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氏北方之根——曲沃
进了靳家村,见路左有三层砖塔,古朴沉稳,保存完好。我们来到村头一个农家大院高大的门楼前,大门开着一扇,能看见院落内栽着蔬菜,我故意把门环弄响。这时一辆蓝色小轿车戛然而至,从车上下来一对年轻夫妻。年轻男子问时,我说明了来意。
我被让进院里,看到有位男性老者。进了主房,见有位老太太,有位年轻妇女和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小伙子要过我的身份证看了看。这家人很和蔼,那老年男子很慈祥,他叫靳愈,今年71岁。老人说话字斟句酌。据他介绍,靳家村500多口人,靳姓有七、八十口。路边见到的塔原在圈坟地界里,原来还有两个石桩。这个村原有靳家家庙,不存也有十来年了,占地两亩,有供桌、画像,先祖是征西大元帅。本村的靳姓是从曲村搬来的。靳家村现在画像没了,家谱没了。老人的爷爷是“学”字辈,父亲是“铭”字辈,他本人是“忄”辈,他之后就没字派了。这个村的靳姓先祖较显赫,并与曲村靳姓有着密切关系。我预感到曲村有名堂,拿定主意当即去曲村,靳庄没祠堂,就不去了。这样一来,下午返回平陆的可能性不大。
下午三时,我们已遥见曲村镇的牌坊,近看题额曰“晋国故地”。春秋时,晋国后期的都城就在这一带。三时许,我们已站在靳家祠堂了。我终于看到靳氏家族的古建筑风范,我象挖掘到真金一样高兴,不停地拍照、抄录。祠堂建在较高的砖台上,座北向南,正厅、两厢各三间,尽管已废置,但保存基本完好。台下西边的影壁高约十米,巨幅全砖雕,有雕刻精美的斗拱和倒悬的砖柱、云纹、波浪,组成旭日东升图,确是雄伟而美妙,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此影壁毫发未损,两厢房内墙壁上各有五、六通碑,正厅有一座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的碑干脆连碑额、碑座整体嵌在墙内。我心在荡漾。只见碑座一米见方,主碑高约2.2米,碑额高若许,宽九十。主碑中间镌刻一行大字“始祖汉信武侯靳歙汾阳严侯强之神龛”,大字两旁还有唐宋金元四个朝代十六位靳姓文臣武将职衔名字,这个群体是历史上北方靳氏的精英。其中兵部尚书、元帅、节度使、将军就有七位。由此可见,靳氏真可谓世代簪缨,世族大家,名门望族。
前边靳愈老人所说的征西大将军叫靳颉。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朱元璋下诏诛灭元宦,追饷济军,靳颉上书愿戴罪立功,率部出征,靳姓盍族得免于难(事见曲村《靳氏家谱》)。靳氏传说历史上曲村的灭族大难,可能就源于此。靳颉出征,靳姓得活,消息传来,族人终于摆脱四散亡命的噩运,北闻喜庄的村名就是这样得来。我读《明史》,朱元璋给我的印象是识大体的明君,但北方靳氏的传说,却让我感到这位开国之君对前朝宿臣的歧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诡计阴险而毒辣。向前朝大臣烤问追逼财宝,此风一开,累及明末的大臣,李自成进北京后许多明臣被勒索致死。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的兴起,“其初也勃焉,其败也忽焉”。自汉以后,稳固的朝代一般延续二、三百年。一个政治集团在兴起之初,能想到顾及后世的遗类吗?能想到推动文明进步吗?你看明朝灭亡时,朱姓子孙为躲避迫害,一部分就改姓了靳。可见推动文明进步不是为了别人,实在是为执政集团的后日着想。靳颉后来是战败了,被敌人砍去了脑壳,入敛时装上了银头。他是靳氏先人中拯救族人的悲情英雄。为朱元璋出征是迫于无奈,不知他当时高龄几何,还能否骑马拉弓,结果就这样枉死沙场。
还有那位元朝廉访司使靳用,由于当时曲沃地方大震,余震两年不断,房舍建后又毁,民不聊生,为了安抚民心,元庭将靳用派回地方。他将曲村当时的六个小村并为一镇,并在曲沃城建立靳家衙。靳用可以明确为曲沃城和曲村靳氏的先祖之一。令人欣慰的是,他还有画像流传下来,使得后人一瞻真容。他是靳姓先祖中在曲沃留有功德真迹的佼佼者。
我在曲村靳氏家中渡过一个夜晚,并在次日见证了个别重要史料,如曲村的《靳氏家谱》手抄本,陶村镇石碑庄的新续《靳氏家谱》,当代靳姓俊秀为曲村镇编的镇志,其中收录了靳姓许多资料,这本小册子我也看到了。靳玉花老人,女,71岁,热情好客,靳涛,60岁出头,当过老师,拥有资料。他二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百姓通谱网)
我还得知,靳姓先祖靳强的墓碑在曲村附近的方城村南。历史的链条断断续续,我们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曲村的靳家祠堂南面原来还有舞台,大门外有一对大石狮,现已不存。据村中的十二、三岁孩子讲,他们在这里上过幼儿园,他们的父辈在这里上过小学。
我们要记住曲村啊!
在曲沃,可以感受到靳氏的悲壮和辉煌,许多村名都包含有靳氏先祖的故事。曲沃靳氏现居人口有多少呢,我在调查中问起外姓人,他们说的靳氏人数要大得多,问起靳氏本族,他们说的要少一些,甚至无从算起。比如问靳家村靳氏有多少人,外姓会说是400来口,本姓人回答七、八十口。我粗略估计,曲沃靳氏应在千人以上。曲沃何止是三晋的故都,何止是靳氏的主要聚集地,这里还是三晋腹地,田野平阔、肥沃,积淀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丰厚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