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功臣本姓原
原公浦是山东掖县人,应该算个“红小鬼”,因为12岁的时候他的二哥就是村长,后来参加了八路军。原公浦是村里的儿童团团长,有一次半夜潜入国民党的兵营,偷了很多子弹,交给了八路军。14岁的时候,他就背了弹药和粮食往前线送。他曾经报名参军,可是部队首长说:你个子实在太小,等长高一点再到部队吧。至今,原公浦还只能是个中等偏低的个子,他不像个身高马大的山东人。
当年要是让原公浦参了军,他就是南下军人了,现在,就是离休干部了,到了晚年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就不是问题了。
后来,原公浦的大哥要到上海来学生意,他就跟着哥哥来了。他们到了浦东一家私营的生申工具厂当车工。那时候中央政府号召知识分子工业救国,厂里有不少留学生和大学生,他们毫无保留地给原公浦们上课,教他们文化,教他们技术,所以,这一帮师傅徒弟进步神速,三年满师,原公浦就是四级车工,已经会绘制简单的图纸了。
原公浦在这家私营工具厂是团支部书记,当时,全厂团员只有两人,团支部不能在上班时间搞团的工作,业余的。
原公浦有个师兄叫毛金福,两人同岁,师兄只比原公浦早进厂几个月。当年师兄觉得女朋友文化水平低,想放弃,原公浦极力撮合两人,毛金福终与女友成婚,生了孩子,成为了著名歌星毛阿敏的父亲——此乃后话。
1956年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原公浦所在的生申工具厂合并到上海汽车底盘厂。这是一个很大的国营工厂,原公浦担任了团总支书记,开始领导400个小青年,再也不是领导两个团员了。
1959年,国家二机部到上海来挑选优秀的技术工人,送到大西北去干一项很重要很保密的工程。因为是去大西北,这次工作开展起来就比较困难。厂里选中的一些人都不愿意去。
原公浦是团总支书记,还是上海市团代会的代表,党龄已经有=三年了,他年年被汽车底盘厂评为先进工作者。他想革命青年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嘛。
他想的就这么简单,想完了,就到党总支报了名。丈母娘听说后急了:你们刚刚新结婚,你一个人就要跑啊?你跑到戈壁滩去,我女儿靠谁啊?她怎么办?
原公浦笑着说:能被国家选中,是一种光荣!我肯定要去的,已经定下来了。
原公浦和原子弹是有缘的
原公浦他们不是直接去的大西北,而是先到北京集训。集训中,他们被告知:到了大西北那个保密基地后,无论军官、士兵还是职工,人人都要守口如瓶,并且终身保密。听起来这个地方太至关重要了!
一天,宋任穷部长来到集训班给他们讲话,他激情四溢地说:苏联的赫鲁晓夫说我们中国人穷得五个人穿一条裤子,说我们20年都搞不出原子弹,我们偏要争这口气!这次,毛主席要派你们去干什么知道吗?是去搞核武器啊!这是国家大事,天下大事!毛主席说了,没有原子弹和氢弹,我们说话就没人理!陈毅元帅也说了:你们就是用柴火烧,也要把原子弹烧响!
全场掌声雷动,原公浦激动不已,热血在全身奔腾,握着笔的手颤抖不止。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刚刚知道,他们被选派到大西北去干的“保密工程”,原来是搞原子弹!突然间,他恍然大悟:我姓原(姓这个姓的人本来就很少),原来这个原就是原子弹的原,原来我原公浦和原子弹是有缘的,太幸福了!
他在心里不停地欢呼!
