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白氏分流传播

2013年05月25日 | 阅读:336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秦统一六国后,来一次焚书坑儒。不久农民起义楚兵入长安,又来一次“大火三天”,加上楚汉纷争中的烧毁,历史文物和人才大受损伤。汉王朝建立后,又加各种限制(思想禁锢)故文史坛上一度沉寂,直至百年后的西汉中期,才见司马氏写史记,介绍三代到汉初千多年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又过一百多年到东汉初年,又见班彪,班固,班昭父子兄妹写汉书,东汉末年因现实需要和时代的要求,应邵始作《风俗通》,初探姓氏的起源发生发展和作用(有史以来第一次)。不久三国之争,东西晋、南北朝之乱,时局不稳定,时尚也不同(南朝士大夫崇尚清谈),结果无人写史,即使有也难写出好史来(西晋司马彪曾写续汉书,据说尚属完善,不久即大部散失)。漫长数百年间文史坛中一片空白,白氏文史与大势共沉浮,自汉武至南北朝700多年间,见于史籍者(这些史籍是后人補写的)仅白生(汉奄里,即曲阜人)、白光(汉东海人)、白奇(汉山东人)、白霸(汉龟兹人)、白寿(三国蜀将)、白祯、白褒、白启(东晋人)、白良(东晋常州)、白纯、白震(西域龟兹)、白霁(宋)、白培(齐)、白识(梁)、白挺(陈)、白景(前秦)、白龙(山西胡人)、白广平(西域胡人)、白整(北魏)等19人,又大都是西来胡人,不知祖源和宗支。
       社会发展到隋唐,一因人口增多,各姓氏宗支份什,需要理顺;再因南朝世家门阀士风的影响,姓氏之学已引起社会各阶层及专家学者的重视,因有路敬淳的《姓略衣冠录》和林宝的《元和姓纂》的出现(略举一二作证),唐大诗人、刑部尚书白居易暨位居辅宰的从弟白敏中,为明身世、正渊源,对祖宗源流进行了考究,首次为白氏家族找出根源和世系:上起春秋战国时代的白公胜——白起,以及被封于太原的起子白仲,接后因缺乏资料留下了750年的空白,才接上后魏的太原太守白邕和北齐的五兵尚书白建(白建系山西阳邑人),以及建子士范、士逊、士通,通子志善,善子温,温子六人,查明的唯鏻、厉、锽三人。于是查明鏻子季康、康子敏中;厉子季伦,伦子公济;锽子季庚、季般、般轸、季宁、季平,庚子幼文、居易、行简、般子宇经(即松溪)。这些人初期都活动于山西太原,至白建晚年才偕子士通移家韩城,至初唐高宗年间大部分移入关中、同州、渭南等关中地区;季般之子松溪则远徙至大韩国(朝鲜)。这一考证,为中世纪的中华白氏拉开了序幕,时在大唐后期,会昌咸通年间(即公元846——861年)。
唐末地方划据,中央失控,社会混乱。不久黄巢起义全国骚动,群雄由刈据进而潛号称王称帝,演变为五代十国,争战不停。公元960年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表面上全国统一,实则偏安于黄河两岸中下游及黄河以南地区(西南还有一个南诏国),北方仍长期为夏、辽、金、蒙古占据,仍争战不停,辖境之内则匪盗灾害频仍、民不聊生,及南宋迁都临安,偏安江南仍然是内忧外患、动荡不安。
       自晚唐至大明(唐僖宗到明洪武)500年间,因内忧外犯、战乱灾害,白氏族人迫于形势,为求生存,相继由中原向东南江、浙、闽、粤、东北、西北、西南流徙转移。大明统一全国后,为解决受灾害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为充实畿辅边防,驱山西中部和西南部(即太原平阳两府)的稠民于洪洞大槐树下,前后50年8次大规模移民于陕、甘、冀、鲁、豫、皖和晋西北、晋东北等地区,白氏族人又跟着来一次大规模的迁徙转移。
        明末清初,张献忠组大西军,在四川建大顺国。张败亡后,大西军余部(白文选、李定国等)南下云、贵拥永历帝抗清,平西王吴三桂率大军(清兵)经陕西、四川入云、贵,追击大西军消灭皇明末代皇帝,(桂王)统一西南边疆。事定罢兵,随军征战之中原子弟兵部分北返,大部屯墾于云、贵,最后定居于西南。天府之国之四川历经战乱,田园荒芜、市井空虚,朝野强调“湖广填川”。陕、豫(豫南)、鄂、赣、粤(粤北)、湘,稠民纷纷响应号召拥入四川(川北、川南)和云、贵,生活于上述地区之白氏族人,随着形势又有一大批移居于西南三省(闽、粤白氏则流向海外),至此白氏族人已遍及全国各省市城乡和海外各地矣。(注:清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左宗棠奉命剿回平乱,驱回民出陕、甘,经新疆入苏联国境。驱回战乱中,绝大部分白氏回民,被殺戳、被驱逐出境,西北回村成墟,是民族纠纷中的巨大灾害和损失。)
       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九年笔者并兄白春晖受新加坡白氏公会的委托,修编《新加坡白氏公会50年纪念特刊》和《福建安溪榜头白氏族谱》(新加坡白氏,祖籍基本上都来自福建安溪),进而编写《中华白氏》,走访了海内外各省市地区的白氏宗亲,从各省、市、地区的地方志和各地白氏宗亲保存下来的家谱中,了解到各地白氏族人的来龙去脉,世系源流和生产生活概况,特简介于后,供各地各界热心人士参考和研究。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