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邸氏关于明代十三肃王墓群
对于北京的明朝十三陵,可以说国人无不知晓,如果告诉您甘肃兰州也有一处明代十三陵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这是货真价实的12个明朝藩王和一位王妃的墓群,今年因公务项目留在兰州工作几个月,休息之余独自到陵墓现场和一些明代遗址盘桓一番,结合手头材料向大家做点介绍。
肃王的家世
据《明史》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江山社稷,“立太子为天下本”,“控要害,以分制海内” “用宗室以为天子屏藩”,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定“封建诸王之制”,以起“屏藩王室”的作用。洪武三年夏四月,下《册封诸皇子为王诏》,首封秦、晋、燕、吴、楚、齐、潭、赵、鲁、靖江等十王。数年后又封庆王、肃王。明太祖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将二十三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重要城市地区为王。在甘肃的便叫肃王(初封时称“汉王”)。由此有了肃王之位,王府原设甘肃平凉,后转设到甘州(今张掖),最后又从甘州迁至兰县(今兰州),直到明朝灭亡为止,肃王先后袭封了十二个王位。
① 首任肃王朱瑛,是明太祖朱元璋与一位没有名号的妃子郜氏所生的庶十四子。朱楧善骑射,能诗文,谋勇兼资,“性谨厚,好文学,……安靖循理”,朱元璋曾称其为秀才。洪武十一年(1378年)始封汉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改封“肃”,次年就国,从南京带领一批江浙亲兵辅以陕西各卫兵来集,进驻平凉。二十八年(1395)就藩甘州(今张掖),兼管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卫军务。建文元年(1399)肃王以“甘、肃兵变不常”,局面复杂,难以控制;甘州寒冷而多风沙,江南官兵难服水土等原因乞请内徒,获准建藩于兰州。即派曹国公李景隆到兰州选择府址,按照“下天子一等”的规格修筑肃王府。这肃王府前临滚滚黄河,北向白塔山,南望皋兰山,从此一直成为甘肃、兰州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明代以后作巡抚署、辛亥革命后作陕甘总督署、至新中国成立就是现在的甘肃省人民政府所在。
永乐十七年(1419)十二月庚寅,"肃王瑛毙",追封号“庄王”。在位42年,王妃孙氏合葬一墓。
② 肃康王朱瞻焰(二世),庄王庶一子。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袭封,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卒。在位41年。
③ 肃简王朱禄埤(三世),康王庶一子。初封洵阳王,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袭封,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卒。在位12年。
④ 肃恭王朱贡錝(四世),简王庶一子。初封汾州王,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袭封,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卒。在位50年。
⑤ 肃靖王朱真淤,恭王嫡一子。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封世子,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卒。追封为靖王。
⑥ 肃定王朱弼桄(五世),靖王嫡二子。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袭封,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卒。在位24年。
⑦ 肃昭王朱缙炯,靖王嫡一子。封为世子,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卒。追封为昭王。