其实,毛泽东的原话是这样的:“我们不但要有更多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原公浦和他的伙伴们(他们大部分是从北大、清华和哈军工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从北京搭火车,出了春风都不去的玉门关,来到戈壁滩,然后再换大卡车到达基地。这是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一棵树都没有,一根草都不长,荒漠无边,好像到了另一个星球。只知道它在甘肃省境内。甘肃大了去了,反正是在荒漠的最深处,名称叫404基地。
这里,一年里只有一两个月是太平的,其他十个月几乎天天刮大风,类似沙尘暴那样的大风,刮得到处是沙尘,刮得两个人面对面都看不清对方的脸。飞扬的沙尘无孔不入,房顶上是沙,食堂里是沙,家里也灌满了沙,有时候晚上睡觉要戴口罩,否则早上起来嘴里鼻子里都是沙子。
冬天,这里的温度降到零下30度,大雪纷飞。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这里是戈壁,根本没有水,水是从几十里以外拉来的。基地给每人每天发一茶缸的水,喝的水是它,洗脸用的是它,洗衣服还是它,如果用下来还有多余的话,就把水泼在床底下,湿润湿润空气。
更艰苦的是当时正逢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人民都吃不饱,许多地方的老百姓只能吃树叶啃草根,百年一遇的大饥荒!大戈壁风暴肆虐,根本不长粮食。基地拿不出粮食,常常发土豆给职工,两斤土豆代替一斤粮食。可是,一顿晚饭,职工就可以把一个星期的土豆“定粮”全部吃光,太饿太饿了。原公浦和他的同事们个个饿得浑身浮肿,干活乏力,只能背起筐,到二三十里地以外的地方去挖骆驼草的草籽,那原本是黄羊吃的东西,眼下,饥饿的人们只能和黄羊抢吃的了。挖来草籽以后,把它和青稞粉拌在一起,然后煮,这,就是食物了。没有蔬菜,大家只能吃烂咸菜,那是从四川拉过来的。
周恩来总理急得团团转: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研究原子弹啊!
条件艰苦得不能再艰苦,可是原公浦和他的伙伴们心中都有一种荣誉感,大家一心扑在试验上。原公浦天天钻研车工技术,学习原子弹的工作原理,工作手册上记满了各种各样的草图和原理图。
郭福妹和丈夫已经两地分居三年了,她想念丈夫,天天都在担心丈夫是不是扛得下来,他毕竟是从条件最好的大城市到戈壁滩去的,更不要说正好遇到自然灾害。于是,她毅然辞去上海汽车底盘厂的工作,也来到了大戈壁,也进人了404核基地,两人住在8平方米的一个小房间,这还算是优待,其他职工都住在地窝子里。
“万千宠爱在一身”
1963年,张爱萍将军向毛泽东主席汇报说:我们准备在1964年的10到11月份,爆炸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毛泽东赞成,写了四个字:同意,照力。
于是,一切进程“倒轧账”,也就是说,1964年的4月,必须加工完原子弹的最后一个部件,然后开始整个原子弹的组装工作,10月进行核试验。
所谓的最后一个部件,就是原子弹的核心:铀球。这个铀球不仅对光洁度的要求极高,加工后必须能亮得照出人脸来,而且尺寸不能和设计的相差一丝一毫。
谁来当此重任?谁来为原子弹的制造画一个圆满的句号?404核基地展开技术大比武,谁的技术最好,谁的业务素质过硬,就让谁来干。经过层层比武,原公浦脱颖而出,他的成绩最好,素质最硬。其实,此时的原公浦虽然年纪轻轻只有20多岁,已经是六级车工,并担任基地机械加工班的班长。
总厂周厂长通知原公浦:从1963年的11月开始,你就要进行半年的封闭式操练,反复用各种代用模拟部件进行加工,直到把加工的程序和技术摸得滚瓜烂熟。还有,你不能有任何分心,不能向任何人泄露机密。
原公浦在动员会上表示:绝不分心,保证完成任务!
从此,他一大早就进入404核基地最机密的车间(这里是一般的基地工作人员都禁止进入的地方),立刻开始操练,一直车削到天都黑了,才筋疲力尽回家去,一头倒在床上就闭上了眼睛。可是他没有真正睡着,满脑子都是铀球、铀球、铀球,睁眼闭眼都是那个鸵鸟蛋大的闪闪发光的金属玩意儿。其实,天天操练,日日车削,他还没有见到过真正的铀球。其实,按照规定,在这个高污染区内,工作人员最多只能呆4个小时。
半年操练下来,本来个头就比较小的原公浦瘦掉整整30斤,只剩90斤了。厂长命令厨房,破例给原公浦每天送一瓶牛奶!小原的身体不能垮了!
一小瓶牛奶,这在当时是了不得的事:三年自然灾害,全同人民都缺吃少穿!
