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埭丁氏宗祠

2013年05月20日 | 阅读:3226次 | 关键词:

        

                                                                                                                                        

                                                                                                                                            

        坐落于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之东南。始建于明代初年,历经修葺、重建、扩筑,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丁氏回族
 

  岸兜是丁氏迁居陈埭的肇基之地。目前丁氏回族集中分布于晋江陈埭镇的江头、岸兜、溪边、四境、花厅口、坪头、西坂7个行政村,有回民17000人。
 

  据厦门大学陈国强教授考证:“陈埭回族是泉州回族的一部份,他们是由中亚的阿拉伯穆斯林,从宋、元时代由苏州、杭州来到泉州市,在泉州居住几代后,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婚,才融合成为回族”(《陈埭回族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数百年来,陈埭丁氏回族与汉族人民一起生活在陈埭这片土地上,共建家园。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生活中,陈埭回族和汉族人民在文化上互相渗透。丁氏回族祠堂就是回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祠堂规格宏大,呈“回”字形,既有当地汉族祠堂的特色,又有回族文化的特征。
 

建祠
 

  陈埭丁氏宗祠始建何时?由于没有明确文字记载,因此历来说法不一,大部份考证者均依据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南京礼部尚书黄凤翔撰《重建陈埭丁氏宗祠碑记》,来判断宗祠建造年代及建造者。
 

  碑记云:“丁氏之先,自洛入闽,曰节斋公者,居郡城山里。三传至硕德公,徙居陈江,遗命诸子,即所居营祠焉。”(此碑现立于陈埭丁氏宗祠左侧)
 

  丁硕德(1298~1379年),元代末年随先祖由苏州“植业于城南之陈江”(泉州市泉州历史研究会:泉州回族谱牒资料选编·丁氏谱牒),即举家迁居陈埭。丁硕德在去世前,遗命诸子要在所居地建立祠堂。他有四子,长子、三子早逝,四子为旁出,因此能遵父“遗命”而完成其宿愿的只有次子丁善。
 

  丁善(1343~1420年),字彦仁,号仁庵,“为人倜傥志大,以才略雄于里中” (泉州市泉州历史研究会:泉州回族谱牒资料选编·丁氏谱牒)。其父去世时,丁善37岁,年富力强,且在陈埭已居住数十年,因此,他完全有能力着手创建宗祠。
 

  但是,丁善建祠的具体时间也不见有明确的记载。因为当时发生了“丁善坐诬”案,给宗祠建设带来影响。据《泉州回族谱牒资料选编·仁庵府君传》(泉州市泉州历史研究会)载,大约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至洪武三十年(1397年),“时海内甫定,尚袭蒙古色目之旧。里社好为白莲会,摇惑众志,官虽厉禁犹弗戢。有司廉公行谊,使纠于乡。公发岸沟诸堂触禁,白请以官治之。新令方严,而犯纲者众,致狱岁久不决,奏下刑部,逮公与诸党至京,连及公之长子俱系狱。”因请官府治白莲会,丁善及长子妈保遭监禁入狱。后幸得“尚书检狱,察公冤,复讯再回”,才获释出狱。“公归,犹十数年,老于家,寿终七十八”。以此可见,丁善出狱还生活十数年,他营造宗祠当在这个时候。
 

  但也有人认为,丁善犯狱岁久,此时丁姓人丁又不多,他在这段时间建祠是不可能的。而丁善有三子:妈保、观保、福保。丁善去世时三子均在50岁上下,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因此民间广泛流传丁善第三子福保参加打擂台,得胜后即拆其擂台杉木回家建宗祠之传说,认为营造宗祠的是丁善之第三子丁福保。
 

  建宗祠是宗族中的一件大事,而族谱或重建碑记中均无片言只字提及丁福保建祠之事,却有丁善其父遗命诸子营祠之说。所以丁氏宗祠由丁善主持营建,而福保兄弟具体负责营建的说法比较可信。营建时间约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至洪熙元年(1425年)。
 

  历史上,丁氏宗祠自明初始建后,曾于明·万历间(1573~1619年)重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第一次重修,1984年又全面整修。
 

建筑规制
 

  宗祠坐北朝南,建筑群体以廊院式组织,采用闽南汉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制和建筑技术,以砖、石、木构造,中轴线自南至北为泮池、门埕、前厅、前庭院、中堂(主殿)、后庭院、后殿,并有廊庑。除泮池外,南北长49.24米、东西宽21.38米,总占地面积1052.75平方米。
 

  红底金字“丁氏宗祠”匾额,高悬于前厅正门门楣上方,字迹苍劲,熠熠生辉。
 

  中堂是宗祠建筑群的中心建筑,为单檐硬山顶,面阔3间,进深4间。神龛供奉丁氏列祖列宗考妣神主,每年隆重的春秋二祭就在这里举行。
 

  祠堂正中用花岗石砌筑成一座平台,平台上为祠堂的正厅,平台下四周环廊庑,形成一个“回”字形。尤有意思的是后殿东北削角砌筑,使回字口部更与汉字书法转角顿笔象形,这也许是丁氏回族把强烈的民族意识融入宗祠建筑形式中的最好体现。平台地面高于四周廊庑约2.5尺。祠堂有中、左、右3个门和四周廊庑相连接,廊庑的前后左右,各有4个较小的门,以便出入。
 

  最引人注目的是门楣上方的木雕以及廊心墙的石雕有阿拉伯文组字装饰,特别是镶于正门门楣上方中央用阿拉伯文字组绘而成的鸟形图案木雕,传说是伊斯兰教“祈求真主赐予吉祥与安宁”的“吉祥鸟”。工艺精湛,木雕贴金箔,非常辉煌、壮观。
 

  丁氏宗祠内尚存柱础二件,为圆柱形柱础,圆径为31公分,高32公分。上浮雕攀枝莲花,线条粗犷而流畅,造型古朴逼真,是明·宣德(1426~1435年)以前典型的石雕工艺,这种浮雕花纹仅有明·永乐(1403~1424年)至宣德年间出现。正堂前壁上两堵石雕是阴刻山水、人物、兽图。东面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西面是“文物打虎,农夫规劝”图。这两幅图中的桥栏板和屋舍的画法,笔法简易,线条流畅,均系明代中叶的作风。其雕刻线条保留着明代木雕斜刀痕。因此,宗祠现存部份建筑件,也可以说明丁氏宗祠始建年代应是明代永乐期间。
 

  丁氏宗祠建筑的木作、砖作、石作、泥作,颇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雕饰技艺精湛,题材纹样丰富,彩绘艳丽多彩,以其营造有度的恢弘规制,装点适宜的平实修饰,彰显着它那独树一帜的民族特色。 
 

  丁氏宗祠的建筑形式,倘若分开单体来看,基本上属于富有闽南传统建筑特色的“宫殿式建筑”,体现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的特点,宗祠建筑装饰木雕、石雕、彩绘所构成的优美的图案,从工艺手法,到图案内容,无不散发着汉族文化的魅力,但是总体看宗祠建筑呈回字型,而宗祠中堂门上及两侧的木、石构件雕有阿拉伯文字,又深深刻上阿拉伯回族文化的烙印,是回汉文化融合共存的文化形态。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