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泽巧遇岳飞后人

2013年07月30日 | 阅读:1948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2004年7月15日中午,我们给长春晚报、长春信息港等传完稿,就又匆忙上路了。离中午12点退房只有10分钟时还没有传完照片,还没有吃完饭。荆宏让我把东西拿到楼下,去退房,而他坚持用联通的无线上网卡传稿到最后一分钟。最后,他手捧笔记本电脑出了房门。我觉得,那紧张程度就像小时候看过的电影《白求恩大夫》里"火线做手术"那一幕。

  饭,我们放在饭盒里,后来在路上找了个地方吃了。

  出了荷泽,没多远就见到路旁有一块碑,上面写着是为纪念岳飞而立的。碑下一位老人,白发,黑皮肤,样子十分古朴。我和荆宏把他拍下来。为什么在这里立碑呢?一问,原来这村子里的人许多都姓岳,是岳飞的后代。这里还有一个岳飞纪念堂呢!真是想不到。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我们感叹黄河边的"土"真厚啊!

  村民们一听说我们是来采访的,都十分欢迎。他们说,这里很多人都姓岳,是岳云的后代。街边的碑,正是原来的岳王纪念堂的所在地。这个岳王庙在文革期间被毁了,1989年又在这里重建了一个。我们来到这个迁址后的岳王纪念堂,这是一座有二百多年的老房子,原是一个地主的家,后来做小学,1989年改做岳王纪念堂。村主任岳章运来了,他50岁,曾在1964年从这个房子里小学毕业,曾经在吉林省通化地区当兵,如今他是岳飞思想研究会荷泽分会的秘书长。这个岳王纪念堂的重建就是由他来张罗的。

  这就是岳飞纪念堂,老屋有二百多年了。

  他说自己是岳飞的33世孙,是岳云的后代。他还拿出了整理的家世考,告诉我们自己这一支的由来。

  建这个岳王纪念堂都是族人拿的钱吗?不,岳章运得意地说,你看,外姓的、外村的,还有许多单位都捐了钱,纪念岳飞不是我们一家的事,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小学生都要到这里来,现在不是讲以德治国吗?这里的对联是"尽忠报国续写社会主义新风,盖世英雄铸成中华民族爱国魂"。

  老蒋用CDMA手机拍摄"岳飞纪念堂",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 岳章运在讲当年建设"岳飞纪念堂"的情况。

  当我们即将离开这里的时候,岳章运说,这里是荷泽市的开发区,正在"跨越式"的发展和建设中。这里已不是村,而属于街道了,这里的老房子都要拆。这个村子过不了五年就会变成居民区。那么,这个岳王纪念堂呢?会孤伶伶地陷在高楼中吗?我忽然觉得这眼前的小村庄将转瞬即逝,赶紧催荆宏去把周围的环境也拍下来。岳章运告诉我们,这个村保留不了5年,都会拆掉,他们正在考虑把岳王纪念堂搬到远外另一个地方。那么,现在这座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古旧的老屋呢?拆掉吗?岳章运没有回答,他对于保留这个房子显得没有什么信心。

  说起这个纪念堂的历史,已经迁过几次了。最早是在荷泽市里,有一个岳王庙,在30年代就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掉了;抗战胜利后,岳飞后人又在这里建了一个岳王庙,文革时砸掉了;1989年,他们在现在这个二百多年的老屋里建起这个岳飞纪念堂。现在,这里除了一对香炉还是过去传下来的,已全是新的。那么再搬一次,还会剩下什么?

  我们的计划是5年后再回访这次采访过的地方和人。5年后,再来此地,会怎样?

  又记:离开荷泽后,我们就走进了暴风雨。

  外面就开始狂风大作、黑云密布。我们的车就一直扎进这密云的中心。我们用数码相机拍下这"黑云压城"的景像。我们的车是一辆破车,又开始漏雨了。我和宏的鞋都湿了,后来宏把一只塑料袋套在脚上,他一边往脚上套一边说:"真滑稽!"他就这样,用套着塑料袋的右脚踩着油门,开到了兰考。

  我们进入兰考,发现这里是一片泽国,连县委大院都成了"一片汪洋"。

  没想到,兰考全县都被水淹了。几乎所有街道都在水中,我们的"悍马"在水中游走,街成了河。更没想到的,兰考县委大院也在水中。

  我的血液中有八分之一是兰考人,奶奶的父亲曾在清末中过举人,被派到兰考当县令,奶奶的母亲就是兰考人。明天,我们要去县委宣传部看看,也许能找到旧时的档案呢!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