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城发源的崔氏族人两大支派的迁徙
崔城发源的崔氏族人主要分为两大支派:
一支往山东省青河武帝县,后有崔琰为汉献帝(公元190~220年)平匈奴,崔宏为北魏帝谋亮,为北魏帝相光、俊、丽、詹四人。继出而文学盖世。至唐玄宗时期(公元712~742年),崔琳为相,其弟崔圭、崔瑶均官居一品,号曰“三戟”。沿至崔颁,唐宣宗(公元847~858年)钦保一门孝友,人称“崔氏六榜”。
另一支即战国末期的崔广(字少通),是四晧之中的佼佼者,为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194年)素所敬畏。因避秦暴,自山东崔城迁于直隶省涿郡安平之博陵(今河北涿州)。汉平帝时(公元1~5年)崔篆为大尹,其兄为大司马,其母师氏通经博学,封为“义成夫人”。在王莽将要篡位时,崔篆等辞官回家,注《周易》四篇。其子崔骃、孙崔瑗、曾孙崔子真均怀经济才学,立攻于当时。延至北魏(公元220~280年),崔浩为司徒,其孙崔挺为北魏刺史,曾孙崔楷为北魏殷州刺史。其后崔元暐在唐中宗时期(公元705~710年)封为“博陵王”。至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其后崔世明迁粤省广州,子崔与之累官四川,安抚制置,使后封“南海郡公”,遂移子于江南,晚年又移子于闽省,住汀洲府宁化县石壁村葛藤垇。其玄孙崔唐臣为宋末隐士,唐臣之孙崔彧(或)为元世主(公元1260~1295年)刑部尚书,加平、章,事四世。至元顺帝十二年(公元1334年)崔世宗诞生,又经承祖、德义、旺元、成章四世,至崔成章(崔万章、崔百章、崔成章)弟兄三人。三人中,唯崔成章欲迁广东,故于明正统三年(公元1439年)立合同族譜三册,各执一册,兄弟分袂,崔成章父子四人移居广东。到广东后,崔绅兄弟三人又于明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立合同族谱各分三地:长子崔绅随母郭氏同住城铅江,次子崔缙住居惠州府龙川县鳖坑村(碧坑村),三子崔继同父崔成章居本县班唐,后迁义都潭头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