公安部专门派来一位冯局长,他一到基地,立刻成了原公浦和原子弹核心部件的“跟屁虫”,原公浦到哪儿,核部件到哪儿,他必定到哪儿。这是为了保护原公浦,为了保护原子弹。他几次三番跟原公浦说同样的话:小原啊,人命关天,你无论如何不能出问题。
原公浦一遍一遍地表达了相同的承诺:我不会出问题的。
冯局长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有一个西方发达国家,在加工原子弹的关键部件时曾经死了三个人。有一天,冯局长问他:小原,你到底有没有把握?我们是在制造争气弹啊,你有什么困难尽管向我提出来。
原公浦很肯定地点点头:有把握。
虽然在当时谁都不会把铀卖给刚刚崛起的新中国,但是铀235在世界上还是有价格的:每一克4000美元,比黄金贵多了。为了这个鸵鸟蛋般大小的铀球,中国的20万科研专家和炼矿人员整整研究试验了10年:1954年,我国地质勘探科学家在广西发现铀矿;1962年,包头核燃料元件厂投产;1963年,衡阳铀水冶炼厂投产;1964年,兰州浓缩铀厂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也就是说,万一这个铀球在原公浦手里加工坏了,那么,20万人研究试验了10年的成果就会毁于一旦!也就是说:毛泽东主席说的“不能没有这个东西”的指示就暂时不能落到实处,还要再等个10年。
二机部袁副部长找原公浦谈话:小原啊,这可是20万人研制了10年的成果呀。
原公浦还是点点头:我能完成任务。
404基地的周厂长找原公浦谈话:小原,你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的,不会忘记的。
原公浦还是点头:我一定完成这个任务。
哦,找原公浦谈话的领导简直是“车轮大战”,他有一种大兵压境的感觉!
不久,邓小平总书记来到404核基地作专门视察,他看了原公浦加工模拟部件的全过程,然后说:你们要大胆去干,干好了是你们的,干不好是我们书记处的。
邓小平视察之后要和部分基地职工合影,原公浦赶紧换下防护工作服,赶紧洗澡,梳了梳头,然后大步往大操场跑去。中央警卫团的警卫人员把疾步跑来的原公浦拦住了,厉声问:你是干什么的?
原公浦愣住了,他不能说我是加工原子弹关键部件的,他也不能说刚才邓小平书记看了我的操作。幸亏厂长过来了,解释说:这是我们厂的职工,让他进来合影吧。
1964年4月27日,离正式加工铀球只有三天了,原公浦非常郑重地向组织交了一份决心书,一共有四条:第一,坚决拿出百分之百的合格产品;第二,我有百分之百的决心拿出合格产品;第三,我个人的一切问题一丁点儿都不考虑,一心放在拿合格产品上;第四,我在操作过程中会万分地集中精力!
可以这样认为,原公浦把话都说绝了,没有余地,没有退路!
“原三刀”的绰号是怎么来的
1964年4月30日,以原公浦为主的三人小组正式要加工原子弹的核心部件铀球了,上班之前,他紧紧地拥抱了妻子郭福妹,并在她耳边轻轻说了一句:我上班去了,你要把孩子带大。
顿时,郭福妹的泪水就涌了出来,即使丈夫从来都没有告诉过他在干什么,但是她隐隐约约还是晓得他要加工原子弹的核心部件,如果加工过程中放射性的铀发生临界问题,丈夫是活不了了。
三人小组经过五道警卫部队的严格检查,走过三道门,才进入保密车间。进去的也只有他们三个人,一个是原公浦,一个是负责监督的祝工程师,一个是负责当场检验的匡师傅。
原公浦穿上笨重的防护服,戴上特制的三只口罩,再套上双层乳胶手套,缓缓向液压机床走去,就像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按理说,加工有放射性剧毒的铀球要远距离操作,并且由机器人来完成。可是,1964年的中国哪来机器人?不要说机器人,就连眼前这样一台液压机床都不能自己生产!
终于,铀球被捧上了液压机床。半年来,原公浦加工过上千个模拟铀球了,但他还没有真正看见过铀球。此刻,他亲眼目睹了梦寐以求的铀球,它就像一个鸵鸟蛋那么大,暗暗的,并不璀璨,如要说把它放在车间的地上,谁都不会注意。
原公浦对加工这个部件是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的,但是一想到这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心脏,这个责任可以说比天还大,手就颤抖,心就颤抖。突然间,铀球扑通掉了下来,他脸色都变了,浑身发软。
是啊,中国6亿5千万人,没有一个人用车床加工过铀球,他原公浦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旁的祝工程师安慰道:小原,这项工作对你来说不存在问题。失误不是由于缺乏经验,而是机床真空吸盘出了点问题,你一定能干好!
