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觉:无人区里的“牦牛干部”

2013年06月19日 | 阅读:791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前往可可西里的路,一路沼泽,一路泥泞,翻过一座山,觉得应该出现点什么,然而,前面还是无边的荒原和小山,显得没完没了,感觉千篇一律无边无际。不同的就是山间的谷地有宽有窄,宽的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平原。

    幸而雨夹雪的天放晴了,云朵聚聚散散变着花样,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长角的藏羚羊、白屁股的藏原羚、奔跑的藏野驴,一路上都在撒野狂欢。

    可可西里,由于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这块神秘的土地,孕育着奇特的生命!远远望去,这才知道什么叫天地合一!这片美丽的高原,塑造着不屈的精神!慢慢走近,这才发现什么叫前赴后继!

    那是一个雨雪交加的冬天,风特别大,天异常寒冷,双湖特别区巴岭乡格拉俄东村空旷的草原上突然来了一群陌生人。三三两两的牧民看到陌生人的到来,远远地躲开了。而刚20岁出头的牧民小伙班觉在彷徨中与他们搭上了话。交谈中才知道,这群人是洛桑丹珍率领的藏北无人区腹地考察团,目的是要在这个长期“三不管”的地方建立地方政府,行使有效管理。

    党中央、毛主席派人来到巴岭乡,让一直过着居无定所游牧生活的班觉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

    会说藏语不会写藏文的班觉,没有纸和笔,就在沙地里学写字。两年时间班觉就已经能够用藏文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属于村里最有文化的人。

    班觉政治觉悟很高,由于背毛主席语录背得最好,党组织就派他到群众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毛主席的最高指示,他的工作能力逐渐得到群众的认可。

    群众基础好,办事速度快,工作能力强的班觉,随后被组织任命为乡里的经济发展联络员,前往安多、尼玛等县进行畜产品交换,还按照上级的安排,前往拉萨罗布林卡进行牦牛交易,圆满完成30多头牦牛的交易任务。

    在班觉的心里,共产党就是牧民的大救星,共产党来了就会苦变甜。1972年,他在组织的培养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民公社时期,班觉被组织选派到买玛乡,担任公社党支部书记,全面主持人民公社的工作。人民公社撤销后,他继续担任买玛乡乡长。

    无论是担任支部书记还是乡长,班觉的心里始终装着群众,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群众。他的足迹踏遍可可西里深处的山山水水,访寒问苦于每一户牧民家庭……

    长期顶风雪、冒严寒深入基层,能吃苦耐劳、从不叫苦的班觉,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牦牛干部”。

    最让班觉难以忘怀的是1975年冬天的那场雪灾。由于大雪封山,抗灾物资运不进村,全乡大部分牧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此时,班觉家里也遭受重创,20多头牦牛全部冻死,绵羊也冻死100多只,家里一夜之间从富裕户变成了贫困户。

    危难之际,班觉还是始终想着群众。他率领村干部,帮助牧民寻找失散的羊群,帮助群众修缮被积雪压垮的羊圈,组织群众积极开展自救和灾后重建……一个多月时间,班觉都没有回过一次家。

    办群众的事不能讲借口,服务群众一定要讲原则。这是多年来班觉一直坚持的座右铭。无论在买玛乡担任乡长,还是1997年又转战到措则羌玛乡任乡长,直到2004年退休,他都始终认为,“跟着共产党”是忠贞不渝的选择。

    在班觉的影响下,妻子卓拉始终如一地陪伴着丈夫。丈夫到村里、到牧民家,她都跟着去,并力所能及地帮助班觉解决工作上的难题。期间,她担任过生产队长和村妇女主任,从事过乡里的会计工作,并于1978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最让卓拉老人欣慰的是: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她这样的“三老”人员。每年,政府都要给卓拉发放1800元的生活补助金。“没有共产党,哪有今天的好日子!”卓拉的内心充满着感激。

    往事难以忘怀。但最让班觉、卓拉两位老人高兴的是近10年来家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2006年,党和政府在草原上实施安居工程建设,政府补贴3.5万元,班觉筹资7万元,班觉家在双湖区所在地亚曲乡4村修建安居房,生活方便了,出行方便了,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2011年,班觉的儿子白玛仁增、儿媳索朗德吉双双被双湖特别区政府聘用为工人,两人每月都有一两千元的收入。“都是托共产党的福!”随着孙女索朗德吉、孙子巴桑扎西的先后降生,班觉、卓拉夫妇笑得合不拢嘴……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