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氏迁移地汇总

2013年04月08日 | 阅读:1095次 | 关键词:

  邸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的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五百零九位,以河西、中山为郡望。邸氏族人于两汉之间入居内地,此后不久即开始播迁于今河北省的定州与山西省的临汾一带,并主要在这两地长期生息繁衍,后逐渐昌大为当地望族,此两地在古时分别称为中山郡和河西郡,故而后世邸氏族人多以中山和河西为其郡望堂号。

  南北朝至隋、唐期间,邸氏族人依旧繁盛于上述两地,且尤以中山郡之邸氏族人最为光芒四射,其名人辈出,荣登史册者甚多,中有邸珍由中山上曲阳(今河北曲阳)徙居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唐朝至五代时期,天下大乱,藩镇割据,军阀纷争,农民军四起,唐朝政权土崩瓦解,中原一带十室九空,百姓流离失所,邸氏族人纷纷南迁至今安徽、江苏、浙江、四川、湖北、湖南等地,以避战乱。但由于邸氏族人之主居地均远离战争之重灾区,故繁衍于今河北定州和山西临汾之邸氏族人并未伤筋动骨,这种迹象可由金、元时期邸氏名人多出于北方分析得出。金、元期间,保定行唐人(今河北保定)的邸顺徙居曲阳,表明邸氏族人依旧以今河北定州一带为其繁衍的中心。元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以及中南之地民众减员甚剧,只有山西以其特有的表里山河的地理位置而免遭生灵涂炭,是故在明朝初期,山西邸氏族人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天津、北京、河南、山东等地。明朝中叶以后,邸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除进入东北外,还有入迁西北、西南地区以及台湾之地者。到了清朝咸丰年间以后,山西邸氏族人有伴随走西口的风潮进入内蒙古者,并逐渐分布于陕、晋、蒙的交界地区。

  邸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仍以河北省为多,约占全国邸氏人口的70%左右。如今,在安徽省的合肥市、寿县、亳州市涡阳县、砀山县、马鞍山市,河北省的唐山市滦县、乐亭县、滦南县、献县、白洋淀、丰南县、秦皇岛市昌黎县、卢龙县、盐山县、张家口市蔚县、石家庄市深泽县、保定市、承德市、衡水市枣强县、深泽县、辛集县、廊坊市、赵县、顺平县、安新县、清苑县、河间市,陕西省的西安市长安区、咸阳市、汉中市,山东省的济南市、日照市、五莲县、肥城县、临沂市、德州市平原县、青岛市、潍坊市、淄博市,辽宁省的锦州市义县、凌源市、辽阳市、鞍山市、铁岭市、法库县、盖州市、葫芦岛市、盘锦市,山西省的太原市、原平县、吕梁地区文水县、岚县、大同市候马县、临猗县,湖北省的武汉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黑龙江省的大庆市大同区、绥化市、哈尔滨市、七台河市,河南省的郑州市、平顶山市、南乐县、永城县、三门峡市,吉林省的长春市农安县、白城县、榆树市,甘肃省的兰州市榆中县、武威市、古浪县、民乐县,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霍林县,四川省的峨山市、嵋山市,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浙江省的义乌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江苏省的扬州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地,均有邸氏族人分布。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