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白鹤湾向氏家谱

2013年05月31日 | 阅读:1932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重庆白鹤向氏家谱的编撰肇始于吉成公珍藏的三本“经单簿”。

  三本经单簿中,《流芳百代》成文于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公元1792年7月),是居住在“四川东道直隶忠州垫江县新兴里东五甲福城寨坎下傅家沟新屋湾”元佐之父定理(号治先,生于雍正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未时,生系湖广湖南道长沙府湘乡县盛岩十九都宣丰里石虎堡石板塘南狱朝王坎下土地堂,享年66岁)去世后,相邀和尚做法事道场时的形成的文字;《音容如见》成文于同治元年十二月(公元1862年12月),是居住在“四川东道直隶忠州垫江县新兴里东五甲福城寨坎下傅家沟新屋湾”元佐去世后,孝男良坤(堃)、良荣、良爵相邀果澈和尚做法事道场时的形成的文字;《读见亲容》成文于大清同治十一年六月(公元1872年6月),是居住在“大清国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分巡下川东兵备道所属忠州直隶州垫江县新兴里东五甲地名小塘官冲坎上福星湾”良坤、良荣、良爵之母胡氏(生于垫江县东里六甲沙河场塘塆地坋,享年82岁)去世后,相邀仗僧和尚满照及满和、福号、福清、德仲等和尚做法事道场时形成的文字。


  经单簿是和尚在做法事的时候,记载孝子贤孙为亡魂“悔罪消衍”、“填纳库钱”的一种书面记录。经单簿将死者的名字记载在丧葬仪式的文字记录里,编入孝家亲属关系的系谱之中,使子孙可以借助于经单簿寄托哀思,怀念和祭祀祖先。与此同时,也是将亡魂进行超度并将其从社群中排除出去,通过阴阳的彻底分离,使阳间的生者获得平安。由此达到亡魂通过子孙的祭祀成为祖先之一的目的。和尚做法事的时候形成的经单簿(或者榜文),都会交给孝家(亡者家人)保管。经单簿记载了法事内容(唱诵的经文、偈语、诗词,使用道具等等)、为亡者所念诵的经忏名单之外,增添了记载有以孝子为中心的“上三代”和以故人为中心的“下三代”的内容。经单簿也被人称之为“小族谱”。本家谱的整理就在小族谱的基础上开始的整理工作。我们对于早期族人的了解也完全源于上述三本经单簿。

  本谱对入渝始祖向正储自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入渝始,公元2012年本谱付梓止,276年来向氏家族的繁衍生息、生殁葬阙进行了记载。将发源于重庆垫江白鹤湾,散居于垫江福安、龙凤、高峰、杠家、裴兴、永平、大石和砚台等地的族人进行了统计、整理。本谱以齿录为纲,以代传为要,清晰、明确的描绘了族人在家族中的位置。

  本家谱在世系方面,参详《琥珀向氏六修族谱》的相关记载,就上古世系(发祥始祖)、受姓世系(得姓始祖)和支派世系(南迁始祖)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和记录,为后人勾勒了正储公入渝以前的概况。所以,本家谱既是《琥珀向氏六修族谱》的组成部分,也独立成章,是我重庆支系对琥珀向氏宗族的贡献。编撰过程中,借鉴了《彭水向氏族谱》等向氏宗族的族谱文本和黄姓等外姓族谱中的结构和编排。在此,对各族谱的编撰者一并表示感谢。在体例上,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适应当前族众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尽可能的提高家谱的受阅量。一改家谱文字的艰深晦涩和表述的冗繁复杂,让一般文化程度的族众都能按图索骥,找到自己在谱系中的位置。

  因为经单簿的记载只有家庭人员结构的简单记录,没有“生殁葬阙”的记载。族人只有凭借心口相传的点滴记忆,对经单簿上记载的先祖进行“认祖归宗”。所以,我们对这一部分的记录没有涉及“生殁葬阙”。也因为时间久远、名讳重叠等原因,部分支系还是无从考证核实。待到“廿代”以后,就有了较为确切的“生殁葬阙”记载,家族各房的源流也才清晰明了。

  经单簿上的记录也存在名字不详的情况,以至部分先祖的名讳无从查考。我们为了理顺繁衍脉络,不得不用“○”指代,借以过渡到其子。如若其无后或者其后人不可查,则不再对其进行罗列,只留其母所生子嗣情况。留备后人查考核实后补正。在配偶不明的情况下,我们以“有一子”或者“有一女”的方式进行描述。如:“良彩长子 嘉祥 有一子明友”。在旧社会,妇女大多没有名,基本上没有字。出嫁以后,以娘家的姓氏加上“氏”字称之,如“入湘始祖庚八公妻刘氏”。待到新中国建立以后,出生的女子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我们也就直接用其名字进行描述。不再按照家谱传统的行文方法,用其娘家的姓氏进行描述。这也是呼应我们新社会、新气象,男女平等的时代特征。在新旧社会交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家的几姐妹同名的情况。如凤凰嘴支系吉仕家三姊妹都叫“兴贞”。在这种情况下,登记其婆家的地名和夫家的名讳以示区分。我们尽量收集了能够收集族众的生殁葬阙情况,并按照其出生的旧历时间、离世的旧历时间(如已过世),配偶及其出生时间、离世的旧历时间(如已过世)和子嗣状况分别描述。对英年早逝的族众描述为“年”,如:“年二十”,对寿终正寝的族众描述为“寿”,如:“寿六十”。这样的区分只是描述的不同,并没有什么情感分别。夭折的族众也是家谱记载的组成部分,我们也是尽可能的收集和描述。总之,因为收集资料的困难,各方面都不能面面俱到、尽如人意。只希望我们勤能补拙,留下来的文字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后辈的针砭。

  为了对二十代以后的族众情况进行了尽可能详尽的统计、罗列和描述,我们的编辑委员会成员多年来不辞辛劳,在族众四散居住、四处务工的情况下,八方查找,多方收集、核实,完成了最庞大、最基础、最详尽的生殁葬阙情况。为本谱的付梓发行作出了最大贡献。如有遗漏的情况,希望在以后重修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录、补正。各位助修在家谱编撰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情况和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同数额的最大程度的给予了经济方面的大力支持,为编辑委员会工作的顺利开展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我族人当念此情、此德。

  古人认为人生有三件大事:修家谱、建宗祠、造坟墓。家之有谱,犹如国之有史、方有志。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是与正史、方志并列的中国史学。对研究中华姓氏文化、民情民俗、人口迁移、基因遗传等有重要价值。它也从一个侧面真实的反应了民族的兴衰、人口的多寡、迁徙,和正史、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厦。阅谱牒可知先辈的伟绩、功业,从而激励嗣孙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族谱编撰是积累和保存家族,增强族人之间的联系,传递和沟通信息的重要方式。家谱保留了正史、方志以外的珍贵史料,涉及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物传记、宗教制度等现代科学,可以弥补历史资料的不足。它是“认祖归宗”的凭证,有效的促进了族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鉴于此,希望我们这一次的编撰为后面的家谱完善形成框架,更希望后人重视家谱的编修。(向兵)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