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家族”推高送转方案“一箭三雕”

2013年06月04日 | 阅读:1654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2011年高送转大餐,俨然已由“盛宴”沦为“剩宴”。不单高送转泛滥,上市公司送股也暗藏“猫腻”。其中,鸿博股份尤属个中高手,“每10股转增9股派2.65元(含税)”的分红方案前脚一出,控股股东后脚减持,加上“铺路”20127月开闸定增股,“尤氏家族”行避税之实,这份分红方案可谓“一箭三雕”。

实际控制人“领衔”减持

22日,鸿博股份公告称,推迟原本于26日披露的年报。但公司的高送转方案却是提前曝光,拟每10股转增9股派2.65元(含税)。

顿时,公司股价像被施了魔咒般,从22日收盘价14.5元,一口气上扬至35日的18.1元,涨幅达到25%

年报显示,鸿博股份2011年实现净利润5804.55万元,同比增长17.83%。业绩并非亮丽,为何突推高送转?

在一次投资者交流大会上,公司董事长尤丽娟声称,“公司2011年分红预案是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规划研究决定的,符合公司未来快速发展的需要。”

但事实并不简单。35日,鸿博股份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成交股数350万股,成交均价17.47元,总额高达6114.5万元。

昨日,公司一纸公告揭开谜底。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的尤友鸾于201235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3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3%。减持后尤友鸾仍持有公司股份46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7%

公司同时披露,另一位实际控制人之一尤雪仙于20111123日通过竞价交易减持4.2万股,减持均价为15.09元,占公司总股本的0.027%

《金证券》记者同时发现,221日公司监事刘源海也通过交易系统减持1.1万股,成交均价为16.38元。

公司控制人与高管此起彼伏的减持,却击碎了股价。

36日,公司股价大跌5.08%,昨日再跌3.38%,收报于16.6元。

大股东“无意”避税

高送转方案不单催肥了公司内部人士,当初捧场定增的一帮机构同样沾光不浅。20117月份,鸿博股份非公开发行2094万股,发行价为13.6元。据查,包括上海凯思依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五矿国际信托、常州投资集团在内的7家公司和1个自然人参与增发,这批股权将于2012718日解禁。

2011年,由于大盘不振,公司股价最低坠落至11.41元。2012年初,伴随着大盘反弹,加上公司高送转的刺激,股价早已跃至定增价上方。

此外,《金证券》注意到,鸿博股份200858日上市,2008-2010年推出的分红方案分别为102.5元(含税)、101.5元(含税)、101.5(含税)。公司突变大方,知情人提醒,“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客观上起到避税的作用。”

按照规定,对个人所持限售股征税的范围包含:“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

“纳税人同时持有限售股及该股流通股的,其股票转让所得,按照限售股优先原则,即转让股票视同为先转让限售股,按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也就是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都视为应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限售股。但解禁日之后进行的送、转股则不算作限售股,不予征税。

据招股说明书,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尤玉仙、尤丽娟、尤友岳、尤友鸾、尤雪仙、苏凤娇和章棉桃所持有的原始股,上市时间为201158日。

“以第一大股东尤玉仙持有的3621万股计算,实施109后,其持有的股份数量为6880万股。此时该股东进行股票转让,那么其中3621万股属于限售股,另外3259股属于流通股,而流通股转让所得并不在个人所得税征收之列。公司推出高送转的时机,相当精准。”上述人士称。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