问题很难处理,一般情况下,只要使藏品达到基本完整清洁的状态就行了,没把握决不要轻易施以清洗修补。
绣品一般怕光、怕湿又怕过于干燥。所以,收藏织绣处要避光,最好有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湿度控制可通过通风和干燥剂的使用来达到。此外,防蛀防霉也很重要。把绣品放入樟木箱中保存,这样能有效防蛀。
展示时最好装在镜框里。防止观者用手抚摸。整理时也要戴手套,欣赏时不宜凑得太近,以防呼吸中的水汽和细菌进入织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