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解”

2013年09月04日 | 阅读:1184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在古汉语中,“解”通“蟹、懈、獬”。
  解通蟹——《吕氏春秋·恃君》:“大解、陵鱼。”此解为“蟹”义。
  解通懈——《诗经·大雅·黑民》:“夙夜匪解。”解即懈。
  解通獬——古语“解绸獬豸。”解即獬。
  在数学方程方面指的是未知数的取值:
  解
  一(jiě,音杰)
  ①涣散,流失。《素问生气通天论》:“失之则内守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素问·脉解》:“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
  ②解释。《素问·刺齐论》:“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
  ③消除。见“解惑①”。
  ④指骨解,即骨间隙。《素问·气穴论》:“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
  ⑤理解,晓悟。《素问·著至教论》:“涌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灵枢·禁服》:“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
  ⑥排除。指病证消失。《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
  ⑦分离,分开。《灵枢·淫邪发梦》:“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⑧解开。《灵枢·九针十二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
  ⑨滑利。《灵枢·大惑论》:“肠胃大则胃气行留火,皮肤湿(涩),则分肉不解,其行迟。”
  二(xiè,音懈)通“懈”。松弛。《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三(hài,音害)地名。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三国演义》:“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