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小刚:对于影视作品而言,好剧本是最重要的

2013年06月24日 | 阅读:731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尤小刚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余热未消,其电视剧版《致青春》早已开始筹拍。电影《十月围城》的同名电视剧,则在6月的上海拍摄正酣。电影热了拍电视剧,电视剧火了也一样助推电影:6月17日,于正的电影《宫锁沉香》在上海电影节召开新闻发布会,也让人不得不联想起此前曾在荧屏收视火爆的《宫锁心玉》、《宫锁珠帘》等剧。

影视套拍之风劲吹不止,貌似“多赢”,其实多少也流露出这个行业原创缺乏的无奈。在《致青春》《十月围城》《宫锁沉香》之前,影视圈作品题材互相克隆并不少见。无论是电视剧 《杜拉拉升职记》《将爱情进行到底》《金太郎的幸福生活》《武林外传》,还是电影 《风声》《叶问》等,都能找到自己的“双胞胎”甚至“多胞胎”兄弟。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好的题材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和花费时间精力寻找好题材相比,利用已被市场证明成功的现有题材,加以改编和加工要省事很多,套拍的作品也有一定人气和收视的保障。”一位影视公司的制作人告诉记者:“套拍能够节约成本,尤其是能够有效节约宣传费用。”

华谊总裁王中磊认为,同一题材制作成电视、电影两种模式是“互相借力”,“将电影套拍为电视剧,可以更好地表达原作者在电影有限篇幅中没法表达的内容;将电视剧套拍为电影,则可以将高人气转化为票房动力。”“高性价比”几乎是每一部影视套拍作品的成功法则,但在票房或收视上失利的失败案例也不是少数。曾经名噪一时的电视剧《奋斗》,播出时引发收视热潮,还捧红了王珞丹、文章、佟大为等一众明星,但由李晨、董璇等主演的同名电影却仅收获500万元票房。同样失败的案例还有《马文的战争》,由宋丹丹、林永健主演的电视剧受到了观众的追捧,但改编成电影后仅入账几十万元票房。

尽管有首部作品的人气和话题打底,但显然,这些并不足以支撑紧随而上的“孪生”作品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业内人士指出,对同一题材的二度创作,对于改编者创新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否则极易引发观众的审美疲劳。电视剧版《叶问》总导演范小天认为:“创新是关键。怎样能拍出新意,对影视工作者而言是极大的考验。”

尽管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影视套拍的盛行是影视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特征,但另一方面,同一题材的反复利用,却也多少和原创力匮乏有关。导演尤小刚认为,对于影视作品而言,好剧本是最重要的。“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其他艺术形式,这都是很正常的,但同时也显示出影视原创的稀缺。”

无论是观众的需求还是市场的诉求,一个热门题材的套拍有其合理性。但套拍数量过多、频次过高,也会助长这个行业的创作惰性,限制创作者的思路和视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此外,一些套拍作品仓促上马、粗制滥造,也不利于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