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思义族系在黑山北庄的分支
葛思义族系形成以后,从第三代开始外迁和不断分支。留在北庄一支,(据了解北庄还有是从北隍城搬回的支系)经过多年的繁衍,人口逐渐增多,也不断分出许多小的分支,解放后已基本演变成了十几个小的分支。这些小的分支有很多家因后人外出谋生,或为生活所迫“闯关东”。或举家外迁,或去东北当学徒,在买卖家出伙计,也有的在东北沿海一带种地。后来有不少人在当地娶妻生子,日子过好了就没有回到黑山老家,家中的老人去世后,房屋倒塌或转卖。历史上遇到荒年,人口流往东北的就更多。特别是的清末和民国时期,战乱、海盗、旱灾相继多年,岛内生活急剧下降,大批青壮年去了东北。战乱结束后至解放初期,岛内生活逐步稳定好转,又进行了土改和实行了合作化,生产也有了提高,基本上粮食可以自给,岛内人口相对稳定,葛氏家族这时约40-50户人家。其居住地以北庄村的“东边子、东崖”“上边子”为多。北庄村以从西向东的一条百米长的季节性小河为中心的狭长平坦地带,称为“河南”“河北”,村西一带称“西头子”,村东一带称作“东边子、东崖”,由“河北”平坦地带再往北地型逐渐增高,也就是村北的小北山的南坡,称做“上边子”,“河南”平坦地带向南不远是一道十几米高土崖,土崖上面的东部为“赵庄”,中部偏东处有一条通往南庄村的坡路,与村里的主路相连。成为北庄村的南北中心街道。当时在“东边子”和“东崖”的住户几乎都是葛姓人家,有4-5个主要支系,20多户,这一带地势平坦,近海、近水源,是较好的居住地,可以推断,这可能也是葛姓始祖的进岛后最初居住地。“上边子”一带也有3个支系,约10几户葛姓人家,其余的葛姓在“西头子”有不足10户,村中地带4-5户,“河南”“赵庄”各有一户。50年代初,葛姓的支系或由于子女在外不回来、或因没子女变成孤寡户,在北庄村已无后人,如葛培坤葛培弟兄弟、葛培成、葛培凤、葛雅然等,当时北庄村没有建新房的,原来很密的和住房有一些因无人居住而倒塌。到60年代初,葛姓只有不到十个分支。70代以后,年轻的一代长大成人,结婚生子,葛姓后代的人数很快增加,新建住房也明显增多,“上边子”的坡上一带新房建到了“葛家庄”(地名,没有住户,建有部队营房),南礓上面“赵庄”西部也建有一片住房。同时,东边子一带因建码头,学校等,大部分旧房已拆迁,葛姓人家已在全村分布。
目前,仍生活在北庄村的葛姓分为7-8个支系,大的支系有10多户人家,小的支系一般2-5户,总约80户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