祝工程师陪着原公浦到一旁坐下休息,喝几口牛奶。
三人小组的匡师傅说:小原,你大胆干吧,你车一刀,我就检验一刀,我会告诉你还有多少余量,我会及时把车下来的切屑拿走的。
操纵室外观看操作的十多位领导心都提到嗓子眼,冯局长的脸色发白。
休息片刻,原公浦再次套上防护服,走向液压机床。心,沉静下来。手,不再发抖。他启动机床,开始对铀球进行精细加工。身上的三四件衣服全都湿透了,大汗淋漓。
终于,还剩最后三刀了,这是关键的三刀,只有三刀,仅剩三刀,四刀不行,两刀也不行,就是三刀!每一刀的进度都有规定,尤其是最后~刀,车少了,铀球达不到要求,产生了硬化层,就再也加工不了了,就不能拿去组装了;车多了,铀球就报废了!这不是普通的钢球,报废就报废,这可是20万科研人员10年的心血啊!这是中国政府所有领导人的担心啊!
时间似乎停止了,空气似乎凝固了。三刀下去之后,原公浦非常熟练地立刻退出车刀,然后停车,然后让祝工程师检验。
祝工程师反复量铀球的尺寸,他终于向屋外的总工程师报告:铀球各项数据全部达到设计标准。
啊,中国人终于用一台普通的机床加工出高精度的铀产品!
原公浦啪啦一下瘫坐在车间的地板上,一点力气都没有了。10月16日,最早发明火药的中国,终于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从此,404核基地的人把原公浦叫作“原三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后来,为了奖励404核基地的重大贡献,经总理批准,给404基地的每一位职工发两斤猪肉,并发给基地一笔奖金。基地经过认真评选,原公浦获得一等奖,他拿到了十元钱奖金。
两袖清风的国家功臣
原公浦不但加工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核心,还加工过我国第一颗氢弹的核心部件。按现在的说法,他绝对是404核基地的第一号“蓝领”。
为了防止氢弹的核心部件被氧化,404核基地的科学家就试验用各种各样的金属来包裹它,直到选定最后的包裹物。在试验过程中,包裹后的各种外衣要剥离,这道最难最危险的工序谁来做?还是原公浦。他又和放射性极强的东西“亲密接触”,只带一副铅手套……要知道,这些铀,爆炸了是致命的东西,不爆炸也是剧毒的,也是危及生命的!
数年后,原公浦觉得身体越来越弱,走路都走不动,左手的虎口还有些疼痛。他便去基地医院。沈医生检查后说:你的虎口里有东西,我给你动个手术,帮你把虎口里的东西取走吧?
原公浦点点头。
沈医生把原公浦左手虎口里取出的东西拿去化验,然后大吃一惊:原师傅啊,这不是铁屑子啊,是非常毒的放射性极强的金属钚239!
医院的化验员认识郭福妹,悄悄告诉她:这钚239在原师傅身上竟然埋了七八年,放射性数据高得不得了,你买一点好吃的给原师傅吃吧,他肯定……
郭福妹的眼睛顿时红了。
笔者是2002年应邀到大西北404核基地去参观访问的,在参观厂部的展览会时,看到了一位上海籍老师傅的大照片,讲解员说:他的名字叫原公浦,外号“原三刀”,是原子弹、氢弹制造的功臣。
我问404基地的党委书记:这个原公浦是我们上海人,他现在在哪里?
他回答:退休了,回上海了,如果你要他的地址,我一会儿可以查清楚告诉你。
2003年,我采访了原公浦。他住在梅陇老镇一个破旧的公房里,那房子还是404基地的,借给他住的。要他买房子,他绝对买不起。虽然按国家规定,搞他们这一行的,干一年,工龄算一年半,但是,原公浦的所有退休金只有900元。
他的师兄毛金福(就是毛阿敏的爸爸)去看他,听说原公浦拿如此低的退休工资,很疑惑,问:公浦啊,你在大西北是不是犯过错误啦?