⑧ 肃怀王朱绅堵(六世),昭王庶一子。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袭封,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卒。在位2年。王妃王氏合葬一墓。
⑨ 肃安王朱弼柿,靖王庶四子。懿王继位后追封为安王。
⑩ 肃懿王朱缙愦(七世),安王庶一子。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以辅国将军嗣封,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卒。在位18年。
⑾ 肃宪王朱绅尧(八世),懿王庶子。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袭封,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卒,在位28年。
⑿ 肃王朱识鋐(九世),宪王嫡一子。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封为世子,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袭封,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冬,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进攻兰州,朱识鋐出逃未果,捕获后被处死。在位22年,无谥号。夫人薛氏合葬一墓。
明肃藩王从肃庄王算起,共传九世12王,传位241年。明朝灭亡,朱识鋐被杀,成为无封号的末代肃王,自此以后甘肃就再也没有肃王了。
肃王死后全部都葬在兰州近郊,其中肃安王弼柿墓地在兰州西郊的西圃子湾;肃宪王绅尧墓在兰州西郊(现七里河区)西果园乡周家山。
其余葬在榆中县来紫堡黄家庄村的是:庄王朱瑛、康王朱瞻焰、简王朱禄埤、恭王朱贡、靖王朱真淤、定王朱弼桄、昭王朱缙炯、怀王朱绅堵、懿王朱缙愦和末代肃王朱识鋐共十王。按明制度各王妾妃与王夫合葬,唯宪王朱绅尧之妻薛夫人,没有与丈夫合葬于西果园乡,单独葬于来紫堡该王族墓地。因此,来紫堡就有王墓十一座,加上安王、宪王单独两座,共计十三冢。
肃王墓群的修建,始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止于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4年),时间跨度226年。墓群规模之大,墓葬之集中,埋葬时间跨度之长,在国内并不多见。由于朱元璋当年直接分封了23个儿子当各地的藩王,近十多年来各省陆续都有发现、发掘、清理的明代藩王墓,但多是葬地不集中,墓葬数量略少,即使有些也达十座之多,也是郡王、妃子、将官的墓葬占多数。就规模上来说,不及兰州这处墓群是藩王本人墓地最多、最集中的,因此称之为“陇上十三陵”也不为过。
历史上明朝对甘肃除封肃王外,先后还有封于岷州的岷王(后来改封到云南,没有来甘肃);封于平凉的廿二子朱楹安王(永乐十五年死亡,封号惠王,由于没有儿子继位,被朝廷撤销封国);还有朱元璋第二十个儿子朱松,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为韩王,建藩开源,朱松却在永乐五年(1407年)还未就国便死于南京。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由他的儿子朱冲(火+或)嗣封,改袭平凉府封地,韩王共传十一世,除韩宪王朱松外,十世在平凉。
本人不是史学家,上面的家谱世系是参阅朱姓族谱和一些学界资料整理的,看起来有点纷繁,主要是想让大家在看后面的介绍时,有个线索大纲,如有错谬欢迎各位指正。
肃宪王绅尧墓
为一窥甘肃藩王墓群之貌,一日约了车子便往七里河区西果园乡西津大坪,寻找明朝第十位肃宪王朱绅尧墓。
我的寻找确是实话,司机在兰州开车六年,尽管也知道有个肃王墓,但具体在那里就茫然了。一些市区地图也大约的标示着“肃王墓”,却无法标出实际位置,我只能靠手头资料边走边问前去而已。车子出了小西口,在前往临夏的大路分岔口靠右的路上前行不远,是一座大大的黄色屋顶的加油站,靠右几十米远是一条上山的简易车道,道口有甘肃省戒毒所的牌子。从开上山路起,就见路两旁尽是连片的墓地,车道是仅容两车擦身而过的小路。道路也很冷清,车窗外所见墓碑不绝,如果天色差点,陡然就升起那种“古墓厉影”的感觉。转过几个大折弯,路面升到山包上,这才看见立着“韩家坪公墓园”蓝色牌坊的门口,又兜转了几个山湾,过了“柳营”的牌坊,几分钟后才到了西津大坪。在一个小路口问几位老乡,正巧就是从这条两米多宽的村路拐进去,几乎到了村道尽头,终于看到了残存的陵墓围墙和果树掩映中不太起眼的封土。
