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联姻来发展、巩固自己家族的文化基础

2013年06月19日 | 阅读:800次 | 关键词:

  氏家族的核心人物季寓庸季氏家族和其它家族之间的联姻可谓是刹费苦心。这既是名誉上的需要,更是实际的需要。地位、权势、经济等方面的条件对家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家族联姻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巩固、扩大或得到这些条件。


  长女季娴的夫家李氏家族是兴化的名门望族,家族的代表人物李春芳字子实,号石麓,生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卒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状元。历官修撰、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学士。到隆庆二年(1568),58岁的李春芳继徐阶升任首辅,“累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改中极殿”(《明史》列传第81)。由状元而宰相,于是,一块“状元宰相”的匾额便高悬于刚落成的兴化四牌楼上。 深受各派儒家思想浸润的李春芳终于实现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立《宗藩条例》,规范宗室礼仪岁禄;主科举、荐人才;崇俭素、停建翔凤楼;罢太仓金,缓解国内矛盾;册封外藩、允许蒙古俺答部“款塞求封”,加强民族团结,使边都数十年无战事。同时严以律己,“廉洁过之(《明史》列传第81)。他不动声色的将国家大事处理得妥妥帖帖,《明史》评价他“居政府持论平,不事操切”,“以安静称帝意”。卒,赠太师,谥文定。着有《贻安堂集》。


  长子季开生娶泰兴张氏三凤堂家族举人张豸的二女儿。张氏三凤堂家族系泰兴望族,明清两代,张氏三凤堂家族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显著成绩,共有进士十二名,其中状元一名,贡生以上功名者达二百余人,每代都有若干人,从未间断过。宋、元、明三代,泰兴推举乡贤八人,三凤堂二人,清代泰兴乡贤四人,三凤堂三人。而且,张氏三凤堂的张宽与季振宜同为顺治四年进士,张日浣与季开生同为顺治六年进士,是“同年”。后来,季寓庸还将自己的孙女嫁给张豸长兄张受的孙子、中书舍人张丕扬,亲上加亲。


  次子季振宜娶常州唐顺之家族的姑娘。唐顺之,字应德。因爱好荆溪山川,故号荆川。明嘉靖八年(1529年)二十三岁中进士,礼部会试第一,入翰林院任编修。于学无所不精。嘉靖初年与王慎中同为当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世称“王唐”,郑振铎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说:“唐宋八大家之说盖始于唐顺之”。自明朝中期起,首提“唐宋八大家”,为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贡献了一种观念,一杆标尺,一种忠实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审美规范。可见他是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物。唐顺之不但是有名的文学家,同时他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而且是有名的抗倭英雄,刀枪骑射,无不娴熟。他在抗倭战斗中屡建奇功。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俞大猷等都是他一手提拔,并从他学过枪法。唐顺之最后因积劳成疾,客死异乡。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