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宗祠
位于龙港镇梧塘村的洪氏宗祠也算占据了风水宝地,其坐南向北,四周开阔,且北临富河。然而,如今的它却是日积尘蔽。
梧塘村村主任洪德勇介绍,原先,洪姓村民居住在富河边上,房屋沿祠堂两侧依次展开。但1998年发洪水后,居住在富河两岸的村民整体搬迁了,而宗祠则独留在此处。
走进洪氏宗祠,首先进入视线的是立在空地正中央的石碑。仔细一看,立碑时间是2008年9月27日,就在当年,洪氏宗祠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的背后,是一段有关洪氏宗祠的简介。“这里以前是个戏台,两边是看台,小时候我们经常过来玩。”梧塘村副村支书洪登林指着石碑回忆道。
打开宗祠享堂的木质大门,从地面到顶梁柱,统一的清冷灰色调,透出年代久远的气息。坑坑洼洼的地面上,仅剩残骸的鞭炮,早已燃尽的礼花纸箱,似乎在诉说着不久前的热闹氛围。洪登林说,不论是家族聚集议事,还是进行娱乐庆典,一直到现在,全村人还是在沿用这个宗祠。
记者注意到,享堂和过厅左右,共倒扣着3条14余米长的龙舟。而远处神龛的左上角,斜挂着一面“1998年阳新县首届‘屈原杯’龙舟赛第三名”的锦旗,“今年,我们村还代表龙港镇,参加了全县在军垦举行的第二届端午龙舟邀请赛。”洪登林颇感自豪地说。
然而,让洪登林感到担忧的是,无法阻止宗祠的日益衰败。他指向了其中根顶梁柱,顺着洪登林指尖的方向望去,顶梁柱连接地面本应是石墩的部分,不知何时被水泥墩代替了,“这些刻着各式各样的图案的石墩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偷了,没办法,只能用水泥修补。”洪登林告诉记者,为了避免宗祠内一个需要两人合抱的香炉被 偷走,村民自发将它转移到村委会存放
宗祠,既是宗族祭祀祖先的中心,又是宗族议事的中心。
洪氏宗祠位于龙港镇梧塘村6组姚祖洪塆,坐落于栗林嘴,坐南向北,四周开阔,北临富河,距106国道约950米,距龙港镇区15公里。整体建筑从现存状况看,可分为门楼、前厅、戏台、享堂、过厅、祖堂、配殿七部分组成。建筑为空斗灌土墙,三合土地面,穿斗式木构架,小青瓦人字坡顶屋面。戏台保留有木雕额枋,前厅现为空场,过厅两侧各有一鼓乐楼,鼓乐楼的正前上方设有一天井。祖堂以摆放神龛为主,左右两侧设有厢房(马房或祭品库,辅助用房)。总体平面呈纵长方形,占地面积1185.8平方米。
洪氏宗祠建于清(由于早年洪氏族谱被一场大火焚毁,具体史实详情无资料考证),仅留南立面墙上有一排水碑记,立碑日期为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月初一日。
洪氏始祖立业传承至今20代人。从宗祠匾额上看,御赐“忠贯日月”、“父子四相”,不难看出在中国历史上,洪姓祖辈曾有一段辉煌时期。
现梧塘村洪姓常住人口4000余人。据82岁老人洪登鹏回忆,洪氏宗祠进行过两次维修:一次是在1947年,洪姓800男丁,每丁捐5块银元,公会拿出1000块,共花5000块银元,维修一新;二次是在1987年,由洪登鹏组织族人,投资3万余元进行了维修。
2001年,梧塘村受国家移民建镇政策扶持,洪姓村落从栗林嘴整体搬迁至姚祖洪塆,建成新村,原村址全部整改为良田,仅存洪氏宗祠在原地。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