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泉冯氏宗祠

2013年06月06日 | 阅读:1426次 | 关键词:

宗祠,人称冯氏祠堂,位于大阳泉村东部,相邻景元堂,与冯家巷遥遥相对。巷道是渐次升高的,可以满足视觉上的凝重感。当年冯家后人一步一步走向这里的时候,该是噤声不语,心怀敬意的。

祠堂古雅朴实,不事雕饰,结构雄浑大度,整个建筑轩昂肃穆、气势森然,建于道光30年。院内鲜花怒放,树木高大。正面有石窑三座,砖窑两座。正窑为家庙供奉冯氏祖先,其下两旁立石碑五通和香亭两座,碑中记录着冯氏来大阳泉的千年历史;有王构撰文“冯公建墓志”;东香亭六角形碑上刻有元好问和王构诗文。

家谱是建在纸上的祠堂,祠堂是建在地上的家谱,二者共同成为家族尊祖睦族的精神皈依,成为一个家族精神教化的圣殿,传统观念、家族意识、乡土风尚和道德礼仪都可以在此得到宣扬和传承。《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能自设宗庙祀祖宗,皇帝祭祖的宗庙称太庙,一般官吏祭祖的地方称为家庙,平民百姓是不可以设立家庙的,只允许在家中供祖宗的牌位进行家祭。明朝后,才开始允许百姓建造家庙,也就是祠堂,以怀抱祖德,慎终追远。《礼记·大传》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强烈的认同感成为一个家族团结兴盛的基础。

除过年、生子等例行祭告之外,冯家在明清时举行过几次盛大的祭祖仪式,族内称之为“典祖”,在外之人也要赶回来,阖族参加。大典之前,由全族推选辈分最高、年龄最长的人为主祭人,称为“活祖”。大典前一天洒扫庭院,祭祀第一天,“活祖”带族中男子到祖坟致祭,第二日则在祠中祭拜祖龛。中门大开,钟磬齐鸣。“活祖”上香奠酒后,族人依辈向祖先分别行三跪九叩之礼。香烟缭绕,一派肃然,场面甚为壮观,冯氏族人在这里感受着强大的家族亲和力。顾炎武在《顾亭林诗文集》中对祭祖做了精炼总结:“岁合子姓于祠而教之孝,奠爵献俎,毕而馂食,以教之礼。”在这里,祭祖成为一种家园意识的隆重强调。

作为家族祭祀中心的祠堂在古村似乎并不发达,祠堂大多居于院落中不显要的位置,一年当中除隆重的一两次祭祀仪式之外,平时“严加锁闭,非参谒勿擅开入”,祠堂内更是寂寥无声。《徐沟县志》“民俗志”中对此有这样一段评述:县人家庭与社会宗教性思想最淡。村虽有庙,祀之者仅香火住持,岁时,朔望洒扫拈香而已。家庭之有祭祀,亦只为习惯相沿之惰性余力。其因:男子多远出,乡井之习既离,所止之方亦无所染。而主义近于实利,则一切虚文,即易为自然所屏。其果:不专有宗教性,亦不屏斥习惯仪式……

宗祠之建,上以报本始,下以恰子姓。参加祭祀是有严明的规定:“祀事宗子责也,宗立则祀严,祀严则族合,族合则亲不离,其所系大且重也”。冯氏族人深知祠堂对一个家族的重要,所以在祭祀仪式中详细地规定了祠堂与祭田,祭器的管理,“一祠堂,世世主于宗子,不得分析,如有损坏及时修理,当洒扫洁净,严加锁闭,非参谒勿擅开入,及将一应闲杂器物置放于内……置祠田,子孙轮掌之,不得分析。具祭器,皆贮而封锁于祭库中,不得他用。”同时严格规定了男子冠礼、授官、封赠、嫁娶、丧葬、生育或是出远门,都必须以一定的告辞格式念门告祖,对每年例行的祭祖时间、规格及祝文形式都一一列出。

以后,祠堂除祭祖外,兼有族人议事、审断族内纠纷、办义学、族人聚会等多种功能,古诗中便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描写。清代一首《黟山杂咏》云:祠堂高耸郁云烟,松柏苍苍不记年。最爱土风犹近古,苏公族谱范公田。

祠堂作为独特的语言,讲述着家族心灵之间跋涉的历程。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