这处遗址尽管在兰州的一些旅游介绍中提到,但并非是修葺开放的“景点”,一路上别指望有任何与肃王墓相关的“路牌”或指示,就算问路也只能提“西津大坪”;除非到了西津大坪,否则问路肃王墓基本无人知晓。今天的探寻,谈不上我们常识中的“旅游”,倒象一次城市考古了。
首先是见到陵墓高大的围墙遗迹,相当一部分是已经坍塌了,里外种着果树。墙址为长方形,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50米,算算面积足有3万平方米。地势南高东低分为数台,东西南墙部分尚存,高4米,平均厚l米。
高墙缺口处堵着一座小院,事前知道是有一户村民在这居住守护,只有越过小院才能进到墓地的主体部分。走近小院听到屋内有竹战声声,敲敲窗户就出来了一位老人,我们说明来意,老人就拉起后院的栅栏让我们进去。迎面是翠绿桃林,几十只鸡在欢快觅食,还有一只羊在吃草,俨然一个农家乐小院。桃林中就耸立着宪王墓的巨大封土堆。
肃宪王绅尧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袭封,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卒,算起来此陵墓至今已390年了。坟头南为环形墙,中间夹一道半圆形遮风墙,残高约3米。圆锥形的封土堆高约10米,坟堆底径约为15米。在封土基底有一条倾斜向下的小坑道,那就是进入陵墓的墓道。但此地仅是“原始遗迹”,无人管理开放,加上石门坚固,我们当时进不去。
按照文史部门对残址踏勘的报告介绍,墓为砖室,内分五室,设石门两道。不易打开。。墓内早已被盗一空,仅存大油缸两口(高1米,径0.7米),砚台两块,小油灯一盏,暂由当地村民保存。
据说当年地面建筑规模宏大完整,布局合理。北墙中间为山门、陵寝北面建有享堂、东西墙两侧有厢殿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琉璃瓦。周围由土筑围墙环绕围护。不过,你现在去看,地面除了尚能见到墓前的遮风墙和外围墙遗迹外,对于我们这些凭吊怀古的游人,其余的都算荡然无存了,只见围墙内种满了果树,郁郁葱葱,其余的就是羊欢鸡叫了。
从绅尧墓上可以俯瞰兰州,它的前面正对的是黄河北面的九州台,黄河从脚下流过,四周可看到远处连绵不绝的山脉,视野开阔,风水颇佳。
墓群沧桑
最集中的明肃王墓群位于兰州市榆中县来紫堡乡黄家庄村北侧平顶峰的南麓。当地人以前称作“王井骨堆”、“井泉”,后被专家、学者发现后,社会上就称之为“甘肃十三陵”。按照汉语的规范,对于古代帝王的坟墓才可以称作“陵”,对于地方藩王的墓地,称为“陵”是不当的,应该说“墓葬群”更准确些。
平顶峰海拔约1560-1600米,墓群南北约300米,东西约3000米,依山就势,坐北向南,枕山面野,排列井然。距兰州市区约20公里,距榆中县城北25公里。
那天前往来紫堡乡,从兰州市区东出口(与去宪王墓方向相反)往东出发,边开边问路,也不用一小时便到了黄家庄村,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村口那株挂满了祈福红布条的“古槐神树”。按照《甘肃金城邸氏文化研究》此书来看,来紫堡乡上伍营多为邸氏家族,据查为明太祖之后裔,建文帝允炆之嫡系,祖籍江南应天府上元县人(今南京市)。燕王朱棣夺位后,追杀允炆族人,邸氏先祖带三个儿子星夜出逃。当时盘查甚紧,在守卫盘问时,望见人家门前匾上写着“官邸”二字,遂谎称姓邸而隐去朱姓,蒙混过关。历尽艰辛,长途跋涉,来到兰州后,至榆中来紫堡,身患风寒的长子在大槐树下,默求树神保佑,果然降神药服后风寒便愈,就此与三弟沿用邸姓落户当地。
穿过村子往上走,村后是连片的山包,出乎意料的是没有发现明显的封土堆,一下子还不能确定哪座是才平顶山,请教了在附近山上修路的民工,经过指点才见到最早被发现的1号墓。
从陵墓山上往下望,与一号墓平衡的左右侧和略低一些坡度的起伏岗峦,就是陵墓群,周围山地到山脚是黄家庄村的果树园和农舍,视线越过公路本是大片的麦田和苑川河滩,如今更显眼的是新兴的榆中钢厂厂区在大煞风景。
明朝统治下,多个肃王去世自然都能按祖宗惯例下葬,而末代肃王朱识鋐,在李自成军队攻陷兰州时,为李部下贺锦处死,仍得以允许安葬于来紫堡平顶峰的家族“老坟”,和列祖列宗安卧在一起,也算是幸运了。清朝政府对明亡的子孙们也是宽容有度,还派兵守卫肃王陵墓。民国时期,虽然战乱不断,但甘肃并未出现东陵大盗,就是这样,兰州的明代肃王墓群就得以保留下来了。
