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郝氏 流沙河畔的600年传奇

2013年06月30日 | 阅读:1602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郝氏

600多年前,他们因为战乱来到西南边陲之地黎州(汉源),在大渡河畔扎营盘,为黎州守土开疆。

600余年间,他们在黎州繁衍生息,根深叶茂,贤能辈出。

他们是汉源郝氏,一个在大渡河畔生存繁衍了600多年的传奇家族。

沿着滔滔大渡河,走进花果之乡,寻访郝氏后人,找寻郝氏在汉源的发展传奇。

家国情怀,气贯长空。

600年黎州记忆,将门传奇跃然纸上。

3月7日,汉源县九襄镇清泉村9组,78岁的郝克端和妻子张宝珍,正将采摘好的蒜薹打捆,准备拿到街上出售。

夫妇俩居住的地方,四周是盛开的梨花。

蒜薹捆得差不多了,郝克端泡上一杯清茶,坐在屋角的梨花树下,惬意地翻看《郝氏家谱》。

“前几天,有后辈问到我们的家族历史,我有点吃不准,今天好好‘复习’下。”戴上老花镜,郝克端向对面正在做活的妻子,讲起了郝家进驻汉源的600余年历史。

由湖广入川 戍守大渡河畔

“始祖郝雷由楚从军入川,从明洪武五年(1377年)到汉源,开边来汉源已有600余年。”郝克端翻开小楷写成的《郝氏家谱》,在“序言”处读着家族历史。

“我们汉源郝氏的祖先,是在明洪武年间,同七姓子弟兵一起被朝廷派到黎州保家卫国的。”郝克端起身,看着门外盛开的梨花。

“七姓子弟兵”,一支改变了汉源地方史的军队。《汉源县简史》上载,明朝初年,一支湖北大军奉调汉源。士兵由姜、黄、李、任、瞿、蒋、张等七姓子弟组成,故称“七姓子弟兵”。

然而,郝氏并不属于这七姓之一。郝氏始祖郝雷是在七姓将军到汉源后的第二年才到大渡河畔的。

话说元末至正元年到26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成灾,人民的疾苦,导致出现了很多起义军。居住在黄河附近的年轻人郝雷,毅然加入了朱元璋的起义军。

从此郝雷开始了戎马生涯,南征北战。

《郝氏家谱》上并没有详细介绍郝雷当时的战功,只说到1377年,郝雷入川,在大渡河畔任总旗官职。

在大渡河畔,郝雷和七姓将军共守着边陲之地,他也不时加入到平定判乱的战斗中。

1382年,郝雷和七姓大军从云南撤回留守大渡河畔的大田乡,便再也没有离开。

郝克端手中拿的《郝氏家谱》是1996年修订的。

作为郝雷之后第二十二代子孙,郝克端也加入了修订谱书的行列中。

让我们再回到1382年,郝雷戍守黎州之时。那时,摆在郝雷等将领面前的,不仅是建功沙场。

在经历了元朝近百年的高压统治后,汉滇藏结合部的重镇黎州元气未复。为了充实黎州,明太祖派劲旅长期屯驻,一边守土御侮,一边屯田生产。

在刚遭受了百年乱世的黎州,郝雷和众多将领导一起加入了“黎州户口”。

郝雷迁入“黎州户口”的最好办法是,与当地的女子结婚。成家后,他就在汉源县大田乡安居乐业。

在那里,他和郝氏后人开荒种地,繁荣家族。

民国版《汉源县志》上载,明初秦楚填蜀,爱国将士接踵南来。“编户齐民,秦楚籍者十居八九”,他们是战后汉源的发展动力。

郝氏后人,在汉源安居乐业,他们在荒山里勤劳耕作,让大渡河畔花果飘香。

3月7日,汉源县九襄镇清泉村,阳光灿烂,鲜花盛开。

清泉村居住着30余户郝姓人家,但清泉村在当地人的口中称为“郝家坟”。

“郝家坟”已经叫了不知多少年,背后有着怎么的故事?

郝克端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翻开谱书,不紧不慢地讲述着郝家的历史。

“我们祖上大多学武,出了很多武功高强的将军。”郝克端说。

郝克端是汉源郝氏的第22代子孙。

郝雷曾任大渡河总旗、千户总领等军职。作为始祖,郝雷为子孙后代塑造了一个榜样。郝雷的后人中,大多喜欢舞刀弄棍。当然,这与明代军制世袭制度有关。

郝雷的儿孙们都分别任过千户总领等职。在明代,郝雷后人也大多以千户或将军身份出现。

郝雷族人中,将军、千户的荣誉,随着明朝的灭亡逐渐消失。但无论如何,汉源郝氏一族的儿郎,用鲜血守护着黎州的土地,在历史上闪耀着光芒。

最耀眼的光芒之一,要数明末清初的郝孟旋。

明末清初,张献忠入川,四处扰乱,造成战乱不断。郝氏世袭将领正是郝孟旋,他和七姓将军一起出军雅州(雅安)、嘉州(乐山)。据说,郝孟旋曾率领军队将张献忠制于龙观山(今雨城区对岩镇)。

那一次战役,特别惨烈,将领们大多阵亡,但黎州的屠城之祸避免了。

清乾隆二十五年,清廷感怀将门忠肝义胆,御命汉源富庄建忠烈祠,铸铜像供后世瞻仰。

据郝氏后人传言,“郝家坟”正是历代郝氏将军埋葬之地。后来家族发展壮大后,一部分守墓的郝氏后人,就在“郝家坟”繁衍生息。

如今,忠烈祠早已不在,仅留下遗址供人凭吊。

后人分布广

已达五千余人

3月7日,78岁的郝克端走出家门,在屋外的田间观赏盛开的梨花。

上世纪90年代,郝克端联合家族其他成员,一起修订郝氏家谱。

实际上,早在乾隆年间,已不是将军身份的郝氏家族,就开始注重修订家谱,将郝氏家族中的文人和奇人秩事记载其中。 在民国版的《汉源县志》中,就记载了大田乡人有一个名叫郝有禄的人,常为人做善事。除此外,还列举了清朝郝氏的举人等。

经过600余年的发展,如今,在汉源县各乡镇,都居住着郝氏后人。

实际上,到清朝时,汉源郝氏一族就不断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如今,在雨城区上里镇的郝家山还居住着一部分郝氏后裔。

“雨城区的郝姓人家,我们在写谱书时,去走访过,根据他们的谱书记载,他们就是属于汉源郝氏一支。”郝克端说。

郝氏家谱》记载,从1377年到1996年,汉源县郝氏家族已传24代,已有郝姓人家1350户,人口5529人,分布在汉源县各乡镇。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更新。

“虽然在汉源县,我们郝姓人家算不上名门望族,但同样也是汉源县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郝克端说。

作为郝氏后人,郝克端和后世子孙们,还将守护着那片美丽的土地,和汉源人民一起共同营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