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宁海戴氏宗祠的源远流长

2013年07月01日 | 阅读:1936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宁海的戴氏宗祠早祠堂前有一个戏台,在前不久还唱过戏,戴氏族人聚在一起观看,场面十分的热闹。但是现在在祠堂前显得空空如也。这个宗祠的历史悠久,根据曾经主持过2002年重修《戴氏宗谱》的戴如云先生手里面拿着的厚厚族谱中记载,那里面有着对戴氏一族及宗祠的历史渊源。

      公元前779年,周宣王封宋国君,因为“万民拥戴”而以“戴”为姓,居河南商丘。至汉代时已传了31代,迁到了安徽亳州谯国郡,故又称“谯国戴”。至65世,唐玄宗时,先祖任河南推官。天宝十年(751年),迁入福建泉州。70代先祖又自闽入浙江温岭,居于海浜南塘,并在此以养殖牡蛎为业。91代良能公为避元兵之乱,于元至正三年(1343年)迁到象山港深处的海滨高地,此地原称“堧里”,戴氏择此“枕山面海,其地团聚”,故名团堧,含有“农以土为大”、“土生万物”之意。

  戴氏居此之后,“半渔兼农桑”,将祖上在温岭南塘养牡蛎之法移殖,因象山港尾的海潮适应牡蛎生长,故产量大增,味美肉嫩,一时成为当地著名特产,并以名产“天下第一鲜”而闻名宫廷。至今六百余年以来,团堧村中已有1087户,分为六房七村,有三千名戴氏“敦本堂”传人,且世代多以养牡蛎为业。

  明崇祯二年(1609年)戴氏始建祖堂,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始修宗谱。至清代晚期,近二百年间七修宗谱至今传21代,最近一次为第十次修谱。本村人数百年来“历代虽无显爵,而礼乐传家”,每年正月过年请神祭祖、正月初八娱亲上灯、至十五做“灯头戏”、三月清明扫墓、六月下旬下洋捕鱼祭神、七月半放焰口做道场悼念亡灵、十月十三至十四境主生辰谢神,祠堂内都举行聚会活动。

  光绪七年(1881年),“敦本堂”又一次扩建。如今宗祠在一片新楼的护卫之中,门前一块水泥平地,头门仪门已经改建,仅《礼乐世家》、《戴氏宗祠》的石匾是光绪七年的旧物。

  进入宗祠,院内还完好地保留祖堂和左右二厢楼。大明堂中心的戏亭朝向祖堂,长宽各5米,台面高1.26米。戏台之前建有勾连廊,廊亭上部卷棚式藻井及檐枋小斗拱精雕彩漆,与戏亭的藻井连在一起。戏台的藻井由8圈逐渐收分的同心圆和16条集中于穹窿顶的“太极图”的花拱构成,整体绚丽夺目。戏台屋顶歇山翘角檐下置戗角、檐椽、花板、出头枋,都精雕彩画,仅戏台前二条台柱,为不遮挡看戏,换成铁铸,故戏台内外竟无任何对联匾额。仅祖堂内有光绪七年(1881年)《敦本堂》和《志坚金石》木匾,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藏珠于渊》匾额也悬在祖堂内。

  据称祖祠内原曾有上千块历代祖宗的牌位,都毁于一旦。如今留下的这近900平方米的“敦本堂”和古戏台,几乎年年做戏,男女老幼同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之外,还在潜移默化受“敦本”的家训教育。每当古戏台做戏时,裔族亲情依然联结从此地外迁的宁海、奉化、鄞县、象山、北京及海外的戴氏后裔。因此这座大院之中的古戏台,即使台上没有演出,也是戴氏族内家族和顺、团聚的象征。村民说,敦本堂古戏台是宁海县进出北门,象山港上下海洋的“第一戏台”。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