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姓始祖源自伯氏说法也是完全可以排除的
“源自晋文侯弟阳叔”说,相对于“源自晋襄公”和“源自荀林父”两种说法,从从时间上看更为接近。
《元和姓纂》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云:“晋文侯仇弟阳叔,生伯黡,司晋典籍,遂为籍氏,玄孙谈,代为晋大夫,晋为赵所灭,籍氏播于宋。”
此说出自唐朝。几年前本人曾发帖说“现存典籍未载出自何公”,主要是指先秦、史记和汉书等史书。肯定此说的直接文献证据没有,是否依据《左传正义注疏》“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於是乎有董史。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適晋为大史,籍黡与之共董督晋典”之说推论而来不得而知,我想可能不无关系。
史记称:晋穆侯7年生长子文侯姬仇,晋穆侯10年(公元前801年)生次子成师(即曲沃桓叔),晋穆侯薨于公元前785年。不知阳叔是晋穆侯第几子,估计其出生时间大体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795年之间。与文侯姬仇和桓叔成师出生时间也不会相差太多,再晚也不会晚于公元前785年。假如“源自晋文侯弟阳叔”一说为真,则籍氏始祖为晋穆侯庶孙,则晚文侯和曲沃桓叔一辈,当于曲沃庄伯同辈。
我始终认为,“源自晋文侯弟阳叔”说相去真实情况有距离。否定此说的直接文献证据也没有。究竟是否属实,只能从旁进行印证。
几年前本人曾比照栾氏世系,平均每代间隔38年,斗胆提出“籍姓始祖孙伯黡可能是靖侯以上某代晋侯之孙”的推论。现在再比较其他姓氏:
士氏、范氏出自隰叔。其世系:隰叔—士蒍—士穀—士会(以随为氏、亦曰范氏)—士燮—士匄—士鞅—范吉射及范皋夷。
从范吉射上推八世是隰叔。隰叔是周宣王大夫杜伯之子,“王杀大夫杜伯,其子隰叔出奔晋。”隰叔事文侯,当与文侯同时,从文侯出生(公元前804年)到晋定公14年(公元前497年,‘冬十二月,晋人败范﹑中行氏之师于路,或籍秦、高强。又败郑师及范氏之师于百泉。’)计307年,平均每代间隔38.3年。
中行氏出自荀息,其世系:荀息—荀林父(中行桓子)—荀庚(中行宣)—荀偃(中行獻子)—荀吳(中行穆子)—荀寅(中行文子)。
从荀寅上推五世是荀林父。荀林父事晋文公,当与晋文公同时。晋文公即位于公元前636年,据晋世家:“出亡凡十九岁(注:年)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可知晋文公出生于公元前698年。从晋文公出生到公元前497年(晋定公14年,左传:冬十二月,晋人败范﹑中行氏之师于路,“获”籍秦、高强。)计201年,平均每代间隔40.2年
韩氏出自曲沃桓叔。其世系:曲沃桓叔—韩万(武子)—求伯—定伯韩简—子輿—韩厥(献子)—韩起(宣子)
从韩起上推七世是曲沃桓叔。韩起执晋国之政长达27年,卒于公元前515年(鲁昭公26年:秋,晋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舌羊氏之田为三县。)计286年,平均每代间隔40.1年。
籍氏世系:始祖孙伯靨—司空颉—南里叔子—叔正官伯—司徒公—曲沃正少襄—司功大伯—侯季子—籍偃—籍谈—籍秦。从籍秦上推至始祖共11代,从籍谈上推是10代。
籍秦与范吉射同时,比照士氏、范氏每代间隔,从公元前497年起上溯,籍姓始祖约生于公元前918年,早于晋文侯114年;籍秦与荀寅同时,比照中行氏每代间隔,从公元前497年起上溯,籍姓始祖约生于公元前937年,早于早于晋文侯126年;籍谈与韩起同时,比照韩氏每代间隔,从公元前515年起上溯,籍姓始祖约生于公元前916年,早于晋文侯112年。
从上述比较中,籍姓始祖出生时间下限应在公元前916年即周共王时期(附西周年表)。
据《断代工程》,周成王在位为前1042年-前1021年,周成王封唐叔虞于唐(燮父后该为晋),据有关典籍所载,周成王15岁即位,当生于公元前1056或前1057年,与其弟唐叔虞年岁恐怕相差不会太大,若相差5岁,唐叔虞出生不会晚于公元前1051年。从公元前1051年-公元前916年,共计135年,约合4代。从唐叔虞下数第4代氏成侯,即可推论为籍姓始祖出生于晋成侯时期。大体也可推论为籍氏始祖孙伯黡与晋厉侯同辈,当为晋武侯庶孙。这些推论也与我2006年10月的推论相印证,供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