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奉家山“古桃花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令千古传诵。
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其《桃花源记》》(为其诗《桃花源》之序)自问世以来,脍炙人口。但“桃花源”原型究竟在什么地方,学术界尚有很大争议。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以“桃花源”命名的大小景点有30余个,湖南常德、湖北十堰、安徽、台湾、重庆等地都有桃花源。湖南新化县的奉家山,近年来打出了“古桃花源”的旗帜,起初并不为人重视。众多专家、教授造访之后,对奉家山的神奇地貌与人文历史表现出浓厚兴趣,惊叹其“古桃花源”之美。奉家山的“世外桃源”名声就此传播开来。
11月初,记者一行从新化县城一路向西,沿乡间公路驱车近100公里,到达奉家镇,一探其究竟。
走近“古桃花源”
奉家镇俗称奉家山,地处雪峰山脉中段,是湘中娄底通往湘西的门户。这里有林地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享有”湘中林海”之美誉。与它相邻的是名传天下的紫鹊界梯田。据记载,紫鹊界即属雪峰山中部的奉家山体系,梯田初垦于秦汉,到宋元时期,因“天下大难,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有收”,有大量外地汉人迁入。
奉家山为渠江发源地,毗邻溆浦,晋时属辖武陵郡。渠江从奉家山区发源,流入溆浦县境后,与溆水在扇溪江地段合流,这一带水面平缓,河汊交错纵横,至今还有人“捕鱼为业”。
从新化县城到奉家山,道路蜿蜒曲折,群山万壑,一路上蓝天白云、翠竹青山、流水潺潺、板屋迤逦、炊烟缕缕。待到桃花盛开之季,可感受古风依依、青石小路、桃花拂面,就像走入了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画面。这里空气新鲜,风景迤逦,人们热情好客。如果未修筑乡间公路,在原始状态下,外人欲进入此地,是很难想象的。
据考古论证,奉家山的地貌特征及其古文化特征与《桃花源记》及《桃花源诗》貌合神符,是自秦至宋“避秦时乱”的一个没有君主、战乱、剥削、徭赋的“四无”生活环境。史学专家撰写的《古桃花源新考》在国内刊物上发表,引发了人们的兴趣。重庆电视台、湖南卫视《乡村发现》栏目等先后报道了奉家山古桃花源风光,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来奉家山古桃花源进行人文考察和调研。
“古桃花源”真迹地?
有人考证,奉家镇下团村就是“古桃花源”的真迹地。
作者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41岁时做过江洲祭酒和几任参军,后来还当了81天的彭泽令,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写出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并诗》。正因为他出生于东晋,经历了东晋灭亡、南朝兴起的交替阶段,亲身感受了黑暗政治的动荡和战乱、赋役严酷的社会现实,极其向往和赞美因避乱而逃亡入蛮之汉人过的“无君主、无战乱、无剥削、无徭赋”的美好生活,为了不得罪朝政,把这个“四无”社会形态用桃花比作春天加以推崇,由此发酵而写成《桃花源记》。
据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考证:陶渊明原籍邵阳,奚族人。江西彭泽县文化馆存《定山陶氏族谱》记载:“一世陶侃公,居饶州邵阳,三世敢公,由邵阳迁居柴桑……四世渊明公……”
奉家山区紧邻邵阳市。更有甚者,其祖父陶侃公,年轻时经朋友推荐,得补任武冈县令(武冈是荆州南部的一个县,属今邵阳市辖区)。后因军功,出任荆州刺史,都督七州军事,封长沙郡公,仍驻荆州,权重一时。有此渊源,陶渊明对奉家山区这块桃花源福地有所耳闻甚或目睹,是完全可信的。
