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祠里思范公

2013年06月17日 | 阅读:649次 | 关键词:

   范仲淹的大名,自从四十九年前我在高中语文课本上读了《岳阳楼记》后一直铭记在心,只是对他的生平并未留心过,也不会想到他与山东会有什么渊源。今年的清明前到邹平游览了范公祠,才得知范仲淹原来是齐鲁文化的乳汁哺育长大的。

范公祠位于邹平长山镇孝妇河南岸,从济南乘汽车沿济青高速公路东行一个小时,见周村出口下,十来分钟就可到达。

范公祠初建于宋治平二年即公元1065年。祠门口有棵千年宋槐,树干呈丫字形,时令不到,新叶虽未长出,但可以想见它依然枝繁叶茂的样子。历尽沧桑,古槐仿佛就是范仲淹当年植根于齐鲁大地的见证。

听着导游的讲解,看着祠内的碑文、壁画,范仲淹少年时期在山东的形象在我脑海中鲜活起来。范仲淹的身世十分坎坷:传说他生于今河北正定县,出世百日,就随家人去了苏州。有记载说,范仲淹两岁时,在徐州任军事长官秘书的父亲范墉就病逝了,母亲谢氏改嫁给在苏州为官的山东淄州长山县河南村人士(今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朱文翰。从此,范仲淹改姓朱,取名朱说(读悦),四岁时随继父和母亲回到邹平,在朱家长大成人。从此,在邹平度过了十八年的时光。

导游指着醴泉寺苦读的画面告诉游人,范仲淹从小就刻苦读书。他在附近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时,由于继父因病退闲在家,经济拮据,无力保证生活费用,常常一天就只熬一碗粥,等粥凉了,划为四块,撒上点盐和菜末,再滴上几滴醋,早晚各吃两块,过着寻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生活。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划粥断齑”的故事。

过去,我只知道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学养深厚,《岳阳楼记》等许多著述如贝叶飘香,千古传颂,或许是天赋所致。今天,站在范公祠里才感悟到,莫非是艰苦的生活环境、刻苦的读书生涯,砥砺了范仲淹的意志、培养了他远大的志向和深厚的学养?抑或是齐鲁之邦的深厚文化底蕴熏陶、哺育了这位千古名人?

当走到

范公祠西院展室时,我被“窖金捐僧”的画面吸引住了,导游说:范仲淹在醴泉寺读书时,寺院的住持见他家境贫困而又读书刻苦,便每天送他四个饼子。但他为了减轻寺院对他的施舍负担,总是不肯吃光,把剩下的饼子放到案几上,留待第二天再吃。可是第二天饼子就不见了,他觉得很奇怪却又找不到原因。有一天晚上,范仲淹正在埋头读书,忽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循声望去,原来是一只老鼠正在拖走他的饼子。他立即追赶,见老鼠钻进大殿前边那棵老荆树东边的洞穴去了。年轻的范仲淹凭着强烈的好奇心,找来铁锨刨开鼠穴,看见下面有个地窖,窖里藏着金灿灿的金子。范仲淹对黄金没有心动,连忙取土原样填好。几天后的一个夜里,那只老鼠又出来偷吃饼子,然后钻进荆树西边的洞穴里了。范仲淹一刨,又发现了一窖白花花的银子。他仍不为之动心,又取土照原样填好。二十年后,醴泉寺几乎被大火烧毁。住持老僧想请在延州抵御西夏的龙图阁直学士范仲淹出资重修,但到延州后,看到范仲淹虽身居高位却仍与部下同吃同住同甘共苦,生活十分简朴,就羞于启齿。临别时,范仲淹送给他一包茶叶。老僧回到醴泉寺打开茶叶包一看,里面有范仲淹的一封亲笔信,信上写道: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庙,一半济僧人。于是,醴泉寺得以修葺,僧人的生活也有了改善。

听了这则故事,我想到,范仲淹后来身居高位仍不贪财,每到一处就给老百姓办学校、兴水利、修道路、做好事,不是偶然的;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价值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青少年时期生活环境艰苦,往往是人才成长的土壤;从小离家独立生活、刻苦读书、修身励志,往往是人才成长的阶梯;不囿于宗族姓氏,四海为家,接触百姓;死后既未进范家祠堂也未进朱家祠堂,随母葬于洛阳。这些,或许都是诞生“先忧后乐”民本思想的重要原因。

范公祠里思范公,思想之树常青。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民本思想虽历经千年,却依然山高水长,熠熠生辉;依然有人信仰,有人践行,着实令人欣慰!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