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氏祠堂

2013年06月27日 | 阅读:937次 | 关键词:

  牟平区姜格庄镇北头村是黄海岸边的一个亦农亦渔村,现有700多户,2000多人,村里98%的人姓“都”(du)——一个鲜为人知的姓氏。据说,全国各地所有姓“都”的人都是先后从这个村子里走出来的,他们称自己是蒙古族的后裔。

  据村子里代代传说,他们的祖先原是蒙古族的一支,元朝有一个叫必里海的蒙古人,官职是达鲁花赤(蒙语,意为掌印官,见《辞海》),无姓氏,奉命主管宁海州,并兼管劝农事。而他就是牟平“都”姓辈份最高的“祖宗”了。

  据明朝焦希程所撰《宁海州志》记载:“元初有必里海,中统元年(1260年),海死,子抄儿袭;抄儿死,子不老赤袭。子孙遂家焉,至今存姓曰‘都’。”北头村《都氏谱书》记载:“都氏系皇元宗室,始祖系必里海公,元初为宁海州达鲁花赤兼本州诸军奥鲁(老少营)劝农事。必里海公卒,讳抄儿袭;抄儿公卒,讳不老赤袭。嗣后,皇元鼎革,隐居于乡。明太祖存先代之后,赐姓曰‘都’,‘都’氏自此始而谱。”可见:牟平“都”氏始祖为元初蒙古人必里海,而“都”姓又为明太祖朱元璋所赐予。北头村都氏宗祠、族谱现存完好,每逢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族人祭拜宗祠时,必写一传统对联,以志本族之渊源:

  奥鲁劝农,在元朝总执州事;

  以官为姓,至昭代世处海滨。

  北头村都姓之族延续至今已近二十代、600多个春秋了。遥想当年,蒙古族在广袤的北方草原上,以游牧射猎为生,“择水草而居”,迁徙流动,居无定所。元后改朝换代,大权旁落,宁海州的必里海后代遂居于现牟平东北隅沿海一带。他们本不懂农桑,又不会捕鱼,汉蒙杂处,习俗各异,语言不通,其生存之难可想而知。但他们不甘就此没落,为谋生存,在当地汉族兄弟的帮助下,勇于开拓,拼搏不已,“养牛习耕作,造船学捕鱼”,经过世世代代的适应、磨练,终于改变了原来游牧民族的生活生产习惯,逐步消除了与当地汉族人民的种种差异,而融为一体。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80年前,人民政府曾决定恢复北头村都姓人的蒙古族籍,后因该族人不同意而罢。

  现散居中在姜格庄镇峒岭村、东场村、东山村、夏家疃村、酒馆村、北松山村、南松山村、双林前等村的都姓人,据其族谱所记,均是北头村都姓人的后裔分支,范字一脉相承,辈份清晰不乱。

  高承柱 衣玉华

牟平区姜格庄镇北头村是黄海岸边的一个亦农亦渔村,现有700多户,2000多人,村里98%的人姓“都”(du)——一个鲜为人知的姓氏。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