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侨记者孔迈和孔姓

2013年07月22日 | 阅读:1301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1938年6月,全面抗战将近1周年,一位19岁青年从南洋侨居地与父母不辞而别,怀着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回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到达香港时,他在自己一张7寸黑白相片背面写上了这句话:“父亲母亲,祖国正处危亡之时,把我献给祖国吧!”托人把相片转交给在印尼的父母。从此,他与父母一别成永诀。这个令人钦佩的人叫孔迈。

  孔迈(1919~2008),又名孔东平,祖籍普宁南城村(今属下架山镇),出生于印尼苏门答腊岛,父亲是旅居印尼的普宁人。1927年,孔迈随母亲回故乡南城,故乡的一草一木,在他那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年后他随母亲重返侨居地。

  1938年7月7日,孔迈历经风险与挫折,到达汉口,经八路军汉口办事处介绍,北上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报告。9月,他光荣参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孔迈被调到新华社胶东分社《大众报》任编委、采访科长,开始了他的新闻工作生涯。他深入到反扫荡、反封锁第一线,采访胶东军民坚持敌后抗日的英勇事迹。解放战争初期,孔迈被派到新华社华东野战军分社第九纵队担任支社社长兼《胜利报》社长。渡江前夕,他又被调到新华社第三野战军九兵团分社任社长兼《长江报》社长。战争时代,孔迈多次中弹负伤,万幸的是每次都能大难不死。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迅猛发展。孔迈是归侨,英文基础十分扎实,又是一名久经考验的新闻工作者,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因此他于1954年被派往印度新德里担任首席记者,和妻子徐力舟一同踏上漫长的驻外工作之路。1960年,调往新华社古巴哈拉那分社任社长。1979年,孔迈调任新华社日本东京分社任社长。1982年回国,1983年调任广播电影电视部秘书长兼中国唱片总公司董事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书记处书记。1986年离休。

  晚年,由于身上弹痕创伤,孔迈身体比较虚弱,经常住院疗养。期间,他十分关心家乡普宁的发展变化,2003年专门委托儿子孔泉夫妇来到普宁南城村寻根问祖,并叮咛孔泉从南城带去一瓶井水和一撮乡土。2008年2月21日,孔迈在京病逝。

  孔(kǒng,潮音kong2(空2))姓,在全国约有人口262万,在各姓中排第98位,占全国人口的0.20%.孔姓在揭阳有2528人(2001),在各姓中排第95位,占揭阳人口的0.044%.孔姓来源有二:1.出自子姓,为商朝的建立者成汤的后代,属姓名合成新字为姓。成汤姓子,字太乙,其后裔有一支以子加乙合为孔字为氏,称孔氏。2.出自子姓,为春秋宋国上卿子嘉的后代,属以祖字为姓。春秋时,宋襄公(前650~前638在位)六世孙子嘉,字孔父,史称孔父嘉,为宋国上卿,后被太宰华督所杀,他的子孙避祸逃亡鲁国,以孔为氏。一代圣人孔子就是孔父嘉的后人。

  孔姓还出自少数民族的汉姓。清代居住于沈阳的满洲八旗温屯氏、温都氏,均汉姓为单姓孔。此外,今土家、苗、蒙古和回族也有孔姓。

  孔姓的历史名人有:春秋时伟大的哲学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东汉末学者、成语孔融让梨的主角、“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南北朝南朝齐国文学家孔稚圭;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清代文学家、戏曲作家孔尚任;民国时期官僚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之一孔祥熙。

  广东孔姓居民主要分布于广州番禺、萝岗,佛山南海、顺德,肇庆德庆,清远连山,河源紫金,汕头金平、龙湖、濠江、潮阳、澄海,潮州湘桥、饶平等地。

  揭阳孔姓居民主要分布于普宁下架山南城村,惠来周田仙埔村、武宁等地。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