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邓州“台湾村”
“从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着个喇叭……”在“台湾村”的门楼下,几个孩子正用高山族口音的普通话模仿2006年央视春晚两位台湾演员表演的相声《新说绕口令》。据该村林茂恩老人说,春晚的这段相声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听不够,争相学说。不光这些,两岸直航,赠台大熊猫,台海关系一类的话题都很能引发村人的兴趣。
“台湾村”位于河南邓州张村镇境内,这里聚居有台湾高山族后裔2920人,占大陆高山族总人数的50%,数量之多,历史之悠久,居住之集中,在祖国大陆绝无仅有。
2006年春节第一天,笔者慕名走进“台湾村”。这天,大雾弥漫,我骑着摩托小心地行驶着,冷风从脸面、胸口、膝盖、脚背嗖嗖地侵入体内,但一想到在台湾村会遇到充满高山族风情的舞蹈、集会之类的场面,我便忘却了这些。
到台湾风情园,踏入张许家祠,雾霭朦胧中呈“品”字形分布的三个静默的大坟茔矗立眼前,并不见什么集会、祭祀之类的景象。浓雾霭霭的缭绕着、弥散着。在坟茔后面,一座三间坡架结构的祠堂从云里雾里走入眼帘。匾额上是“张许家祠”几个大字,门口联曰:“列祖列宗脉发达,邓州台湾根相连”。正当我在祠前拍照时,一位稍稍屈背的老大娘从祠后姗姗地走过来。通过攀谈,我大略知道了一些台湾村变迁的轶事:
“台湾村”人的始祖叫依那思罗,原系台湾嘉义县阿里山兹欧部落人,1661年4月郑成功及部将黄廷收复台湾时,15岁的依那思罗被征入军,被黄廷将军收为马夫。1668年依那思罗跟随黄廷到河南邓州屯垦定居,娶当地岑姓女子成亲。以妻姓谐音改名陈年。生育4子,分别取名为元珍、元勋、元杰、元珠。1682年,依那思罗跟随黄廷再次征服台湾,把次子元勋、四子元杰带回台湾嘉义县阿里山番社。1718年依那思罗卒后,葬于下营庙沟河畔,后其4子失去联系。
据大娘介绍,庙沟街头还有一处台湾风情园,建有“台湾阁”和台湾村始祖人的塑像。沿路南行约2公里,在几个小孩的指引下,我一路向“台湾阁”寻去。走过松柏、龙槐相间的墓道,又是几座大塚。几块高大的石碑,有两块已模糊不清了,沧桑地站在园中,诉说着两岸同根的历史。
走过大塚,是一座茅亭,一台湾高山族人像端坐亭中,据说这就是依那思罗像了。塑像仪态威严,有着鲜明的高山族特征:鼻子高高、眉骨和额骨突出,眼窝内陷,皮肤呈深黄色。塑像头戴稚翎帽、上衣无领、袖略短,配腰刀,持牛角号,下衣裆大腿宽而短,赤脚,一副勇武的部族首领形象。
亭前一大香炉,烟雾缭绕,几份供品摆于案前。
亭后是台湾阁,以竹木为墙,黄稗草结顶,散发着浓郁的闽南风情。阁内有黄廷画像和台湾村人祖宗牌位,香火袅袅。
出了风情园,走进台湾村,不时听到带有闽带口音的话语。在一林姓人家,一位大娘端出热气腾腾的顶子馍出来,大娘说:“汉族人都是腊月二十三祭灶王,俺们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这一天俺们每家都蒸用糯米染红的这种顶子馍,吃这馍表示不忘始祖有军功,也激励后人多立功……”热情的林大娘又端来了焖萝卜粉条和菜夹肉焖米:“这是俺们最爱吃的,你尝尝。”林大娘把饭菜往我面前推了推,一股米菜香味溢了过来。
在村内转了一圈,家家对联内容大多有盼两岸统一的,如:春风终化千层雪,海水长连两岸心;大江南北春风意,海峡东西明月心;九州圆月辉四海,两岸春风度万家;九州骨肉同龙脉,两岸江山共月圆;明月一轮光两岸,春风万里荡九州;两岸三通金蛇起舞,双归一统玉盏飞觞;祖国一统人心向往,两岸和平众望所归……
其它过年的情形跟别处大体一样了。我深深感到,高山族和汉民族已经融合为一体了,我问站在台湾村村口的陈相富老人:“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就是看到两岸统一,能多和台湾的亲人们见见面。”老人激动地说。
回望“台湾村”门楼,两副门联在渐渐散去的雾霭中清晰起来:祖启台湾源华夏,宗屯邓穰融九州;精诚团结盼台湾回归,同舟共济促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