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郝姓和林州的渊源

2013年05月26日 | 阅读:3474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郝姓, 墓志铭, 渊源, 共产党员, 壶关县

  郝氏始祖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从山西潞安府壶关县新兴里柏林村移民到林州伯文村已经583年。壶关郝姓和林州的渊源牵出了一段家谱往事。
  孩童时听父亲操浓重的林州口音说祖上在林州郝家山勒西村,成家立业后就想前去这个神秘的故里一探,但从地图上始终找不到郝家山勒西这个村子。十年前偶遇一下属才知道是东姚镇山则西村,可是在各种地图上仍找不到。2011年春季,李国芳转告我东姚镇一姓郝的在长治做生意,此人就是山则西村的郝六江。经郝六江讲述方知道山则西村,因建国后为纪念一名牺牲在该村的共产党员张伯文,已改名为伯文村。
  2011年7月27日,我邀郝六江直赴伯文村,经拜谒走访看族谱,方知祖上是明宣德四年从壶关县柏林村迁去的,第一代祖爷排行老五,因避名讳,子孙立墓志铭时称郝五老,夫人王氏。600多年前居住在潞安府壶关县新兴里柏林村的郝姓祖先们何时迁居柏林尚待详考,但从先祖郝五老迁居河南彰德府林州东姚山则西村至今已有583年,繁衍27世。先祖始修族谱,以朔祖宗之渊源,别长幼之伦序,脉络清晰,记叙详尽,实属不易,令后人感慨。
  我是林州郝姓第19世,去年到林州问祖寻根,族辈们的热情接待,郝氏祖茔的宏大气势,郝姓族谱庞大精细,坚定了我探寻续写家谱的信心。
  六百载族人七次修族谱
  林州郝姓族谱修续,历经明嘉靖丙寅年(1566年),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宣统三年(1911年),1952年,1986年,1999年,2008年七次大规模集中修纂,期间还有各个分支收集编写修纂,为总修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先祖和族辈们始终把修续族谱作为精神支柱,16世启文在光绪十二年族谱序写道:“尝思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祖固极天之尊者也!……其在谱者一经修明,而昭穆序矣!长幼别矣!尊卑辩矣!上至祢可以尊尊矣!下逮子孙可以亲亲矣!”18世生员在宣统三年族谱序写道:“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国无史,则不知谋朝兴而谋朝废;家无谱,则不知谋祖而谋为孙。”
  我的先祖和族辈们正是把修续族谱视同国家修史同等的大事来做,才一代又一代地把郝姓家谱续写到如今。修续家谱看似家族小事,实际上它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一项事业,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应该发扬的民间文化结晶。
  林州郝姓在中华民族大家族里犹如沧海一粟,在中华郝姓大家庭里也只是江河一滴。但林州郝姓族谱记载族人600年历史,着实不易,实为罕见,作为后人深感自豪。1886年谱序,16世启文曰:“郝氏自山西迁林以来,迄今五百余年载。……斯即兴续谱之念,而创于前者,残缺失序。……于是或考诸残碑之流传,或访诸旧谱之记载,凡远近同宗者。一一搜捡靡漏。积数月而族谱告成。”2008年林州郝姓族谱第二部序,表达了族人对总修续人郝顺才的敬仰之心声:“顺才原在林州市红旗区管理局工作,他从1997年开始,忙于查找历史资料,不分昼夜,吃苦耐劳,千辛万苦的将《林州郝氏家谱》接续出版,使得族人皆大欢喜。”
  的确,我在研究林州郝氏家谱和走访林州郝氏聚集村落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了族谱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所到之处,族人们无论长幼男女,热情非凡,亲情融融,大大激发了我续写家谱的热情。
  族谱传承助林州郝氏发迹
  郝天申(五老)从壶关柏林村迁徙到林县山则西村后,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到第五代由郝世昌实现了家族中兴,成为富甲乡里的大户,是当地有名的乡绅。明嘉靖年间,平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朝廷调遣河南、河北和山西三省大军进行围剿,郝世昌出于对起义军首领陈卿曾带人马到郝家抢掠的仇恨,积极配合官军剿杀陈卿的起义军。三路大军围剿均没有取胜,农民起义军的兵马不断扩充,抚谕郝世昌协助诸军破敌,经百余日,最终将起义军全部平息。嘉靖皇帝授予郝世昌“大赉奇功”牌匾,并御赐郝家祖茔牌坊,此后林州郝家名声大振,官运通达。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但林州郝姓以此为荣。1566年第7世郝捷(兵部郎中)修纂了林县郝氏第一部家谱,同时期第七世郝持(工部郎中)修纂了大明《林县志》。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林州郝氏昔日的辉煌不再,修续家谱也搁置下来。一直到大清朝康熙皇帝再度褒扬郝世昌的事迹,康熙皇帝赐给郝世昌“义行列祀”忠义碑,碑文记叙了郝世昌的事迹,具体内容是: “ 五世祖郝公世昌字道隆,尚平乡王观城县主。……明嘉靖时,抚谕公节制诸军破贼……大清康熙念其有此奇功,应获馨香之报。敕赠义行列祀,赐入忠义祠,从祀文庙,血食千秋万年。”
  1886年,搁置200余年的郝氏家谱才得以再度续写。但毕竟年代久远,人丁迁徙四散,远到广西、福建,近至河北、山西,由于联络困难,交通不便,失去联系的族人无法尽收族谱。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