当地长住居民大多姓奉,历届奉氏家谱都对“先世避秦时乱”有所记载,并详细记录当地直到南宋淳熙年间才被“王化”。研究人员认为:当时武陵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地方,在今奉家镇横江村境内的漏水洞。这里从古至今称“桃树湾”。此地从“舍船”开始有渡船摆渡至今。每年的三四月间,渠江两岸仍有遍地樱桃花怒放山野,花落水流红,是渠江春景一绝。
四大古谜为证
奉家镇原人大主席奉利球在《因由证说古桃花源》一文中表示,奉家镇现存的四大人文古谜也客观地佐证了桃花源真迹地就是奉家山。
其一,奉家男性姓氏居住之谜。奉家镇现有2.1万人,历史上先后曾居住过80多个姓氏,其中奉家为大姓,又是开发奉家山的最早姓氏,现在奉姓占奉家镇总人口的52%,锡溪、坪上、坪下、下团、上团、岗东等平地地段都归奉姓祖先按兄弟长幼顺序分居。并以奉姓命名镇村称谓。二十五史《随书》三十一卷《地理志》下卷记载:“雪峰山脉东侧居住有一支‘莫徭’群体,是一支化外生民。”从战国始由六国抗秦经汉、三国至晋代600余年,长江中下游一带一直经历战乱,加上瘟疫、徭赋沉重,人们无法安居生活。奉氏及随行“邑人”从战区逃至这千年不服王化的闭塞山区里生活,为求生存,他们与土原居于此地的居民集体联合发出莫承担徭赋的号召,即“莫徭”。这是桃花源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
其二,奉朝瑞平蛮及永居谜。嬴季昌避秦时乱隐姓埋名之后,从陕西、广西、江西不知多少年来到雪峰山脉的深山里,永居易姓为奉,不敢向社会公开。据《奉氏族谱》记载,奉姓祖先在此地居住40多年后才“语其子”,并告诫子孙“天下大难、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有收”。据族人逐代传承,其原因如下:一是因躲避朝廷追杀;二是因“逆秦”而逃,顾虑朝廷不起用奉氏后裔;三是嬴季昌因公侯出身改皇姓为小姓而不体面。南蛮因居雪峰山险要之地,高山阻隔,交通不便,“莫徭”演变为“梅山蛮”后,早已危及地方政权或朝廷,朝廷数次派重兵平蛮未果。南宋时选中奉朝瑞带兵来此地平蛮。平蛮后,奉朝瑞则不再回朝,留此地永居。
其三,奉家山的人文生活风情谜。从战国到南宋,此地生活条件艰苦,交通、通讯、教育等落后,文化传播困难,按理说当时的人文生活和风俗民情应是最原始、粗俗、独特的地方土著文化。但从各姓谱牒、家居收藏、民间体现的各类人文文化竟集全国各个地方的谱牒、居室、织造、餐饮、墓葬、礼仪、服饰、文化于一炉,同全国范围内的各类汉文化同根同源,说明逃于此地避乱的奉氏及邑人是从全国各地而来,并带来了各个地方的汉文化及其他区域文化。
娄底市梅山文化研究专家李新吾率领其团队于今年完成了对奉家山的考察。他认为,奉家山为古桃花源有一定依据。当时武陵郡的治地,即在奉家山以西的溆铺县,相距仅几十公里。
我们需要一个精神乐园
《桃花源记》是一篇影响古今中外的名作,作品描述的是在古代君主制领导的国度里,仍有一个和平、民主、幸福的理想生活乐园。古桃花源精神囊括儒家的“仁政”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道家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思想等。
奉家山人2000多年的人文生活和道德情操的积淀,无不与《桃花源记并诗》暗合,他们勤劳尚德、俭朴平和、宽宏大度、慈悲有爱、“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风情,与《桃花源记并诗》的内涵如出一辙。奉家山鲜明的人文文化从古至今传承着古桃花源思想,体现出古桃花源风情。
据奉家镇旅游局办公室主任杨志波介绍,奉家山境内古迹多,这里物产丰富,盛产林木、南竹、中药材、茶叶,贡茶“蕖江薄片”的原产地就是这里。全镇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1489米,常年平均气温在16摄氏度。雪峰山脉山势险峻,古木参天,沟谷幽深;渠江源流河水清澈透底,水流湍急。民风古朴,居民多为奉氏。目前由于资金、交通等因素制约,可进入性差,知名度低,至今“养在深闺人未识”。
奉家山是否为古桃花源真迹地,或许并不重要。桃花源这一“仙境”可能是诗人的理想世界,真正的桃花源也许在每个人的心中。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