然而,肃王墓群在历史沧桑变化中依然在不断衰败,除了有些在早年已被偷掘探窃,有的则因耕种而推平封土,有的因水土流失而淤泥数尽,这恐怕也是我现在见不到明显的封土堆的原因之一吧。根据墓区封土周围散布的砖、瓦、柱顶石等少量遗物分析,原墓葬地面应有建筑物,但其规模和特点均已无据可考。
目前发现肃王墓群被盗过的有5座,我在1号墓(渝中县博物馆编号)石门拱顶左上侧和2号墓顶侧都看到有盗洞。据说每个被盗墓的盗洞都在同一位置。有专家认为,盗墓者的落点挖得很准,应当是很熟悉肃王墓的构造,很可能盗墓者就是明朝参加过修建陵墓的人。现在盗洞口都用土堵上了,不过还可以看得出回填痕迹。
肃王墓群解放前后都遭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肃庄王的坟冢(1号墓)被盗挖后,地宫的陶俑遭到毁损,大部分失散。昔日遍布墓地的碑碣被当地乡民当做过桥板、电动机底座,高大的坟冢夷为平地变作麦田。
七十年代,因为遵循“深挖洞”的指示精神,人们记起附近的“骨堆”,庄王及妃子的地宫(1号墓)又被开挖,作为备战用的“防空洞”。开挖后,人们发现里面只可容纳二三百人,作“防空洞”没什么意义,于是就“顺便”改做生产队林场贮藏果品的理想“保鲜库”。有幸的是,这里先后有守果园的老人谈应凤、黄应生,也因此成了兼任的“护陵人”(现只剩下文管小组文保员黄应生老人一个),地宫上锁,并且里面装了电灯,不再遭到人为破坏。现在陵墓周围的果树,就是他在上世纪60年代亲手栽种的。可叹的是近两年那点微薄的文保补助(平均50元/月)都断了,电灯都不亮了。
1号墓墓室结构宏大,面积约为258平方米。1号墓西距约450米就是2号墓,原封土堆高约7米,底径约30米。1970年因农田浇灌时塌陷,挖开后不久即被回填。3号墓墓室结构也较小;4号墓位置确定,具体情况不详。5号、6号墓保存完整。
7号墓系肃怀王与妃子王氏的合葬墓。封土高6米,底径27米,墓室结构较小。1977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对7号墓进行过发掘,后因经费紧缺,仅清理完墓道及前室即告中辍,并回填加以保护。试掘情况如何,可惜找不到资料了。
1号墓的左面还依次排列有8座墓。在1号墓右下方的定为7号和9号墓。
8号、9号墓已于早年被毁,仅留遗迹;10号、11号墓墓冢被夷为农田,墓门均遭毁坏,但墓室基本完整。
按照现场的踏勘情况,这些墓的排列都是有顺序的,应该是按照家族长幼次序定位的。统计被盗掘过的陵墓共5座,这5座墓中被公开打开过的有1、2、7号三座,1号墓是惟一被完全打开的肃王墓室。其他6座墓尚幸完好,未发现被盗掘的现象。
1983年,肃王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榆中县政府划定周边45万平方米列为二级保护控制地带。1999年经当地传媒报导了肃王墓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情况,兰州近郊的这块文化遗址才得以为我们所知。省政府为了让这难得的遗存早日开发为旅游和经济建设服务,经过一番考察整理上报,终于在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过,牌子尽管立了两年多,红头文件也下达了“肃王墓群”500米范围内严禁挖山取土、建厂盖房。但野冢飘零的状况一点都没变化,之前一直跟进“肃王墓群”开发工作的榆中县博物馆李维贵馆长也已作古,有村民盖的房在500米范围内,并无管理部门干涉;另一户村民的大门前就是一座墓葬。当年计划中对墓冢最近距离的52户人家分期分批进行搬迁,拆除1号墓附近的废弃猪厂,搬迁2号墓附近砖厂等等措施。不过,在我去看时,猪依然在安睡,砖厂的烟囱还是烟火冉冉,墓地后的山上在新建水泥路,以为是墓群规划的配套工程,一问工人才知道是地方运输搞的“经济路”。现实情况距离人们想象“保护、研究、开发、教育”的开放情景还相当遥远!
陵墓内情
1号庄王墓外观为隆起的小山包,墓顶侧是守园人的小屋,墓道两侧长满灌木,人只能弯下腰才能穿过几米长的外墓道。那天我没带手电筒,小屋里也没人(很想在这里碰见黄应生老人),独自不敢往里闯。因此,下面的墓室情况是摘自学界考察资料的介绍。
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砖室地宫,墓室内墓道倾斜向下,全用长38×18×8(厘米)的青砖砌成,坚固整齐。顺斜坡进入地宫有三道大门三个墓室。第一道门是用整块陕西富平青条石凿成,每扇门高2.5米,宽2.2米,门轴直径24厘米,门楣是44×19厘米的整块石条做成。前墓室长、宽各6米,顶高10米,呈拱形。