原公浦的脑袋一下子就低垂了,心里暗暗想:我不但没有犯过错误,还是国家功臣呢!为了东方的那一声巨响,我什么苦头没有吃过啊?
原公浦的妻子退休金就更低了。只有500元。她体弱多病,想到医院配一点药吃,但是,原来的单位一年只给她报销180元的医药费,她不得不向亲朋好友讨药吃。
总共1400元,老两口不得不省吃俭用,中午,半斤切面,放几根青菜,煮着就吃了。要买米,也是挑价格最低的。家里点的灯,都是最暗最小的,采访时,我一边提问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眼睛非常吃力。
清晨,原公浦起床后就到绿化带走走,呼吸新鲜空气,闲着没事,就跟几个认识的老哥们有一句没一句地拉家常。那几天恰好是杨利伟驾着“神六”上天的日子,聊着聊着,他忍不住了,因为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和“神六”上天,正好都是十月十六日,原公浦说:杨利伟是搞航天的,我是搞原子弹的,我们都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几个老人拍拍他的肩:老兄,你不要吹了,你是搞原子弹的?你搞原子弹的怎么会跟我们一样,住在这么破这么烂的地方?
一句话就把原公浦说得闷住了,他宁可老哥们说他“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也不希望人家怀疑他是否真的搞过什么原子弹。
后来,我在晚报上写了反映原公浦的一篇小通讯,没想到立刻就有小偷前来撬他们家的门,可是,进门之后发现这家人一贫如洗,没有空调,没有洗衣机,没有冰箱,没有淋浴器,连脱排油烟机都没有,桌子上都是药……
也许还是那个小偷,他不甘心,过了半个月,又偷偷撬开原公浦家的门,他翻箱倒柜,想找到这个原子弹的功臣到底把钱藏在哪里了。这一次,他彻底失望了,什么值得偷的都没有。
为此,我深感内疚,我想,我没有在小通讯里写明原公浦住在什么路什么弄,小偷怎么会晓得?我没帮上什么忙,怎么反而给原师傅添乱了呢?
后来,中央电视台王志所在的那个节目组要采访原公浦,他们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拐弯抹角找到我,我便把原公浦的电话告诉了他们。于是,央视直接打电话给原公浦,说让他们老夫妇俩赶紧坐飞机到北京,去拍一档重要的节目,飞机场有人接。
原公浦疑惑了:不是开我们的玩笑吧?不是碰到骗子吧?就算这事情是真的,我们用什么钱来买飞机票?你万一不给报销呢?妻子郭福妹跟着我一辈子,什么福气都没有,连飞机都没坐过呢。
后来老两口狠了狠心,问人借了钱,买了飞机票,飞到了北京。还真有央视的人来接,还真的给报销了飞机票,还真的住进了宾馆,还真的做了一档长长的节目。
既然到了北京,原公浦顺便拜访了原404核基地的党委书记王侯山,这位后来担任过核工业部副部长的离休老人流泪了,握住原公浦的手说:对不起啊,你们的遗留问题我没有解决好……
原公浦反过来安慰他:您不要这么说。
2009年9月的一个下午,笔者又到原公浦家拜访,还是梅陇老镇,还是两间老公房,出租车司机不认得那个地方,找了好半天。窄窄的弄堂里全是外地来上海务工的租房的农民,乱哄哄的。
原公浦告诉我,现在他的退休工资涨了,有1500块了,但是最大的困难是看病看不起,他患有核放射病、高血压、脑梗、心脏病、胃病、耳聋、严重白内障……心跳只有50多跳,医院挂号费都要自己付,1500元退休金一大半是用来配药吃的,生活相当艰难。
毛金福请自己的老师弟原公浦到家里去玩,那时毛阿敏刚为她爸爸买了一套幽静的高级公寓住房。原公浦参观了老师兄家一间又一间住房,然后在宽敞的客厅坐下喝茶,他笑着说:当年要不是我劝你和嫂子结婚,你哪里有宝贝女儿毛阿敏?阿敏长得多像她妈妈啊!
毛金福叹息了一声:要是你当初不到大西北去,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么贫困的地步啊。
原公浦说:我不懊悔!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
毛金福说:你啊,只晓得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