第二道门为木制,高2.5米,宽2米。进二道门就是中墓室,长6.3米,宽3.3米,高约10米。中室左右各有一券道通往配殿,券道宽1.14米,高约1.9米,深约1.9米,通过券道便是长6米,宽3米,高6米的配殿。按明制规定,配殿是安放妃子的地方。
中室再往里走是第三道墓门,与第一道门同样是石制,但如今石门已倒,斜立着挡在门口,门上的红漆依旧鲜艳,过石门进去就是正室。参照北京十三陵发掘的情况来看,这里才是安放肃庄王灵柩的地方。正室宽6.7米,长5.8米,顶高约12米,顶呈拱形,墓室三面壁上各有一圆拱形用来供放祭物的神龛,正面宽1.14米,高1.24米,深1.1米,左右龛宽均为97厘米,高97米,深1.1米。
整个地宫的形制结构和北京十三陵的定陵大致相同,由前殿、中殿、后殿及左右配殿组成,应该是明朝的定制。但墓内修造以大青砖衬砌,灰缝粗糙,与北京定陵的汉白玉壁拱不可同日而语。估计肃康王既因不得逾越祖制规格,又赶着要把庄王从“地火”之穴迁回这里所致。
这个墓在很久以前就被盗掘过,墓内空空已属必然。1966年平田整地时被打开,侥幸在里面还能发现一件陶马、一件铜熏炉和一些灰陶俑。铜熏炉现由兰州市博物馆收藏(我去市博也没见展出,现只好靠资料图片以飨读者了),陶俑等文物均散落于民间(可以理解为不见了)。还有两口高度和直径各1米的大油缸,是点“长明灯”用的;还出土了一块墓碑,上面只能看清“妃……薨于永乐”几个字,据史料记载,永乐年间甘肃王室就只有庄王与王妃孙氏去世,墓碑的线索证实了该墓为庄王夫妇合葬墓。陶马、大缸、墓碑等现藏于榆中县博物馆。
2号墓没有正式打开过,只是局部坍塌后回填封土。据当时知情群众所讲,形制与1号墓大致相同,只是砖砌勾缝更为精细。
7号墓系肃怀王与妃子王氏的合葬墓。清理出了肃怀王及妃子王氏的墓碑,
该墓出土肃怀王及王妃王氏墓志铭各一合,均施两道铁圈捆扎(现藏于榆中县博物馆)。肃怀王墓志为正方形,长、宽各79厘米,四周阴刻龙纹,上块志盖阴刻篆书“御赐肃怀王志”字样,下块楷书墓志文。肃怀王妃王氏墓志亦为正方形,长宽各73厘米,厚10.5厘米,四周阴刻凤纹。上块志盖阴刻篆书“明薨肃怀王妃王氏墓”字样,下块楷书墓志文。
墓址轶事
据说肃庄王朱瑛深好道家,当年他从张掖移治兰州后,延请了多位风水先生为他选择“圹地”(墓地)。最初确定在离兰州70多公里的金县(今榆中县)新营。此地前有燕麦岭,后有马山,群山环抱,清流汇集,定为陵寝再好不过。肃王不但在此建造王圹,还设立贡马营,并“筑城修仓,易藏料豆,喂养贡马”,扩充集市。随后就开始大兴土木,到了工程快竣工的时候,庄王亲自到现场视察。但当他听到墓址上面的山岔叫温家岔时,立即就立即下令停建了,原因就是觉得这有“朱(猪)温(瘟)”之忌。
两年后,风水先生重新勘察,选址在离兰州较近的榆中县定远镇水岔沟矿湾村。这次的墓地选在中林沟下龙泉寺所在的一个小山包,同属马山脉的温泉山。号称“远观九龙盘踞,近看二龙戏珠”。庄王死后,他的灵柩就埋葬在这里。
后来,朱元樟派军师刘伯温前来西北视察,是时肃康王朱瞻焰带刘伯温来到水岔沟矿湾庄王的墓地一看,刘连声叹息,他解说此地下有煤层,煤炭乃地下热火,王体葬在此处,水火相克,凶多吉少,此地定破无疑。因为刘伯温精通周易堪舆,肃康王请他指点迷津化解。刘伯温随手向东北方向一指说道:脚踩玉带,头枕峰峦,次第排列,坐北朝南。康王听后,便命手下察访符合上述条件的风水宝地,于是发现了现在的来紫堡。
那时候来紫堡叫“质孤堡”,这个地方在平顶峰下,北面峰峦叠嶂,南面苑川河环绕,北高南低,依次排列,风水不同寻常。但是,这地方是一家蔡姓地主的私田,官府也不好随便占用,康王想来想去,最后决定认这一户地主的儿子为义子,再出高价买下田地,康王便可以在这里修建墓地,同时将这里改名为“买子堡”;后又因这个名字不太雅气,遂取“紫气东来”之瑞祥,又取谐音更名为“来紫堡”并沿用至今。
当地的村庄都修建有大小不同的白马神庙,这庙的来历也和肃王有关。据说肃庄王移藩兰州后,开始招兵买马,扩充军队。被王室里某些人密告有谋反之心。朱元璋便派钦差大臣前来查访。庄王接报后,正值借夏收时节,当地人庆祝丰收太平,玩官神。待钦差来到时,虽然看到人山人海队伍中间抬着銮驾,但到跟前一看,那些兵器全是是木头做的,轿子里抬的也不是人,而是当地比较大的一个官神白马爷。一场风险才得化解。从那个时候开始,乡村都建了白马神庙,每年七月夏收过后,当地群众就会自发举行七月官神会,成为当地流传至今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